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古诗词 >

抛砖引玉辨苏诗:苏东坡贬谪惠州的诗作二首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但仕途多舛。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观点,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他因此不被变法派的赏识,被贬到外地做官。数年后,变法派失败,司马光派执政。按说苏轼可以鹞子翻身了。
    可他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依然故我,又不赞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于是他又不得司马光派的赏识,不曾飞黄腾达。又过了数年,司马光派失势,苏轼却被认定为司马光派,又被贬官。司马光执政时宋哲宗的年号是“元祐”年号,这一时期的官员被称为“元祐党人”,被打入“另册”,苏轼自然也在册中。此后苏轼被一贬再贬,直到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好在宋朝不杀文士,所以苏轼也只是被一贬再贬,而没有削职为民,更没有被杀。官小了,俸禄低了,但温饱还是有保证的。
    苏轼无论被贬到哪里,都仍然忘不了、放不下自己的文学生活,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写作。每到一地,都留下了优秀的篇章。
    关于苏东坡贬谪惠州时,传说曾作诗二首:一是《咏惠州七县》,二是《咏五华长布石马山》律诗。我市曾有不少方家和文史作者以不同形式投书本栏提出商榷或质疑,但仍然有一些本土作者在各类写作中或持肯定态度,或直接引用。如果我们不能廓清事实,非但无法给地方文化贴金,反而致谬种流传有辱前贤。故我们现再发一篇五华县原文化局副局长李宗英老先生的长文《抛砖引玉辨苏诗》以正视听。
    经笔者多年翻阅苏东坡诗著,从未发现有《咏惠州七县》和《咏五华长布石马山》,因而我认为可能是遗珠或者穿凿附会,这有待考证。此诗在我写的《东坡与朝云——游广东惠州西湖》一文,曾引用质疑。后来这两首“苏诗”被四川诗友熊永龄介绍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诗社出版的《远景》诗刊发表出来,获得成都诗人方家刘友竹先生著文辨伪,窃以为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