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上[崇祯]即位,励精图治,轸恤民艰,忧国用不足,务在节省。给事中刘懋上疏,请裁驿递,可岁省金钱数十万。[记得《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说言官不是省油的灯,从这里看真不是乱盖的。]上喜,着为令。[好吧,开始勤政了]有滥予者,罪不赦。[如果有滥竽充数的,不会赦免其罪过]部科监司,多以此获遣去。天下惴惴奉法。顾秦晋土瘠,无田可耕,其民饶膂力[这里说秦晋百姓有的是体力,但没有土地可以去耕种],贫无赖者,籍水路舟车奔走自给,[有驿站的时候还可以以此谋食],至是遂无所得食。[现在驿站没了,也没有地方讨生活了]。未几,秦中叠饥,斗米千钱,民不聊生,草根树皮,剥削殆尽。上命御史吴牲赍银十万两忘赈,然不能救。[又勤政了,赈济灾民是好事,但为时已晚]。又失驿站生计,所在溃兵[这里得“溃兵”应该是说前面书里提到的哗变的士兵]煽之,遂相聚为盗,而全陕无宁土矣。 从这里看得出来,崇祯办事比较冲动,觉得裁撤驿站可以节省不少钱,于是刷开膀子就开始干。等到出事了,又想去平息。但却无力摆平。我们接着看当事人的态度。 给事中许国荣,御史姜思睿等知其故,具言驿站不当罢,[你看,言官还是有明白人的]上皆不允,众共切齿于懋,呼其名而诅咒之,图其形而丛射之[都开始画小人诅咒了……],懋以是自恨死,棺至山东,莫肯为辇负者,至委棺旅社,经年不得归。[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里崇祯刚愎自用的性格一览无遗。 然后作者计六奇评论到: 祖宗设立驿站,所以笼络强有力之人,使之肩挑背负,耗其精力,销其岁月,糊其口腹,使不敢为非,原有妙用;只需汰其冒滥足矣。何至刻意裁削,驱贫民而为盗乎! 这里作者还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但已经指出皇帝没有调查就随便拍脑袋办事,为害长远,竟至于亡国。所以说崇祯“勤政”是确有其事的,但是“勤”的不是地方,出错以后而不能改,说崇祯刚愎自用真不是随随便便。但大明亡国,责任不全在崇祯,所以我个人以为他算是一个悲情人物。有心无力,有志无能。到崇祯之时,可以说“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个王朝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个人的勤政与否并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按阶层来划分,大明能分为民户,军户,士流,商人,勋贵和皇族。皇帝治理天下,需要调配各方面的资源,就要依靠渠道和人。很难说王朝的利益就与个人或者阶层的利益一致,毕竟这是古典时代的常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