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文革中的科学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上说,我们常规育种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就要借助转基因的分子技术,这里袁隆平所说的常规育种就是杂交水稻,它与转基因水稻一样,改变了父本的遗传基因,所不同的是杂交水稻是让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是几百年来使用的传统育种方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湘西偏僻山区的安江农校三十来岁的教师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公认的农科领域的“歌德巴赫猜想”,袁隆平提出了“三系法”技术路线,首先在大自然中找到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作为育种材料,然而刚刚开始的育种就遭遇了文革,袁隆平的六十多个实验盆被砸烂了,秧苗悉数被毁,袁隆平在烂泥瓦片中找到了残存的秧苗,藏进了苹果园的臭水沟里,他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反复繁育,到1968年的春天,已经有了一块两分地的试验田,每年冬季他们就像候鸟一样飞向温暖的南方,在水田里繁殖育种,加速实验,不久在湖南省领导的支持下,湖南各地科技人员加入,先后用了一千多个水稻品种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的实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有人嘲笑道,“三系三系,三代人也搞不成器”,而袁隆平调整了研究方案,找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拉达的杂交育种材料的亲缘关系,这就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来自全国的数十位科研单位近百名的科研人员,使用上千个品种与这株野生稻进行了上万个组合的回交转育,1973年10月,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秈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目前,杂交水稻已经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和推广,种植的面积呢达到了150万公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