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载沣访德国致歉为何获赞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并派出了以奕劻和李鸿章为首的议和团与西方列强议和,经过双方的讨价还价,同年12月27日清政府接受了列强们提出的12款《议和大纲》。其中第一款就写明“戕害德使一事,由中国派亲王专使代表中国皇帝致惭愧之意,并于被害处树立铭志之碑”。
      
     关于立碑一事,清政府答应得十分爽快。但关于赴德去“道歉 ”的亲王人选,清政府迟迟没有定下来。正当亲王人选久拖不决时,德国新任驻华公使穆德向清政府的议和大臣李鸿章和奕劻推荐了年仅十八岁的醇亲王载沣。载沣之所以成为赴德道歉的不二人选,德国人看重的是载沣的身份特殊,作为光绪皇帝的胞弟,慈禧的亲外甥,载沣的地位相比于其他亲王更尊贵,更能表现出清政府的“道歉诚意”。在确定了人选后,1901年6月5日,远在西安的慈禧和光绪帝正式任命载沣为“头等专使大使”,并任命前内阁侍读学士张翼,精通德语的副都统荫昌为参赞,随同载沣出访。
      
     经过一个多月的颠簸航行,载沣一行人同年8月23日到达瑞士西北边境靠近德国的巴塞尔。但在这时节外生枝的事件发生了,清政府与德国政府在载沣觐见德皇的礼仪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8月19日在载沣快到德国时,德国政府突然通知吕海寰,“德皇在白厅坐见,王爷行三鞠躬礼,递书,致颂。其参赞随同入见者,切照中国臣下觐君礼节叩首。”吕海寰听闻后,马上向德国外交部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他认为德国皇帝坐着会见中国鞠躬的亲王,并且随从们还要下跪叩首实在是无礼的要求,清政府万万不能接受。吕海寰深感问题严重,接连向载沣和北京议和大臣奕劻、李鸿章以及西安的慈禧、光绪帝等发去了电报,寻求应对之策。
      
     可作为一个战败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根本没有资格讨价还价的。德国方面对于吕海寰的交涉置若罔闻,态度非常坚决。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远在西安的慈禧要求吕海寰继续与德国外交部进行磋商,“磨得一分是一分”。而奕劻和李鸿章均认为,坐受国书尚可容忍,而参赞跪拜决不能同意,并且他们想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载沣会见德国皇帝只带翻译,其余参赞或托病或暂避他地,避免与德国皇帝见面。同时北京的议和大臣还以此为理由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希冀于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能够对德国政府进行施压。
      
     而此时,德国方面态度也出现了软化。9月2日,吕海寰和德国驻巴塞尔领事通知载沣,德国外交部表示,德皇同意接见清政府使团,递呈国书时可只带荫昌一人作为翻译,免去跪拜礼,都行鞠躬礼。
      
      
     这样双方的礼仪之争方才告一段落,9月2日的晚上,载沣开始离开巴塞尔前往德国,3日抵达波茨坦,4日中午,载沣在荫昌的陪同下来到了德国皇宫。载沣向威廉二世行三鞠躬礼,递呈国书,宣读致辞。面对一国亲王的“道歉 ”,德皇显得十分傲慢,不仅坐受国书,发表答词时也并没有起立,答词也非常措辞严厉,足见威廉二世这位战争狂人是何等的不可一世。
      
     醇亲王载沣这次赴德道歉之行,对于清政府而言带有战败国的“谢罪”性质,可说是有损国家形象。但对载沣而言,却收获颇丰。首先通过这次出访,让载沣开拓了眼界视野,加深了对国外的了解。其次如果说在出访前载沣还是一个乳臭未干默默无闻的小王爷,那么在出访后,载沣已经中外闻名,更有人赞载沣是“从今一代擎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最后,通过这次出访,载沣“圆满”完成了政治任务,让慈禧甚为满意,也为其以后仕途的腾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文章摘自《载沣的德国“道歉”之行》,作者:刘占青,据《文史天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