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东北同陕北、华北等敌后根据地不同,那里的大中城市和大工业多,铁路交通比较发达,产业工人力量较强,而且相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和铁路沿线特别是南满地区;而边远和山岳地区,由于日本为了对付抗联,采取烧杀、“归大屯”等野蛮政策,已经人烟稀少,粮秣缺乏,冬季又大雪封山,同时被国民党加委的伪军、伪警、土匪遍地,活动猖撅。到一九四五年十月上旬,东北我军新老部队合计约两万来人。当时,东北除兴安四省〔159〕外,还有一百七十个县(旗)市;中长路全线(南满路、中东路)中方不能使用,尤其不得运兵,我军只能徒步行动。在上述情况下,我军既要对付各地成股的日伪顽匪(有的号称万人),又要尽力阻止蒋军入关,分散活动困难很大。 从当时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东北局在把工作重点和主要力量摆在南满壮大力量,大量吸收工人参军,迅速发展扩大部队的同时,遵照中央指示,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三日提出“在满洲之东、西、北方面,分兵去接收政权,发动群众,发展武装,创造根据地,并建设兵工厂,以便在不利形势下,能依靠有利阵地,与国民党进行长期的斗争”;十月十三日又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发展武装,收集资材,接收并改组政权,建立根据地,以便在长期斗争中达到全部控制东北,保持我党在东北能有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优势为目的,目前布置工作方针是以保有优势为基础”,当时预计“苏军十一月撤完,我们一方面要准备应付十二月与蒋进行大战,另方面迅速建立持久斗争基地,以便与蒋作长期争夺,这是与七七后不同的环境”。东北局在保持主力相对集中的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约半个来月)执行了分散的方针,向其他地区派出了一部分干部、部队,分头开辟工作。 第二阶段:从一九四五年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中央决定“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集中主力”,“守住东北大门”,“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东北局坚决执行中央指示,立即改变整个工作和作战部署。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一日,毛主席从重庆回到延安。十月十六日中央电示彭真,“蒋军从秦皇岛登陆,向山海关、锦州攻击前进,是必然的。除令各部兼程急进,胶东方面星夜海运,并令林彪急至沈阳助你指挥作战外,望你就现有力量加强训练,并动员民众坚决阻止登陆,争取时间。”同日,中央又指示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在东北登陆及从任何方面进入东北之蒋军,望坚决全部消灭之。凡我到东北之曾克林、万毅、肖华等部队,须迅速集中,加以补整,全力消灭蒋军。除早已分散者外,不要再分散。此刻,我军须集中作战,暂时不能分散。”十月十九日,中央指示东北局,“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目前我在东北工作的部署,应该是全力加强辽宁、安东二省的工作,守住东北的大门,争取时间,以便开展全东北的工作。对于北满、东满暂时只派少数人员及后到的少数部队前去开辟工作”。十月二十三日,中央指示东北局,“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一日,蒋军开始进攻山海关。十一月二日,中央军委指示“林、彭立即布置内线作战,先在葫芦岛至锦州、营口到海城之线,尽力阻滞登陆之蒋军,以待已到部队之组成及路上行进部队之到达,并于适当时机坚决消灭蒋军,不使进沈阳。”十一月十日,苏方允许蒋军在苏军撤退前五天空运部队接收各大城市。十一月十二日东北局按照中央确定的作战方针,作出在苏军撤退后夺取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市的部署,并报中央。十一月十五日,中央复电东北局,“一面照顾友方信用,同时准备坚决消灭蒋顽在沈、长、哈三处着陆部队,夺取三大城市,其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是沈阳城”。同日,毛主席电示林彪、彭真,“集中最大兵力”,“于最有利之时机地点由林彪或罗荣桓亲去指挥,举行反攻”,“全部歼灭”进入东北之蒋军,“即能从战略上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