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周恩来翻译:田中角荣曾主动帮周总理脱风衣(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应该讲,田中做这个决定是很有魄力的。他不顾当时国内极右势力的反对和阻挠,甚至还冒了一定的风险,听说他那天去机场没选择坐车,而是坐直升机去的。当时日本的执政党内有一批亲台的极右势力反对中日建交,他是排除万难来北京的。
     当然能让他下定决心前来,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国家做了大量的努力。其实,从1949年建国起,毛主席和周总理就非常注重和日本开展民间交流。我是从1953年开始从事中日民间交流工作的,当时很多日本来到中国的农民团、青年团、妇女团甚至旅游团,周总理都会亲自接待。我记得曾经陪周总理接待过一个日本青年团,总理和那些日本青年谈了整整8个小时!总理和他们交谈的内容很广泛,比如,他当时问一位日本青年:“你为什么留长发呀?”那个青年回答:“为了表示反抗!”总理笑着说:“我们年轻时对旧社会不满,就出国学习,去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后来总理还请那些日本青年吃饭。那位日本青年就说了,这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候每逢国庆节举行庆典活动,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会在天安门接见外宾。有一次总理就指着天安门下的红色观礼台对日本客人说:“你看,那一片都是日本朋友。”可见来观礼的日本朋友之多。所以,1972年田中首相来到北京时说了一句很诚恳的话,他说:“我是顺着民间交流铺的轨道一路走来的。”
    
     那么多的伤害,怎么是一句“添了麻烦”就能解决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风波。
     那天,在周总理为田中角荣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田中致答谢词。他感谢了周总理的安排,感谢中国那么多朋友来欢迎他。紧接着,他说他代表日本政府对过去日本政府“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表示歉意。当日本翻译说出“添了麻烦”这句话时,宴会厅里马上发出了“嗡嗡”的议论声,大家觉得这个说法太轻飘飘了。
     第二天正式会谈的时候,周总理严正地向田中指出了这个措辞的问题。当时田中解释说,他的话里面已经有道歉的含义。后来毛主席接见田中时也说,不小心把女孩子的裙子弄脏了,才说“添了麻烦”,这个说法没有对战争做出深刻的反省,没有对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歉意。
     为了使日本方面清楚地了解中国对于战争责任问题的重视态度,周总理列举了日本军队在战争期间杀害了大量中国人和造成巨大战争破坏的事实,并很严肃地对他说:“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这么多的伤害,怎么是一句‘添了麻烦’就能解决的?!连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这是不能接受的!”对此田中没话好讲,只能说:“正因为有这一背景,所以我才来到了北京,而不是您去东京。”田中答应了周总理按我们的要求来进行表述。后来,在《中日联合声明》前言中还特意这样写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的反省。
     会谈中争论的场面也很多,需要求同存异
     我记得在最后一次会谈快结束的时候,田中向周总理提起了钓鱼岛问题。因为当时在钓鱼岛附近发现了石油,这点周总理是知道的。当时周总理回答:“我们现在首要的是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这次要谈的主题,以后再说吧。”总理的回答非常简单,田中也没有纠缠。
     当时谈判有好几轮,焦点是中国台湾问题。因为日本要先跟台湾断交,才能和我们建交。当时我们的一个妥协点是发布的公报中不明讲这一点,在《中日联合声明》发布后,日本外相即宣布废除《日台条约》,以这种方式宣布和台湾断交。
     会谈中争论的场面也很多。日本当时有一位条约局长,叫高岛益郎,总是以法律程序、条约为借口来吓唬人,好几次与姬鹏飞外长发生争执。周总理知道后非常生气。那时候有不同的意见都在谈判桌上说。总理和田中谈,起草文件时姬鹏飞和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谈,这里面就不断有磨合和争论,需要求同存异。
     周总理很欣赏田中角荣的决断能力和超凡勇气。的确,从田中上台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仅仅用了84天,这种势如破竹的态势,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评价。
     事后,周总理经常对我们讲,一个历史人物就是要有勇气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才会名垂青史,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要不是田中,别人当首相就不一定有这个勇气,敢超在美国之前跟中国建交。周总理后来在会见日本客人时也高度评价田中:“田中先生一上任就立即作出决断,恢复中日邦交,这是了不起的,是值得称赞的,他比尼克松更勇敢。”
     对话
     和平不易,友谊难得
     本报记者 徐蓓
     解放周末:如今钓鱼岛争端不断,中日关系也因此蒙上了阴影,作为中日建交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您的心情一定很沉重吧?
     林丽韫:是的。我长期从事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从1972年中日建交到现在,40多年过去了,中日关系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怎么能不难受?近几年,日本国内有些人对中国渐渐崛起产生了一种心理落差,加上日本经济发展缓慢,一些日本民众可能被右翼政治家误导了;但是我觉得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还是友好的,前不久我到日本去,接触到的大多数日本朋友对我们都很友好。
     解放周末:您有没有了解过日本国内对钓鱼岛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林丽韫:即使在日本,对钓鱼岛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日本前首相鸠山不久前就发表了一个公开讲话,他认为不管日本国内有多少人反对,他觉得这个问题都应该留给后人去解决。之前鸠山也向我询问过,当年中日建交时周总理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我如实回答当时在会谈中没有谈钓鱼岛问题。
     他的想法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搁置争议”都是一致的,我们国家也是一直这么做的;但从去年开始,日本打破了这种平静,蓄意挑起了钓鱼岛争端,才使局势变得紧张。所以改变钓鱼岛现状的不是别人,正是日本自己。
     解放周末:您在回忆里提到了田中角荣在中日建交中起到的作用。政治家的行动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之间关系的走向,那么您对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如何评价?
     林丽韫:安倍的家族本来就是右翼家族。他的外祖父岸信介曾任日本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甲级战犯嫌疑被扣押,后来被释放了。岸信介上台后,积极推行扩军政策,追随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顽固地与中国人民为敌,企图把日本拖回老路。安倍晋三的叔叔佐藤荣作也当过首相。这两个人都是日本反华的极右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安倍第一次当首相时,还曾想在中日关系上有所作为;但现在形势有所变化,他越来越显出自己右派的本色。
     解放周末:对于中日关系的前景,您有什么希望?
     林丽韫:我记得当年送别田中角荣时,周总理这样说过:“我们和日本的交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半个世纪的对立。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时代螺旋式地前进了。”和平不易,友谊难得,我们自然希望能看到两个国家友好同行;但前提是日本应该正视历史,不能开倒车! 林丽韫 口述 -本报记者 徐蓓 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