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革新经济体制和政策。马赫迪国家经济生活的理论基础是:一切战利品上缴国库,然后按需分配。起义时建立了比特马勒(即中央金库)制度。第一座金库是1881年在卡迪尔山区建立的。建国后,其理论基础发生变化,私有观念加强。金库的规模日益扩大,职能复杂,成为领导财政、工农业和内外贸易等的机构。中央金库设在恩图曼,各省设省库。其来源一是战利品,包括军用物资、金银、粮食、牲畜、地产等;二是上缴的赋税,有人头税、商品税等;三是国家专卖的利润,如奴隶贩卖、输出象牙;四是没收国家罪犯的财产。金库的支出范围也很广,主要用于宫廷生活、各级官吏薪饷、供应各级军队、开办军工厂、救济灾区等方面。后随经济发展,财政制度不断完善。1894年2月设立卫队金库,专门供应卫队。1895年2月设立哈里发私人金库,供应宫廷。以后还相继设立了军部金库和市场警察金库等。原始的中央金库改称大众金库。 在中央金库的统一领导下,苏丹的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在北方,允许与埃及贸易,主要是谷物和布匹等。到栋古拉和柏柏尔的埃及商人不但人身受到保护,而且有权随意处理自己的货物。商人在缴税后,利润率仍非常高,布匹达100%,石油达250%,糖为300%,肥皂为400%。从1892年12月20日到1894年1月28日,苏丹向埃及出口商品价值为8297英镑,进口18429英镑。在东都,主要通过沿海的萨瓦金和马萨瓦进行贸易。进口商品主要是走私军火、面粉、烟草、食糖等。1892年12月20日到1894年1月28日,从苏丹出口萨瓦金的商品价值为90909英镑,进口47297英镑。 马赫迪国家还建立了一套货币体制。中央金库铸造了金镑、银元和铜币,发行流通。但由于苏丹曾被奥埃征服,所以,埃镑和西班牙银币、奥地利银币也广为流通。阿卜杜拉曾多次采取措施,限制外币流通,但都收效甚微。因此,流通领域较为混乱。 马赫迪国家对农业非常重视。1890年8月,哈里发对官员们说:“所有的酋长和埃米尔都要重视增加土地种植。”然而,1888-1890年苏丹出现了罕见的全国性大旱灾,农业遭到严重破坏,恩图曼挤满了逃荒的人。阿德兰司库因不能满足首都的浪食供应,在1890年1月下狱。苏丹的手工业虽然相当落后,但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除原有的内河修造船舶作坊外,由于军事的需要,恩图曼出现了许多生产军械的马萨鞍、军服等装备的手工工场。 随着经济发展,有权有势的人占有土地,或在经商中暴发。他们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而广大无地、少地的人不但要给主人无偿劳动,还要上缴各种赋税。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的基础。 第三是建立统一的军事制度。军队是国家的支柱。建国后,马赫迪军队改为正规常备军,统一编制,由总指挥统率。其基本单位是中队(100人),由拉斯米阿指挥;下设5个分队(各20人),由穆斯卡达姆指挥。军事省军队由省督指挥,由省库负责供给。都会省隶属于中央,由上面派部队维持治安,由中央金库供给。军队的装备来自设在首都的生产武器和军用物资的工厂。军人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和教育。在改组军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埃及人和达拉格拉人被排斥出军队,黑人士兵和阿拉伯人也被分开编排。另外,还从军队中分出有三个团的卫队,由奥斯曼统帅。为此专门设立一个由杰济腊供应的金库。据斯拉廷说,1895年时卫队人数达9000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