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古诗人们造诗意炎夏,俗谚告诉你古人度夏并不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受。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等谚语。
    为了预防中暑,专家提示,公众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及时补水,规律睡眠,合理膳食。在保证每日蛋、奶、肉的同时,注意烹调方法,多选择蒸、煮、炖、焖等方法。如果发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选择通风处休息,在额头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也可以适当地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或酸梅汤,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来看看古人又是如何度过这炎热的夏天呢?
    品赏有关描绘夏天的古诗文图画,极易走入一个认识误区——古人度夏颇为诗意。你听,陶潜的“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韦应物的“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池荷初贴水,林花已归园”,刘商的“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竹”等优美诗句不绝于耳。你看,古画中仅命题“纳凉图”的也几乎俯拾皆是,如袁江的《荷静纳凉图》、金廷标的《莲塘纳凉图》、任伯年的《棕阴纳凉图》等名画清凉淡雅、赏心悦目。
    然而,读了古代的一句俗谚,却把印象中古诗人画家们营造的诗意炎夏打得粉碎,一个酷暑炎夏的现实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句古谚便是清人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一书中引用的一句俗语——过得七月半,便是铁罗汉。其意是说:人活过了农历七月半,也就是三伏天,他就是一条铁汉子了!由此可见,古人度夏并不诗意,面临的三伏天煎熬是严酷的。
    李渔对此解释说:“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死也必稀……止因多此一时,遂觉人身叵测,常有朝人而夕鬼者。”意为倘使天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没有夏季,那么人的死亡必定很少。只因多出了这么一个夏季,于是就使人觉得人命不可预测,常常有早晨还是一个活人,可是到了晚上就变成了一个死鬼的事情发生。李渔还讲:“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意为一年之中,最难过的一关,只有夏季的三伏天,因为精力消耗,疾病发生,甚至死亡的降临,往往都由于酷热的三伏。“故李渔惊叹:”故俗话云:‘过得七月半,便是铁罗汉。’非虚言也。”
    中国人讲的“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大约在西历的6月到9月之间这一段时间。据《史记》文字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意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天,是中国在农历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而潮湿闷热。在气象学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温称为“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古人称为“热灾”。尽管古代夏季气温资料极为缺乏、简单,直到明清之后才略微丰富详细起来,但古代文人笔下有关“天太热”的记述,多少弥补了气象史料的短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