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 香港“阿福”让人铭记 同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八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的四年间,一笔笔援助款从千里之外的香港涌向汶川,一个个重建项目在灾区拔地而起。据统计,截至2011年4月底,香港特区共援助金额84。31亿元人民币,援建项目涉及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等多个领域,项目总数达190个。 香港演艺人协会发起联同无线、亚视、凤凰卫视、新城等携手组织“一方有难、八方支持行动”,召集全港逾200名歌手、艺人一起灌录《承诺》一曲,向遥远的灾民送上祝福与关怀,也是香港人送给内地灾民的承诺。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被昵称为“阿福”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给国人留下了永恒的感动。汶川地震发生后,身患顽疾的他跑到最前线协助受灾。两年后,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他又赶到现场,在坍塌的孤儿院中奋不顾身救人,最终在一堆无情的瓦砾中停止了呼吸。另一名遗爱玉树的港人曾敏杰也让内地同胞泪眼相送,铭记于心。他在将物资送往玉树最偏远村寨时遭遇车祸,不幸遇难,内地网民将他誉为“新阿福”。 除了这两位“阿福”,还有许许多多港人默默在为内地贡献着自己的爱心和力量。他们的善心善举,让内地同胞深刻感受到,爱心无距离,同胞一家亲。 值得内地借鉴的方方面面 政府角色 香港政府致力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政府从中介、码头、金融等领域退出,为民间资本提供发展空间,不再与民争利。努力营造公开的商业环境和开明的经济政策,进行适度的监管,提供公正的法律制度。市场之为市场,绝不是哪一个大城市要打造就打造得了的,而要有制度上的硬件。目前,全球资本在香港的营运与在伦敦、纽约没有分别,股票市场、法律体系、公司管治、中介服务、会计制度以及人才软件,香港一应俱全,完全是国际化的市场。由大企业到中小企业所要求的融资服务,只要公司合乎条件,不管中外,只需因应自己的要求,问价钱而付费,完全体现自由市场之下的交易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