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两个懂事的孩子都姓邓 1957年,林秉苏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后,向邓子恢?陈兰提出想利用暑假到江西会昌县探望养母。老人当然热情支持。考虑到林秉苏第一次单独离家远赴江西,邓子恢不放心,特意准备了一封介绍信,让他有困难时找有关单位求助。陈兰妈妈给他拿出盘缠。两位老人再三嘱咐他到会昌县向养母问候、致谢。 林秉苏高高兴兴登上返乡探亲之路。一路颠簸,困难不断。但林秉苏始终没有使用父亲准备的介绍信,而是凭着年轻人的一股韧劲,下火车,找旅馆,问道路,乘汽车……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当年抚养他成人的会昌县阿妈郭发仔身边。 林秉苏向阿妈转达北京老人的问候和致谢,报告自己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喜讯。阿妈看到孩子长大了,而且如此懂事?出息,高兴得合不拢嘴。 不久,林秉苏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并入了党,毕业后被留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育工作。 林秉苏正式改换姓名是1962年的事情。那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农业连续大幅减产,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城乡人民生活很是困难。身为副总理的邓子恢,通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多次向毛泽东力荐“责任田”,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改变我国粮食严重短缺的紧张局面。但这却被错误批判为“刮单干风”、“走资本主义道路”,并被撤销了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和副总理职务。 邓子恢想不通,曾向毛泽东要求辞去党内外职务,回福建老家。 毛泽东没有表态,而是安排他和陈毅?贺龙?聂荣臻等到广东休养。老人受到沉重打击,精神极度苦闷。 林秉苏眼看父亲蒙受冤屈,内心十分痛苦,决意改换姓名,了却老人多年前的心愿。从那时起,林秉苏改名邓瑞生,意为在江西瑞金出生,并彻底回到邓子恢身边,给身处逆境的父亲以精神安慰。 当时,林秉苏未使用父亲建议的名字。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男子汉,“秀生”二字含有女性味道,用它做名字容易被人笑话。“瑞生”同样可以纪念母亲在瑞金的生育之恩,邓子恢理解他的心情和想法,支持他使用“瑞生”。 至于长期在邓老家生活的邓苏生同样富有感情,而且十分懂事。他看到邓子恢蒙冤遭难,当时迷惑不解。他既热爱、敬重生父林伯渠,也热爱、敬重养父邓子恢。他十分同情邓子恢,表示在邓子恢身处逆境时,决不改换姓名。他坚持使用邓苏生这个名字,而且表示终身不变,林伯渠老人也支持邓苏生的意愿。 1958年,邓苏生在北京高中毕业后,曾向林伯渠夫妇提出要到江西会昌县阿妈身边生活和工作。林伯渠夫妇同他谈话后,表示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意他回到会昌。邓苏生在会昌县生活、工作了一段时间,并入了党。1959年夏天,全国大学统一招考,邓苏生在当地参加统考,被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录取,于是他又回到北京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那年,邓苏生完全可以留在北京从事法律工作。可是,邓苏生报效苏区父老养育之恩的愿望和决心十分强烈,并且得到了邓子恢、林伯渠两位老人的理解和支持。 邓苏生回到赣南后,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奉献给苏区的父老乡亲,勤勤恳恳为养育自己成长的乡亲们提供法律服务。时光流逝,岁月悠悠。邓苏生在赣南法院从事法律工作,一干就是30年,直到退休才回到北京安度晚年。 邓苏生、邓瑞生,在红土地上先后出生,在敌人“围剿”中一起度过艰苦辛酸的童年。解放后,他们双双回到了父亲身边,在中南海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幸福地生活和成长。“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同样作为“走资派”的儿女被批斗,经受坎坷磨难。 数十年来,他们历经人间沧桑,始终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父辈的教育使他们理想坚定,作风淳朴,为人厚道。有时,他们也抽空到苏区去看望那里的乡亲,想方设法为苏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一点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