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美和解消极影响中越关系 面对70年代苏联推行强硬与僵硬的对华政策,特别是1968年8月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影响,毛泽东进一步明确地把苏联作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准备完成其从与美苏同时对抗,到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外交战略的调整,其间的关键性思路就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与此相应,中国必然要面临一个难题,即还必须同时调整与美国的直接敌人越南的关系。这样,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大力援越抗美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在持续支持越南的同时,又在同越南的直接敌人美国发展关系。 1969年9月,与中国关系密切的胡志明主席去世后,越南党日益被亲苏势力所控制,出于与苏联争夺越南以确保中国南疆安全的考虑,中国方面也开始加大对越南物质援助的力度。特别是中美开始秘密接触,两国关系开始踏上正常化的道路之后,为了平息越南方面的不满,同时促使越方配合中国的国际战略,加速通过与美国的谈判解决问题,中国也要通过加大援助力度和做出更多的善意姿态,来对越方做出一些补偿。1971-1973年成为中国向越南提供援助最多的三年,援助总额近90亿元人民币,单就军事援助来说,已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中国政府甚至开始改变了过去在苏联援越物资过境问题上的不合作和极度猜疑的态度。这种情况使得中苏两国在大规模援越行动上的矛盾和冲突趋向缓和,苏联援越物资从中国过境顺利多了。尤其是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1972年3月开始发动全面军事进攻以后,这种变化显现得尤为明显。在越美和谈问题上,中国也改变了过去的反对态度,转而给予赞同和支持。1970年下半年,周恩来就先后表示,“过去几年里,越南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证明外交斗争是有效的”。 不过,尽管中苏在援越问题上矛盾的激烈程度有所降低,对越南来说,来自中国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减轻,但越南的首要敌人是美国,中美关系的缓和无论如何让越南方面难以接受。 面对中美和解的现实,越南方面反应消极。越南与中国事实上渐行渐远。为防止中美接近,越南领导人在1971年建议建立一个由中国领头,“孤立美国,削弱美日同盟,动摇东南亚资产阶级,进而击破美国全球战略”的世界联合阵线,但这一设想因有悖于中国的外交战略构想,而被中国婉言拒绝。 自1973年1月27日越美签订巴黎和平协定,3月美军开始撤出越南南方,战争正式进入越南化时期,一直到1975年北越解放西贡,实现全越统一为止,中越关系进入一个微妙的时期。此期,中国既坚持援越,又逐渐减少了对越南的援助;既支持越南统一全国,又对越南实现统一的方式和时间有所保留。这原本是国际局势变化后,中国对援越政策的适时调整和对越南统一问题的正常意见分歧,但在对华疑惧心理日益增长的越南领导人看来却是中国阻挠越南统一,使越南永远附属于中国的图谋的最好证明。而苏联此时继续给予越南巨额援助,越南在中苏的政治天平上不断向苏联一方倾斜,并最终倒向苏联。 至1974年,越南又系统地形成了公开抵制中国的态度。在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后不久,越南即出现了攻击中国外交政策的声音,认为邀请尼克松访华是中国“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是中国对越南的“背叛”和“出卖”。越南领导人在内部报告中曾打过一个比喻:两个兄弟和别人打架,另外一个兄弟却与那个兄弟的敌人握手。对于尼克松访华,越南更表现出了不满情绪,以至于在2月21日中国使馆与越南举行传统春节联欢会时,越南方面竟无一人出席,因为这一天尼克松到了北京。甚至数十年后,黎笋仍然怀疑“美国和中国互相谈判,为的是更猛烈地打击我”。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考虑,中国与美和解的大战略已不可改变。中国虽在与美和解过程中做出了与越南维护传统友好关系的努力,但越南还是最终倒向了苏联。 当1977年黎笋访华,明确探知中国反对其“印支联邦”计划后,越南便开始视中国为阻碍其通向大国之路的绊脚石。此后,中越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越南公开走上与苏联结盟的道路。而中国则认为倒向苏联的越南自愿充当苏联在东南亚的前哨,而且由于越南的“忘恩负义”,苏联完成了从陆地对中国的包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