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让她食不安稳夜不能寐的事是:一旦钱太后死了,英宗生前的“合葬”旨意就会变成现实。而在英宗之前,太祖的孝陵、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都是“一帝一后”合葬。这样一来,永伴先帝长眠的,将只能是钱太后,别无他人。纵使周氏生前春风满面,死后也将永远低钱氏一头。她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结局? 果不其然,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钱太后逝世,周太后明确反对将她葬入裕陵,并授意宪宗“别卜葬地”。如此一来,孝顺的宪宗陷入了两难之境:他既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又不敢违背父皇的遗愿。在进退维谷间,他先后召见了彭时、商辂、刘定之等重臣,得到的意见很明确——应该马上将钱太后“合葬裕陵”!然而,宪宗依然犹豫不决,又召集群臣廷议。在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的主持下,近百名大臣廷议的结论,仍然是力主合葬。此后,又有多名大臣先后上疏进谏,宪宗不但不予采纳,反而下旨,有意选择其他地点埋葬钱太后。万般无奈之下,朝中百官只得“哭谏文华门”。 那是极为骇人的一幕:文华门外,百官痛哭,震天撼地。跪在地上的老少爷们儿,狠命地磕着响头,此起彼伏,状如捣蒜,以致血和汗都混在一起,染红了紫禁城的地面。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明朝历史上,百官拜伏于宫门前据理抗争的事先后发生过十余次,文华门哭谏首开其端。官员从巳时(上午9到11点)一直哭到申时(下午3点到5点),皇帝才终于妥协,同意将刚刚过世的钱太后葬入裕陵,与先帝合葬。 得到皇帝的承诺,跪了一天的官员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或许,他们真的以为只要圣上一点头,便万事大吉。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一帝多后”合葬的开始 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钱太后入葬裕陵。然而,她并没有和丈夫明英宗葬于同一墓室,而是居于裕陵的左配殿,此处的隧道也不通向英宗所葬的后室。对此,《明史·后妃传》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九月,葬裕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窒之,虚右圹以待周太后。”原来,右配殿是为周太后准备的。在明帝陵中,左右搭配的建筑一般以左为上。难道说,经过群臣的力谏,周太后终于软下心来,甘愿在百年后屈居钱太后之下? 我以为,这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将钱太后葬入左配殿,并不符合明代帝后的丧葬礼制。无论从明代文人的记载,还是从对定陵的考古发掘来看,明代帝陵中,无论葬入几位皇后,一律均与皇帝合葬于后室。像钱太后这样,孤零零地埋在左配殿的,是唯一的一例。 那么周太后呢?死后真的埋进了为她“预留”的右配殿吗?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而裕陵地宫的真实情况也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周太后很长寿,甚至比儿子宪宗还多活了十七年。明孝宗即位后,她又被尊为太皇太后。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她的生命才走到了尽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