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初年,北京城里迅速崛起了一大批暴发户,他们的出身与那些已经落魄的前清王公一样,都是旧臣遗老,可他们却凭借生财有“盗”,过上了“天棚鱼缸石榴树,地炕肥狗胖丫头”的富足生活。时人为了讽刺这些暴发户的“鄙而多金,俗而无学”,因此又加上了一句“房新树小画不古,一看就知内务府”,而这些暴发户在资产累积过程中暴露的丑恶嘴脸,也反映了那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颠覆。 手眼通天的内务府 对于内务府的认知,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内务府里都是太监,事实上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一项内廷制度,其中的权力始终掌握在“上三旗”的包衣手中。所谓“上三旗”指的就是清代八旗中的正黄、镶黄和正白三部,这三旗深得皇帝信任。 因此上凡涉及宫中的大小事宜均由他们管理,并且内务府的任职官员必须是上三旗的后裔,所以裙带关系与父子相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弊端。由于皇帝对内务府的信任,加上与外廷完全不相干的人事任命制度,导致了内务府拥有相对领域内的绝对权力,而这种不受监管的绝对权力自然会导致绝对的腐败。 (顺治皇帝之后清代八旗中的“上三旗”) 在讲究“家国一体”的中国,宫廷就相当于是国中之国,内务府自然就是这个小国的权力中枢。清代内务府掌控的范围不仅仅是我们如今称为故宫的紫禁城,还包括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盛京皇宫等园林行在,以及各处陵寝和皇庄等皇家直接所有的地方。 这其中皇庄收入是内府经济来源的大宗之一,在《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贾府还需要指望他们下面8个田庄的财货来过个肥年,而内务府在乾隆年间京城附近所管辖的皇庄就有1341个,土地面积共计2859444亩,这还不包括东三省广袤的皇庄以及打牲乌拉的人参和珠轩的进项。 内务府究竟有多有钱呢?从一个侧面事例就可以充分证明,康熙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其中四次都是江宁织造曹寅接待的,虽然四次接待皇帝,落下了不少亏空,但还是足以证明曹家的财力与势力,而曹家也不过只是内务府下属三织造中的一个。 在内务府的日常收入之外户部每年还要拨付给内务府一笔银子,这笔钱数额不定,跟随内务府的开销而变化,而盐税、钞关这些重要的经济命脉中,也都有着内务府的身影。 (圆明园四十景之茹古涵今) 皇宫的当家人 掌控如此巨量的钱财,内务府官员自然会上下其手,在太平年月和皇帝强势的时候,这些劣迹还有所收敛,但到了末世,恶奴欺主也就成为了常态。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溥仪成年之后在宫中的日子里,与内务府“斗法”成为了他的日常。 据溥仪自己回忆,慈禧太后七十整寿这一年,内务府的花销不过七十万两,但是到了宣统退位后的民国四年,除去给遗老遗少发放的俸禄之外,内务府的开销竟高达二百六十四万两。 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金,全年也不过四百万两的额度,内务府就支出了这么多,其他地方自然是捉襟见肘,再加上民国政府在袁世凯死后基本没有将优待金足额发放过,所以小朝廷的日子过得更是困难,更多时候都要靠典卖宫中器物度日。这其中包括各类金佛、金塔、金册、金宝、金钟以及古玩书画,甚至有传闻说慈禧的金印都被典当了。 到了溥仪大婚的时候宫中的经济状况更是糜烂,不得已向汇丰银行抵押了四十箱宫中珍宝才凑齐了大婚的经费,而这里面经手的内务府,自然还是要层层盘剥的。 从小朝廷退位后,内务府的大臣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监守自盗,毕竟国家气数尽了,再不将手里的权力变现,今后可能就没用了。当然更多时候,外界都认为是太监在偷盗宫中的宝贝,但是仔细推敲就可以明白,内务府才是幕后的黑手。 一百多斤重的金钟和硕大的青铜器,这些显眼的东西,普通太监怎么可能将它们运出宫去,况且熟悉和掌握宫中财物分布地点的,“当仁不让”的大拿就是内务府。溥仪发觉此事后,就扬言要清点宫中财务,可还没等他开始,建福宫的一场大火就将所有偷盗的痕迹烧的一干二净。 “翻身”做主人 在烧毁后的建福宫灰烬里太监们发现了各种黯淡无光的宝石和融化残缺的金器,最后小朝廷以拍卖的方式,将这些金块以五十万元的价格拍卖给了一个公司。 据溥佳回忆说,在这次公开的拍卖中内务府大臣绍英其实早就和外面的公司串通好了,事后收取了丰厚的回扣。至于现场剩下的灰烬也被内务府悉数打包带走,其中一位内务府官员的叔叔,从他分得的一些灰烬中,提炼、重铸出了两座金塔,至于其他人又从灰烬中获取了多少利益,可想而知。 在清点财物的浪潮下,内务府也加快了对宫中财物的偷盗,甚至养心殿都被人故意纵火,意图消弭罪证,最后因为发现及时才扑灭了火情。 面对愈演愈烈的“斗争”,溥仪开始寻求外界的帮助,因此他邀请罗振玉、王国维、佟济煦、郑孝胥等遗老遗少进宫,帮助他清点财产和改革内务府痹症。但没想到的是,在面对宫中巨额的财富时,谁都不能自制。罗振玉将宫中的散氏盘、毛公鼎等器物印成拓片,谋取利益,佟济煦的月罗版宫中藏画集也卖出了大价钱。 面对这样的状况,内务府自然不容他人染指这些财富,所以他们串通民国的内务部搞出了一个《古籍、古物及古迹保存法草案》,限制了这些东西被“外人”拿出宫去。此外绍英又假借军队的名义胁迫溥仪,说如果再让这些外人进入宫廷胡闹,民国政府要是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可就没人保护皇帝了,在生命与财货之间,溥仪选择的前者。内务府完胜。 (原度支部大臣绍英,辛亥革命后为内务府大臣) 据溥仪自己所言,在进入民国之后,很多王公大臣家中都已经坐吃山空,王孙、贝子倒毙街头,郡主、命妇堕入风尘的事情屡见报端,但是唯独内务府的人在此时开上了大买卖,做起了富家翁。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小朝廷坐拥宝山而不能自守,在军阀觊觎的目光里战战兢兢的活着,这样的情况也正应了溥仪的爷爷醇亲王奕譞所留下的家训:“财也大、产也大,留给子孙祸也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