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近代战争 >

长城抗战开始:日军进攻热河的计划成功 蒋介石迫张学良下野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蒋介石迫张学良下野
    一九三三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完成建立满洲国的侵略计划,开始向热河进攻。一月六日,日本军进攻山海关,何柱国部队予以还击,是为长城抗战的开始。
    日军进攻热河的计划是:(一)由绥中沿北宁铁道向山海关正面进攻;(二)由朝阳、凌源、平泉之线进攻;(三)由开鲁向赤峰进攻;(四)由林西向多伦进攻。(三)、(四)各路皆会师承德,然后再分兵进攻长城各口。
    张学良既放弃了东三省,犹冀保留热河、河北,苟延残喘,静候南京国民党中央同日本交涉。山海关的炮声响了,他知道再不抵抗,连热河、河北都保不住,就把驻在长城以内的东北军开始进入热河布防。那时他名义上是北平军事委员会分会(以下简称北平军分会)的代理委员长(委员长仍是蒋介石),可以指挥华北各省军队。但华北军队如阎锡山集团、冯玉祥集团,在一九三○年内战的时候,都是由于他帮助蒋介石而致失败的,他怕阎、冯宿怨未消,不听指挥,不肯协助。单独东北军抗战是无把握的,他唯一的办法还是求援于蒋介石。
    蒋介石却想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引诱两广参加“剿共”的阴谋。这年一月二十一日,他叫我同训练副监徐景唐赴广州,同陈济棠、李宗仁等商量,要两广出兵江西帮助“围剿”,他好抽调中央军北上抗日。在此稍前的时候,陈济棠驻沪代表杨德昭曾经谈过:如果中央决心抗日,则广东愿意负江西“剿匪”的责任。蒋介石就抓住这个机会,使两广军队到江西参加“剿共”。不料陈济棠揭破了他的阴谋,同时也暴露了陈自己的抗日的假面具。我和徐景唐到了广州,陈召开军事会议,所有两广的高级将领及高级党政人员都参加。他们表面上不肯说不出兵,而是用要求军费和要求械弹来拒绝。陈次日邀我单独到他家里谈话,他说:“季宽,我们是十几年共过患难的老朋友,我们要讲真心话。老蒋要我出兵江西,系唔系(是不是)想利用共产党把我们的军队钳着,好抽出他的军队来搞我们呀?我想一定是的,他的抗战是假的。你睇(看)系唔系口罗?”我笑笑不答,也就是表示同意他的看法。他又说:“不但日军占领北平,就是占领南京,我也不肯调兵到江西。”我回到南京把这种情形向蒋介石报告了。蒋就以此为借口,仅调尚未参加“剿共”的中央军黄杰的第二师,关麟征的第二十五师,刘戡的八十三师北上,敷衍张学良。其实未参加“剿共”的中央军还多,如胡宗南的第一师,驻在河南闲着没事。我当时在报上发表两广团结抗战,都是一些鬼话。
    二月下旬的某日,蒋介石召见了我,要我去当北平军分会参谋团参谋长。我说:“我与汉卿(张学良号)未曾见过面、处过事,而且军事也非我所长,恐怕将来要误事。还请委座(指蒋)另行考虑吧。”其实我心里对参加抗战是愿意的,但我以内政部部长的地位去当张学良的参谋长,心里总有些不愿意。蒋明白我的意思,他说:“北平军分会仍然是我的名义,你就是我的参谋长;而且敬之(何应钦号)同去,他以后要在那里主持,你不但要在军事上帮帮敬之的忙,尤其在政治上要帮帮他。”我知道他已决心要张学良下野,由何应钦来代替;我和何应钦还合得来,就答应了。
    接着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外交部部长罗文干、内政部部长黄绍竑、参谋部次长杨杰、军政部厅长王伦、参谋部厅长熊斌、还有宋子文的朋友银行家胡六(胡筠庄)的老婆胡六嫂,一行人浩浩荡荡专车北上。表面上看,好似南京国民党中央很重视长城抗战,全力支持张学良,内容却各有各的作用。宋子文表面上似乎是作财政上的支援,其实是用来对张学良说私话,并为他出国作布置;此外还走一些英美外交路线,不久就回去了。何应钦表面上似乎是作军政上的支援,其实是要取张学良而代之。罗文干则是要与北平各国外交团打交道,看看风色,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外交方针摸摸底;不久也回去了,由次长刘崇杰代替。我虽然是参谋长,但主要是供以后各方面政治上的奔走,因为蒋认为我还有些“肆应”之才,可以做“安内”的工作。专车到了徐州,不敢经天津到达北平,恐怕天津的日本兵知道了出来为难。其实日本人对这些人去北平,是欢迎的。专车由徐州转陇海路经郑州,再转平汉路北段到北平西站下车。大约是二月二十八日的早晨,张学良并没有到站迎接,因为他还在黑甜乡里起不来,派人招待。我同何应钦住在中南海的居仁堂;宋子文另有他的秘密住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