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民国废旧历学校春节不放假 学生不满发牢骚(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但这样的申请,并不是每年都能通过的。1935年的春节是2月4日,按规程规定已经开学四天。各学校申请延迟寒假,教育部没批准。一位教育界人士悲观地预测,过年那几天学校肯定是“校钟仍咚咚,教室则空空”,不会有几个人来上课。

民国的寒假如此“坑爹”,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1912年1月1日,民国肇建,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但此后十几年,民众狃于旧习,旧历难以尽废。特别是阴历大年,民众更难舍弃。

结果是,政府提倡阳历元旦,老百姓过着阴历大年,所谓“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民国政府也只能顺应风俗,不加禁止。阴历大年往往还会放年假,让大家回家过年。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统一,政府定鼎南京,宣布“训政”开始。1929年,全国一派火热气象,新政府踌躇满志,宣布全国使用“国历”,废止阴历。从此,阴历被称为“废历”。

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规定严禁印制阴历日历、月份牌,报刊印刷、账务往来只能使用“国历”等,试图从各方面清除旧历的影响。“过年”作为旧历的标志,自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打压。

政府还规定“废历”新年不许放假,传统过年的祭祖、拜年、贴春联等习俗,一律移到新历元旦举行。有人甚至喊出了“不过阳历年就是反革命”的口号,声势不可谓不猛。上述《修正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规程》,就是在此背景下出台的。此规程完全无视传统过年习俗,颟顸无理,让师生叫苦不迭。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宣布采用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正式称为“春节”,并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恢复了人民过年的权力。

新中国的暑假一般是七八月,正是全年最热的时候,是名符其实的“暑假”;寒假则一般在春节前后十五天左右。其关注点并不单纯是“寒冷”,而是“春节”。这样的放假方式很麻烦,因为每年都需要根据春节的具体日期安排校历。但它顺应了人民群众过年的习俗,受到师生的欢迎。

中国台湾地区的寒暑假制度,基本沿用民国《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期规程》,只是对寒暑假日期略有调整。规定暑假以六十日为限(起七月一日,讫八月二十九日),寒假以二十一日为限(起一月二十一日,讫二月十日)。

2010年,台湾地区“教育部”根据测算,发现每三十年就会有约六次春节在寒假之前或之后,因此对规程进行了修改,规定“教育部”有权根据春节具体日期,对寒假日期进行调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