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唐朝人如何过年:群臣元日朝会 百姓互道“万岁”(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四方恭贺的诸多礼仪不仅是对新年的美好祈福,更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中央对地方所拥有的控制权力。香烟燎绕的殿堂上,天子俯视的目光一定曾穿过殿前的诸多臣僚,投射向遥远的天际——朝霞映衬下,第一缕阳光喷薄而出,耳边的声声“万岁”,仿佛随着这新的光明,穿越了层层朱阙,撒向大唐的广袤疆域。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正日临朝》诗所展示,新年伊始,他心潮澎湃: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尽,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天子的雄心与骄傲,跃然纸上。对于来朝的“百蛮”与“万国”,李世民不仅有诗中所展示的车同轨、书同文大国君主的威严,还有和风旭日般的关怀。
    
    唐太宗
    据史书记载,贞观十五年正月,唐太宗对侍臣提到:听说来朝的都督、刺史等到京城后,只能租赁房舍与商人杂居,既于礼不足,生活上也想必人多不方便,于是十七年下诏,命令在京城内各坊中,为诸州的朝集使建造邸第三百余所,太宗亲自去察看。这些诸州邸舍后来虽然因饥荒残毁而被卖出,但到唐德宗建中二年的时候,朝廷同意户部请求,以官宅二十所分配给诸州的朝集使,解决住宿问题。
    事实上,地方诸道为元日贺正,往往在十二月就已遣使到京,但是觐见与否,以及所进的贺正表送省司时间前后有别,导致出现种种于礼不合的混乱情况。所以唐玄宗曾下令,所有贺正使都应在元日这一天随京官一起参加朝会拜见,他们的贺正表也直送四方馆,在元日仗下后同时呈上。
    在现存的唐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曾任福州刺史的裴次元所写的《贺正进物状》:
    臣伏以青阳发春,肇宝历于兹始;元穹降祚,仰圣寿而维新。正殿向明,班行承庆。顾臣等守土,列在东隅,空怀捧日之心,望云何及;独阙称觞之礼,鸣佩无因。瞻九重而在天,空倍情而增恋。前件物及衫段宣台卓座等,礼不惮轻,物斯展敬。节当有庆,用申致贡之诚;情苟为珍,愿比负暄之献。臣某不胜感恩忭跃屏营之至。
    所谓“东隅”,即指裴次元所在的福建,从文中“空怀捧日之心”、“独阙称觞之礼”来看,他没有出现在新年元日的朝会中,而是遣使贡献衫段等礼物,在贺正状中通过文字表达了地方对中央的忠心臣服。
    这种礼到人不到、上表皇帝祝贺新年的情况在当时应该比较普遍,所以郑余庆的《吉凶书仪》所收录的贺正表也是如此,称“元正启祚,万物惟新……臣滥守藩镇,不获随例称庆阙庭,无任恳悃屏营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新年贺辞,互道“万岁”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唐代的假宁令,还是书仪,其中的新年元日与冬至这两个节日常常并列而言。公元838年,日本圆仁和尚入唐求法,路经扬州,他记述当时的冬至“此节总并与本国正月一日之节同也……皆有贺节之辞”,说的正是冬至与元日节俗的相同,无论贵贱,官员或百姓都遵礼相见拜贺。
    这里提到的贺节之辞,不是书面语,而是指人们道路相逢,见面时的节日说辞。白居易的《元日对酒》诗中有“逢迎拜跪迟”之句,这种新年里见面拜贺的礼仪,根据圆仁的记录应该就是指“右膝着地,说贺节之词”——逢人拜年则需要右膝下跪,大约白居易也有些吃不消,所以才会发出“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衰”的感慨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