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9日晚,朝鲜中部大雨如注。在山洞里,光着上身的彭德怀用最低沉的声音对洪学智说:出事了!60军180师被包围在汉江南岸。连日大雨使汉江江水猛涨,180师1万多中国官兵只能拉着仅有的3根铁丝北渡突围。美军的照明弹悬挂在头顶,炮兵和低空盘旋的飞机把密集的炮弹砸向毫无还击能力的中国士兵。齐胸深的江水汹涌,力气弱小的女兵紧紧拉住马尾,人们互相呼喊,还是有人不断被江水卷走。中国士兵的鲜血使汉江江水成了红色。 180师周围是5倍美军的死死包围,每一个方向的突围都发生了极其残酷的战斗。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饥饿,全师断粮多日,伤兵更加悲惨,伤口由于不能及时处理而溃烂 。有的士兵主张把驮炮的骡子杀了吃,但是立即遭到反对,士兵们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杀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骡马。驭手们怕它们被人吃,就解开缰绳放它们走,但是这些骡马恋着主人,人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令炮兵驭手们放声大哭。当60军韦杰军长得知负责救援180师的179师和181师行动失败,一头栽倒在军指挥部里。 中国军队继续北撤,战线距离三八线越来越远。将士们忍受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绪的折磨。彭德怀认为,不能再退了,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无论从道理上还是心理上。他决定在朝鲜中部高山险阻之地守住最后的防线。派谁来守呢?各军损失严重,只有36岁的军长傅崇碧率领的63军略好一点。第63军最悲壮的一页翻开了。一边是中国士兵的血肉之躯,一边是美军坦克的钢铁长龙,两边翻滚厮杀。战场距彭德怀的指挥部不过百里,他拒绝撤退。经常一个人在黑暗中向南眺望,他知道他的士兵一个个倒在阵地上,心疼焦虑。他知道中国农民家庭是如何盼自己的儿子长大,平安。几天前,志愿军一个独生子的父亲写信问能不能让他的儿子回家,有人指责这个老人觉悟不高,破坏抗美援朝。彭德怀知道后发火,命令立即把这个战士从近百万士兵中找出来,给这位老人送回去:“战士不是父母养的?就你是?” 残酷的阻击战打了整整10天结束,63军胜利完成任务,美军的进攻被挡住了。彭德怀亲自迎接从前沿下来的63军官兵。士兵们浑身的衣服已变成一缕缕的布条,许多人只剩下粘满血迹的裤衩。彭德怀刚说了一句“祖国感谢你们”,官兵们就都哭了,他们想起了倒在异国土地上的战友。 第五次战役的最后结局最终使毛泽东和彭德怀认识到,在朝鲜打美国人与在国内打国民党根本不同。在敌人海陆空的立体优势面前,我们过分乐观于自己的兵力优势和敌人缺乏近夜战的能力,尤其是美军已经掌握了中国军队某些暂时的弱点……得到这个认识付出了血的代价。 胜利女神站在了哪一边? 知道记者在写朝鲜战争,许多人问,咱们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更多的人在问王树增。他回答道:“你我这样的人在拳台上跟泰森打了个平手,你说这是泰森的胜利还是你我的胜利?”第5次战役后,杜鲁门急着想停战,认为长期陷在朝鲜战场是中了苏联人的诡计。而中国领导人需要面对更为重要的台湾和西藏问题,况且已成功地制止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 杜鲁门“像猎狗一样到处寻找能和中国方面取得信息交流的线索”。找了一些不行,最后只能把一些信息向毛泽东的一个远亲传达,拿马歇尔的话说:像是“把一封信塞进瓶子里放到旧金山附近的大海里”,指望毛泽东能收到,简直太渺茫了。经过一系列外交斡旋,杜鲁门向远东最高司令官李奇微发出命令,要求他一字不差地向朝鲜共军司令发出:“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以后停止朝鲜的敌对行为……我提议此会议可在元山港一只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7月1日,彭德怀和金日成复电:“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将军: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而与你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交战双方开始谈判后,南朝鲜这个几乎被遗忘的政府感到受到了极大侮辱。李承晚多次表示“誓死不与共产党谈判”,汉城多次举行大规模群众游行,喊出“打到北方去”!但没有人理会这个政府。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役。却有无数次阵地对攻战,最著名的是在上甘岭发生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