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谁领导关宁铁骑 明朝最强的军队关宁铁骑的结局(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1月20日清晨,两军在广渠门外摆开了战场。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一边,是天聪汗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而另一边,则是袁崇焕和他的5000关宁铁骑!关宁铁骑分为3个部分,祖大寿阵于南,王承允阵于西南,袁崇焕亲率标营阵于西。3军互为犄角之势。明军刚刚立阵完毕,后金骑兵就如黑云万朵排山倒海般压了过来!皇太极已经知道对手是辽军了.这个消息一度使他十分紧张,不过他很快断定这决不可能是辽军的主力而且指望不上城中的炮火支援。一鼓作气,先把这支明军消灭了再说!自信归自信,大汗对这支少得可怜的 敌人还是相当瞧得起的,为了谨慎起见,他投入了手头几乎所有的兵力,打算一个时辰就把他们干净利落的全部消灭.也给城上的其他人看看,顽抗的结果是什么!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虽然敌人早已成了八旗大军的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小孤岛,但无论怎样的惊涛骇浪都无法将这个弹丸小岛淹没!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他最器重的精兵骁将都上去了,可他所等待的捷报却始中没有传来! 就在这时关宁铁骑的4000掉队人马赶到,在后金军的侧后方发起猛烈冲击,2面铁骑的夹击下,后金军最终陷入了无可救药的混乱之中. 如果我们早生三百多年,并且有幸站在此时的北京城头上的话,一幅极其奇特的画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漫山遍野的后金军在狼狈溃逃,而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的只有区区几千关宁铁骑!

大捷后我们可爱的崇祯皇帝做了件可以改变历史的大事——-将袁崇焕下镇抚司看管,即日革职听勘!(其中曲直其他文章皆有描述,这里就不重复了),袁崇焕被下狱后,北京城外的关宁大军哗变,在继承者祖大寿的带领下返回了关外,12月16日,皇太极在得知袁崇焕下狱的消息之后,立刻率兵从良乡回师北京,在芦沟桥尽歼明副将申甫所部7000余人。12月17日,后金军与明满桂,孙祖寿,黑云龙,麻登云四总兵部40000人大战于永定门外.明军尽溃,满桂,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俘。12月27日,后金军在蓟州全歼来援的明山海关军5000人。12月29日,贝勒杜度在遵化击破明骑兵5000,斩副将一员。崇祯3年正月初四,后金军克永平。迁安,滦州归降 。正月22日,代善军大破明新任兵部右侍郎刘之纶军万人,射死刘之纶。唯一能够与鞑子一战的就是关宁铁骑了,而祖大寿就是拒绝奉旨入京勤王。还是在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称述利害,关宁大军方才进关。关宁军的回师入关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皇太极看到继续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3月2日取道冷口关出塞。作为插在关内的一个楔子,他留下了由堂兄二贝勒阿敏指挥的重兵守卫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令他极为吃惊与震怒的是,他刚回盛京不久, 阿敏就跟着回来了—— 祖大寿指挥的关宁铁骑从5月9日开始,在数日之内将阿敏军全部击溃,尽复关内四城,史称“遵永大捷”.皇太极大怒之下,将阿敏幽禁,其他守备将领也无一例外的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袁崇焕死后,愤怒的呼喊着“袁督师都被杀了,我等在此立功何用!",被时人评价为“明用之善,则为后金之劲敌;用之不善,则为明朝之叛将”的"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和关宁铁骑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军,如左良玉 、曹文诏,刘泽清,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如何可纲、曹变蛟、黄得功,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而他们的首领——祖大寿,则在大凌河与锦州两次浴血奋战而均最终被俘之后,投降了满清.虽然无法与他的督师和满桂、 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 那些战友相比,但他力竭被擒和终身不为满清献一计一策的表现,在历史上至少也可以赢得李陵那样的评价。尽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辽将们都显示出自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不断被稀释和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直到清康熙20年(1681)三藩之乱被平息,袁崇焕所培育出的那支大军的最后一丝血脉才告消失。看着手中的史书,后世的人们不禁要感慨,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着这支强大的力量,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