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漫谈:鲁迅若活在当代,也会冲进买房大军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很多年以前,许广平给鲁迅写信,说她在上海市区闷得慌,趁周末去了一趟南翔镇,发现那里实在比市区强得多。第一,天地空旷,空气清新,到处都是树木,到处都是溪水,风景好得很。第二,民风淳朴,不像上海闹市,顺手牵羊的小偷多如过江之鲫。第三,也是最诱人的一点,那里的房价特别便宜,花几百块大洋就能买一亩地,花上千块大洋就能买一幢花园别墅,要是租房子的话,一个月两块大洋就够了。

写这封信的时候,许广平已经跟鲁迅结婚,夫妻两个在上海安了家,但是没有买房——他们一直是租房住。

为什么都结婚了还不买房呢?

因为上海市区的房价实在太高,鲁迅和许广平根本买不起。比如说鲁迅曾经租住的一所老式石库门,得花5万块大洋才能买下来,这还不算契税、印花税、契纸费、中证费、测丈费、地保盖戳费、建设特捐、教育特捐、消防特捐、警务特捐等一大堆税费。这些税费加到一起,高达16%,比今日“国五条”的20%也差不多了,这还不算物业税一节。无怪乎时人抱怨“国民党税多”。

那时候鲁迅的固定收入是每月200块大洋,许广平基本上没什么收入,就算两口子不吃不喝,攒上二十年也买不起一所房子。

不光鲁迅买不起,绝大多数劳动者在上海都买不起房子,因为他们比鲁迅的收入还要低。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工厂里最熟练的技工,月薪也不过三四十块大洋;在绸缎庄做足10年的老店员,每月平均才挣二三十块大洋;黄包车夫每月拉够30天活儿,平均收入还不到20块大洋。

不但是体力劳动者,就算是颇有名气的文人墨客,要想买一套房子也十分困难。已经成名的文学家茅盾在杂志社做编辑,月薪只有100块大洋;郁达夫风头最劲的时候,每月版税不到200块大洋。

郁达夫散文名篇《春风沉醉的晚上》里有一位在烟厂上班的年轻女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月薪仅仅9块大洋。这么低的收入,勉强够糊口和交房租而已,用什么买房?

既然上海市区的房价太高,鲁迅和许广平为什么不像今天的小白领一样,去远郊买房呢?我估计许广平也产生过这个想法,因为她在信里写到南翔房价的时候,简直兴奋得不得了。但是直到鲁迅去世,他们都没有去南翔买房,也没有去远郊的其他乡镇买房。究竟为什么没有买,我想我能猜到一些原因,例如交通不便(当时从市区去南翔得坐火车,一天只有两趟车),怕打仗的时候住在那里不安全等(几乎每次战争都会殃及上海周边的农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