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如何评价左宗棠? 晚清名将左宗棠简介及名言(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操办洋务

作为中国早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之一的左宗裳操办洋务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创立福州船政局。

早在浙江就任巡抚肘,左宗棠就对西洋的器物产生了兴趣。请军攻占杭州后,他专门派人仿造过轮船,可惜没有成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他很早就萌发的洋务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反复思考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后,他第一次提出学习和仿造近代轮船及火炮,许建议将此定为长远国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他本看加强海防,抵御外侮的目的,开始筹备福州船政局。他的这一想法提出来后,立刻招来一片反对声,就连洋务派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李鸿章就认为造船费用比买船还高,因而主张在外国订造。另外,造船的诸多困难也被一一提及,如船厂择地之难,外国师匠邀约之难,筹集巨款之难等。面对反对之声,左宗棠除力陈雇船、买船受洋人欺侮的事实外,还就人们所提之难分别进行了回答,以消除大家疑虑。在他的全力争取下,同冶五年(公元1866年)六月三日,皇上发布"试造火轮船只系当今应办急务"的上谕,令左宗棠设厂造船。

船厂的建造工作开始了,左宗棠汲取了上次杭州造船的失败教训,专门聘请德克碑和日意格两个外国人代为监制。在日意格的帮助下,船厂选在下马屋山下。接着他们商定了设局、建厂、造船、驾驶、经费、期限等事项,由日意格请法国总领事白来尼画押担保。于是,日意格、德克碑正式成为福州船政局的负责人,船厂一切事务均由二人承办。在他们的参与下,船厂还订出了五年中制成一百五十匹马力的大轮船十一艘和八十匹马力小轮船五艘的宏伟计划。福州船务局的前途呈现出一片光明。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北方的捻军日益强大起来,皇上忽然调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命他前往西北征剿捻军。临行之前,左宗棠一面加紧布置船厂的有关事宜,一面反复权衡船厂的接办人选。经反复比较,他推荐当时正闲置在家的前江西巡抚沈葆帧担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切安顿妥当,左宗棠赴陕就任。船厂的日常工作交由沈葆帧管理,而左宗棠则遥控指挥。在他们的共同操持下,福州船政局的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到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船厂因各种原因停办时,已先后成船三十四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三艘二千四百马力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制造的最大军舰。福州船政局以其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生存发展以至停办的经历,成为当时洋务运动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离开福州就任陕甘总督后,左宗棠一面加紧清剿农民起义,一面把他的洋务思想也带了过来。到西北之初,他就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兰州制造局是官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主要仿造一些铁枪铁炮、后膛枪炮等。最初的目的是为镇压农民起义生产武器,但在后来摧毁阿古柏统治、收复新疆的战争中,这些武器也让一些民族败类和洋人胆寒。可惜随着伊梨的收回,兰州制造局在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停办。这对于中国早期的军事制造业来讲,是个巨大的损失。

创建兰州制造局的同时,左宗棠还在西北创建兰州织呢局,引进机器治泾,筹备机器采金。他的这些行为使甘肃这个偏远的地区较早地发展起来了一些近代工业。可惜的是,左宗棠的这些工作全都以失败告终,但可以肯定,这不能全怪他。

四、收复新疆

收复新疆是左宗棠晚年的一大壮举,也是他人生乐章中最为辉煌的一篇。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初,中亚浩帘汗国军官阿古柏勾结几个民族败类,侵人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英吉沙、莎东、和田、阿克苏、库东和喀喇沙尔等城,宣布成立"哲德沙尔国”,自称"巳达吾来特阿孜"(意为洪福之王)。接着,对新疆垂涎已久的英、俄两国也借机加紧步伐,更加明目张胆地寻求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西部边唾出现危机的消传到北京,朝中一片大乱,因当时我国东部海防也正吃紧,便出现了要塞防还是要海防的争比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些重巨主张放弃新疆,把西征之晌作为东南海防之用。此时的左宗棠已年近花甲,但他凭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毅然站了出来,反对放弃新疆。在朝廷关于西北边防问题的讨论中,左宗棠全面阐述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和塞防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他驳斥了李鸿章把西饷用于海防的谬话,并强调塞防现在情况紧急,应优于海防,大力增加经费才对。与此同时,左宗棠还从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失去新疆后的严重后果。听了他的慷慨陈词,清廷最终决定收复新疆。而征战新疆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在了胆识、魄力和信心俱住的左宗棠身上。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三月,左宗裳被诏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第二年二月十六日,准备已久的左宗棠拨寨兰州。同年五月,从各地调拨的近一百营,约五六万人的队伍聚齐在兰州在左宗棠的作战计划中,首先要拿下乌鲁木齐,接着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北部,最后乘胜南下,一举收复全新疆。按照这一部署,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六月,左宗裳摩下刘锦棠及金顺部进驻阜康,并从那里出发,先后收复了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及玛纳斯等城,清军初战告捷。

这一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清军士气大振。可就在这时,英国却以调停人的身份站了出来,称阿古柏愿与中国相解,可作为属国,不必朝贡。左宗棠听到这一荒谬主张,立即予以驳斥,他揭穿了阿古柏"只请为属国,免除朝贡,只字不提归我故土"的险恶用心,并称南疆"地不可弃,兵不可?quot;。南疆的收复之战捉上了议事日程。光绪三年(公元1857年)三月,收复南疆的第二战役正式打响。仅仅几个月时间,左宗棠的军队便攻克了除俄国占领的伊犁之外的南疆所有重镇,新疆重又回到祖国怀抱。

以后的左宗棠又投入了武力收复伊犁的准备之中。后由于各种原因,他征战伊犁的夙愿未能实现。但正是有了他早期军事唯备的威慑,清政府与沙俄就伊犁问题的谈判最后才得以达成了公正的协议。从这点上说,左宗棠在伊犁回归中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至此,左宗棠作为一名封建官僚,基本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大业。此后,他虽然也偶有闪光之作,但相比起来,再役如此辉煌过。光绪十一年(公元1865年),清廷不顾全国的反对之声,同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左宗裳闻此消息,肝火上升,愤郁焦烦,病惜逐日加重。同年七月二十七日,悲愤交加的左宗棠不幸死于福州,一代名将就此陨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