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些能否作为认定蒋介石派宋子文“诱骗”杨虎城回国的依据呢?显然不能!首先,宋子文给杨虎城发的是询问电报,到底是“试探”还是杨虎城所理解的“同意”回国,缺乏判定的证据。而且这封电报中的“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究竟是宋子文自己的判断,还是奉了蒋介石的命令,从电文中也看不出来。还有,杨在无法判断宋子文电文真正用意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再做详细询问,也未向国内其他人咨询,更未直接请示蒋介石,就“贸然”决定回国,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其次,杨虎城到达香港后,无论是其行程安排还是所谓收到蒋介石的电报,都是宋子文转达或转交,都无法证实是蒋介石的意思。再者,虽然戴笠在软禁杨虎城的整个过程中“每日都向蒋介石发电汇报请示”,但究竟是蒋介石有意“诱骗”杨虎城回国并将其软禁,还是在得知杨虎城执意要“自行返国”的消息之后才决定将其软禁的,也不得而知。据沈醉的说法是:“当杨启程返国消息传来,蒋立刻电召军统首脑戴笠去南昌,当面指示办法。”也就是说,杨决定回国在前,蒋密令戴笠采取措施在后,显然无法证实事先“策划”一事。 而且,真正促使杨虎城下决心回国的关键原因还有待考察。据陪同杨虎城出访欧美的胡希仲在回忆中提到:接到宋子文的电报后,“大多数人认为国内情况不明,杨将军的安全没有保障,主张暂时不要急于返国。但李昆却极力主张杨将军早些回国。他认为蒋介石迫于社会舆论,一定会起用杨将军,宋子文的电报必定是蒋介石的意思。李昆是中共旅欧支部的负责人,在留学生中有一定威信,他的话很有诱惑力。杨将军曾对我说,李昆是代表共产党的,要尊重他。……双方争论不下,我又找杨将军单独谈。他说相信宋子文,对宋的电报毫不怀疑。……我说服不了杨将军,便想去说服李昆。李昆不仅不听我的建议,还以批评的口气说:‘杨将军回国对党和进步力量是有利的,你是将军的晚辈,更不应惹他生气,不要阻挡他回国的主意。’”由此可见,促使杨决心尽快“自动返国”的因素,显然并非宋子文电报一个。 为何搞清楚杨氏回国的原因对其“平反”至关重要呢?邵铭煌表示说:“他为什么回国,为什么被抓?如果不把这个弄清楚,就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拘禁到1949年。如果被抓有正当理由的话,有犯罪事实或行为才抓他,那拘禁就是合法的。如果没有的话,乱抓他就不对。”也就是说,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就无法认定戴笠拘禁杨虎城是否具有合法性,这成为“平反”的第二大障碍。 障碍三:说“蒋介石下令杀害杨虎城”缺乏证据 有关蒋介石直接下令或同意杀害杨虎城的说法,总结起来大概有三个版本: 版本一是杨翰本人的说法:“祖父的被害,无疑是蒋介石下令的。因为祖父被关押期间,蒋介石非常关心他的关押。在军统局的时候,戴笠给蒋介石都有单独的电报报告关押祖父的情况,电报我都找得到。1947年,祖父得胆结石做手术,在住院期间,保密局给蒋介石打了三份电报,连体温、手术情况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都给蒋介石有专报,足以说明蒋介石对祖父的关注。这与蒋介石是否下令杀害祖父有直接关系,对这么一个人,他最后的处理,保密局不可能不给蒋介石通报。就连祖父发烧多少度、体温多少都要报告给蒋介石,这个会不报吗?”因此,他认定“1949年8月24日,蒋介石亲自从广州飞抵重庆召开会议,决定了要在重庆把祖父和其秘书宋绮云两家六人秘密杀掉。当时是毛人凤到重庆传达蒋介石命令,要处决祖父。” 版本二是罗学蓬在其所著《红岩密档——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解密》的“杨虎城被杀真相揭秘”一章中讲到:“1949年8月,蒋介石偕毛人凤等由台湾飞抵重庆,一到重庆,就指示毛人凤将关押在集中营的政治犯择重要者杀掉一批。当毛人凤请示是否将杨虎城押送台湾时,他咬牙切齿,恨恨地说道:‘这种祸国孽臣,还留下干什么,早就该杀掉了!’毛人凤饬令西南特区清理积案,并对徐远举和二处行动科长雷天元说:‘总裁指示要将杨虎城杀掉,……不久张学良也准备干掉。你们要将过去所逮捕的共党分子择其重要者先杀掉一批。’”后来此说法还被演绎成了“1949年8月,蒋介石从台湾飞临重庆,指挥战事。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请示道:‘杨虎城如何处理?’蒋介石回答说:‘杀掉,早就该杀掉了。’‘那两个孩子(指9岁的宋振中、6岁的杨拯贵)怎么办?’蒋介石把桌子一拍说:‘留下干什么?’他还反复叮嘱,要把杨虎城解回重庆秘密杀害。”这也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第三个版本出自沈醉的《杨虎城被囚禁和被杀害的经过》一文,文中提到杨虎城是“在蒋介石亲自策划下被惨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