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乾隆皇帝名声远播的“十全武功”:乾隆十大战绩(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4、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平回部;

清代的“回部”系指今日居住在天山南部的维吾尔族。天山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围分布着片片绿洲,当地居民引高山雪水灌溉。早在汉武帝反击匈奴时,曾派张骞出使西域,清代所称的回部,即汉代的西域地区。清初“元太祖十九世孙阿布都拉依因为叶尔羌汗,以其弟分长吐鲁番、阿克苏、库车、和阗、喀喇沙尔、乌什、喀什八城。惟是时元裔势衰,回教势力日益强大,由和卓掌握政柄。噶尔丹兴起后,兼并回部,将其酋长阿布都实特囚禁伊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打败噶尔丹后,阿布都实特从伊犁投奔清朝,受到康熙帝的优遇,派军护送经哈密返回叶尔羌故地。至其子玛罕木特,因不服从准噶尔部,又被噶尔丹策零将玛罕木特及其二子布拉尼敦(博拉尼都)和霍集占拘禁伊犁,使所率部众数千人种地交赋。清军首入伊犁时,玛罕木特已死,布拉尼敦和霍集占被放出。因二人系回部首领,令其仍回天山南麓统率当地回民。

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时,布拉尼敦和霍集占乘机率领在伊犁种地的回民数千人逃回叶尔羌和喀什噶尔。清政府认为他们此举是为逃避战乱,因此积极进行招抚。乾隆二十一年,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已听到消息,知布拉尼敦和霍集占有叛乱迹象,并派副都统阿敏道率索伦兵一百、厄鲁特兵三千前去招抚。布拉尼敦本欲集合所部归附清朝,霍集占则因曾帮助阿睦尔撒纳叛乱,并以为清军初定准噶尔,无力南讨,不于此时独立,将永久受制于人。当时布拉尼敦对霍集占说:“我家三世为准夷所拘,蒙天朝释归,得统所部,此恩何可忘也?”霍集占反对说:“我方久困于准夷,今属中国,则又为人奴,不如自长一方。”霍集占还反过来煽动布拉尼敦说:“若听大皇帝谕旨,你我二人中必有一人唤至北京以为质,当与禁锢何异?莫若与中国抗拒,地方险远,内地兵不能即来,来亦率皆疲惫,粮运难继,料无奈我何。且准噶尔已灭,近地并无强邻,收罗各城,可以自立。”布拉尼敦受了霍集占的蛊惑。当阿敏道率索伦和厄鲁特兵行至库车时,霍集占关闭城门,并欺骗阿敏道说:我们关闭城门,是怕你带来的厄鲁特士兵骚扰,若将厄鲁特兵撤回,就开门投降。阿敏道轻信了这种谎言,命随行的三千厄鲁特兵撤退,仅带百名索伦兵入城,霍集占乘机将阿敏道及其所带士兵逮捕,不久又杀害了阿敏道,公开举起叛清的旗帜。

二十二年(1757年)年底,乾隆命兆惠为定边将军,车布登扎布为副将军,负责平定南疆叛乱。兆惠当时因沙喇伯特地方还有相当数量的阿睦尔撒纳叛军没有消灭,请求乾隆允许他和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彻底解决北路厄鲁特叛乱各部,待腾出手来后再进军天山南路,解决霍集占兄弟。乾隆遂改派兵部尚书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上万清军先向天山南路进军。其戡乱过程并非易事。

库车战役。二十三年五月,雅尔哈善所率清军前进至库车时,遇到叛军的顽强抵抗。库车叛军头目阿卜都克勒木是霍集占的心腹,率一千骑兵加上城内回众,依仗该城倚山而筑、地形险要,城墙又用沙土坚实密筑,清军大炮轰击不倒,因此抗拒不降。雅尔哈善命部下招降无效后,即命清军将库车城四面包围,随后发起攻击。霍集占得知库车被围后,率八千人马越阿克苏戈壁来援,清军在城南截击叛军,杀死援军上千人,霍集占也被打伤后逃进库车城。提督马得胜用挖地道炸城的办法,从城北一里处开始掘入,快接近城墙时,因雅尔哈善急于成功,竟下令士兵连夜点灯挖掘,被城中叛军发现,用水灌入地道,担任挖掘地道的士兵全部牺牲。雅尔哈善无计可出,只好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每日唯知饮酒,寄希望将守敌困死城中。新降清的维吾尔人鄂对提醒雅尔哈善防敌突围,主张在城西鄂根河和北山通戈壁处设伏兵擒敌,可惜未被采纳。数日后,霍集占果然乘夜黑从城西涉鄂根河逃走,丧失了活捉霍集占的大好机会。几天之后,叛军头目阿卜都克勒木也乘夜逃走,仅剩老弱妇稚出城投降。乾隆得知库车之役的结果,大发雷霆,将纵敌逃跑负主要责任的雅尔哈善、哈宁阿、马德胜和顺德讷四人处死,由定边将军兆惠全权指挥平叛。

叶尔羌之围。兆惠接到乾隆的命令后,率所部清军急速奔赴库车时,霍集占已退守叶尔羌。兆惠因此一路顺利,经阿克苏,该城首领颇拉特降;至和阗,其城主霍集斯以前曾擒获达瓦齐献给清军,当兆惠领兵到来,霍集斯立刻开城迎降,并招降了乌什城。乾隆闻讯,立刻宣布封霍集斯公爵,赏戴双眼孔雀翎。霍集斯之降,使乾隆陷入对平叛前景盲目乐观的歧途中,以为擒获霍集占指日可待。他甚至命令定边右副将军车布登扎布回游牧地休息,不必参加平叛。特别是乾隆得知霍集占率兵撤退时,随行人马仅有三千左右,叛军士气低落,沿途毁弃军器,宰杀马驼,怨声载道等情形后,更认为“贼党俱已离心,大功自可立奏”。他竟不顾天气严寒、清兵连续作战等不利因素,谕兆惠“桥梁虽毁,我兵或浮渡或拴筏无不可者。兆惠宜努力前行,乘回众离心,兆惠所率虽有上万清军,由于库车、和阗、阿克苏、乌什等城需分兵守卫,兵力已减去大半。乾隆却鼓励兆惠驱兵急进,甚至幻想会出现维吾尔人擒霍集占来献的奇迹。在这种急于求胜的思想指导之下,兆惠率四千清军行至叶尔羌时,终于陷入叛军重围之中。

十月初三日,兆惠率清军至叶尔羌城外。为对抗清军,叛军方面由霍集占守叶尔羌,布拉尼敦守喀什噶尔,以互相支援。霍集占将叶尔羌附近村庄人众粮草全部移进城中,还欺骗城中维吾尔人说,清军见人就杀,散布“伯克霍集斯已被杀”等谎言,以煽动叛军拼死抵抗。据兆惠估计,“城内厄鲁特、布噜特、伊犁回人有马者五千余名,步行人甚多”。叛军在人数上大大超过清军。叶尔羌城比库车城大几倍,四面有十二个城门,兆惠所带清军仅能围城一面。清军从乌什长途行军一千五百里来到叶尔羌,已人困马乏。至此,兆惠通过俘虏口中得知霍集占牧群尽在南山,因此派清军先夺取牧群。清军渡喀喇乌苏(译名黑水)河,仅过约四百人时,忽然桥断,大批叛军向清军进攻,过河的清军皆拼死战斗,并泅水退回。将领高天喜、鄂实、三格、特通额战死,兆惠所骑战马两次中枪死,本人脸部及颈胫负伤,被迫收军退回营地。霍集占率马步骑万余人把清军团团围住,清军扎营在黑水河边,因此是役又称黑水营之围。清军虽被围困,幸所携军粮可供两个月,兆惠因此掘濠结寨,固守待援。霍集占围住清军,布拉尼敦也从喀什噶尔率军赶来,企图一举歼灭清军。叛军首先决河水灌清军营地,兆惠则派兵挖渠,将水引入下流,并因此得以解决饮水问题,后又掘地得泉水。叛军一计未成,又生一计,在清军四面树起高台四座,向清军营地施放巴喇特鸟枪。清军安营林中,也搭起高台与之对射。叛军所射枪弹多击中树木,清军伐木做饭,弹药反而不缺。清军又在营地中挖出维吾尔人埋藏粮食二十余处,每处有米数石。军心较为稳定。霍集占率叛军久攻不下,双方相持达三个月之久。

乾隆从驻守阿克苏的办事大臣舒赫德处得知兆惠被围的消息,立即命令富德为定边右副将军,阿里衮、爱隆阿、福禄、舒赫德俱授为参赞大臣,“无论何队兵丁,惟择马力有余者作速前往,以尽快解兆惠之围。他把兆惠轻敌深入的失误算在自己身上,说“向来轻视逆回,乃朕之误”,“此盖数年以来,平准噶尔,降左右哈萨克、东西布鲁特,实为极盛之会,而默默中有此佳兵之警”,实事求是地作了自我批评。并封兆惠武毅谋勇一等公,赐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以鼓舞士气。

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初六,富德率兵至呼尔,遇到霍集占和布拉尼敦率五千骑兵截击。清军为解围而来,勇气倍增,无不以一当十,布拉尼敦被清军打伤,抬回喀什噶尔。但清军远道奔袭,马匹乏力,战斗到初九渐不能追击,恰巧在这天夜里参赞大臣阿里衮送马赶到,合军抵叶尔羌河岸。兆惠于围中听到数十里外枪炮大作,知援军赶到,趁夜选精兵千名,造云梯冲出营垒,杀死叛军上千人,与富德合军后,率余部还阿克苏休整。

清军抵巴达克山,霍集占授首。兆惠率军退回阿克苏,经过休整和补充军需,乾隆于二十四年(1759年)六月命令兆惠和富德两路并进,兆惠领兵由乌什取喀什噶尔,富德由和阗取叶尔羌。两路清军合计有两万人,在数量上占优势。霍集占兄弟经过叶尔羌之战,对清军的战斗力存有畏惧之心,听说大队清军前来,慌忙把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两城烧毁,胁迫大批人众逃往巴达克山。乾隆得知霍集占兄弟逃跑的消息,传谕兆惠令清军急速追袭,“以我马力有余,而逆贼等所携万众,杂以妇女童稚,行走即不能便利,多人亦易发生变化。我兵当恩威并用,或招抚,或离间,中途必自溃散”。以后的战事证明乾隆的判断和决策是非常英明的,此时的叛军已呈土崩瓦解之势。八月,明瑞率九百清军在霍斯库克岭与叛军六千相遇,清军奋勇鏖战,直前冲击,叛军人无斗志,纷纷越岭逃窜,富德等率清军一直追击到巴达克山部所属的叶什勒库勒诺尔山。清军一面发起进攻,一面树起招降大旗,广大维吾尔人众毕竟不甘心流落异国他乡,因此纷纷下山投降。霍集占起初还在山头拦阻,后来见大势已去,只好与布拉尼敦携余党几百人逃至巴达克山。清军“共计收获贼众一万二千余人,军器二千余件,驼骡牛羊万余”。

乾隆得知霍集占兄弟逃到巴达克山的消息,急命富德陈兵巴达克山边界,以武力索取叛军魁首。这时霍集占被杀,布拉尼敦被俘,但巴达克山人以“我回部经教,凡派罕帕尔子孙不得执送人为由”,抵制清军。乾隆因而敕谕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至我大国兵力,尔等当亦闻知,即平定准噶尔由于传说,若收复叶尔羌、喀什噶尔,逆贼数万众,望风奔窜,乃尔等目睹者。尔素勒坦沙宜中有定见,勿惑人言,将霍集占之尸与布拉尼敦送至军前,朕必厚加恩赏。”素勒坦沙汗面对清政府的外交和军事压力,于十月份交出霍集占首级,并说布拉尼敦尸首被人窃走了。至此,清军平定回部叛乱宣告取得彻底胜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