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中国史学史书录续篇(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史学史研究》 朱仲玉/刘节/曾庆 参加讨论

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
    本书有卷首识语,除了介绍本书的撰著过程外,还论述了自己对研究史学发展史的看法。大意谓:研究要以代表一个时期学术水平的著作为重点,分析其历史观点、内容特色、治史方法、史料运用、编撰形式等。还应开阔视野,考察其时代环境、史家思想与当时文化潮流的联系,恰当地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还应重视他们在哲学、文学等其他领域的建树。作者自己主观上就是这样做的。
    全书分三部分:总论,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上编,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下编,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三部分在书中的比重大致为18%、44%、38%,可见作者用力最多的是上编。总论部分是在有了上下编以后才写作的。
    总论一、“近代史学:跨世纪的历程”于论述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后,归纳出“近代史学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四条:1.近代史学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紧密,对推动近代社会的前进贡献巨大。2.近代史家向我们昭示了不断追求真理、开阔视野、把握机遇的成功道路。3.近代史学对于推进文化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4.史学研究成果的最后形式是历史著作。这四条对于今天的史学工作者是颇有参考价值的。
    上编主要论述了五位史家及其作品,即:龚自珍、魏源、徐继畲、夏燮、黄遵宪。下编主要论述了七位史家及其作品和邹容、陈天华、章太炎三位革命家。七位史家是:梁启超、夏曾佑、陈寅恪、陈垣、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
    本书上下编基本上是论文结集而成,虽然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并有总论系统地论述了近代史学发展历程中的若干问题作为全书的引子,引导读者对中国近代史学作鸟瞰式的观察,以求起到点面结合的作用,但是毕竟还有不少史学史上的问题没有论述到,所以本书仍然不能说是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近代史学史。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
    本书有前言,大意谓:本书是为历史系本科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学史而编写的教材,内容主要论述1840年至1949年前的史学发展情况。为了讲清近代史学的发展变化,适当地叙述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情况对史学的影响和社会思想变化对史学的影响。
    全书十四章,章目依次为:清代学术思想的演变与龚自珍魏源的“经世”史学思想,19世纪40-50年代中国人对外国史地的初步研究,社会矛盾激化下的忧患意识与边疆史地学研究,元史与辽金西夏史研究的新成就,清代文网渐疏后的南明史和当代史研究,西学的倡导与外国史研究的继续深入,新史学的酝酿,新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新史学观点、史著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梁启超、胡适的唯心史观,20世纪初新史学的发展。《清史稿》的编纂,十年内战时期纷纭变化的中国史坛,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繁荣,1930年至1949年前夕的史坛。章下分节,节下有一层细目。
    本书从第十章到第十四章,即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三十年,讲得十分详细,篇幅约占全书的一半,除了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李大钊、梁启超、胡适、王国维、顾颉刚、郭沫若、吕振羽、陈寅恪、陈垣、毛泽东、范文澜、何干之、翦伯赞、侯外庐、钱穆、蒋廷黻、吴晗等史学名家以外,还列举了上百个与史学有关的人物和他们的著作或论文,充分显示了这三十年中国史坛的风云变幻和激烈斗争。但是作为一部史学史,在讲述这三十年专门史研究蓬勃发展的时候,居然忘掉了当时出版的几部史学史著作,尤其是提到金毓黻时,只说他编写了简明的《中国史》,而不说他那部影响颇大的《中国史学史》,这未免是个极大的疏忽。本书校对工作也颇粗疏,人名多有印错的,缪凤林错成缪风林,邓之诚有一处错成邓之城,蔡尚思错成蔡尚恩,裴文中错成斐文中。
    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
    本书有约9000言的“绪论”,就本书的理论与方法作了四点说明,即:一、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二、关于中国近代的史学革命,三、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思想的发展阶段,四、研究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思想的意义与方法。作者认为,“史学思想属于历史学的理论层次”,“是史学实践的总结与升华,反过来又接受史学实践的检验并对史学实践起指导作用”。“一个时代的史学思想,是那个时代的史学与政治、哲学的交合点,政治和哲学通过史学思想影响史学的发展,而史学思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哲学思想的面貌和特点。”
    作者认为,中国近代的史学革命是与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民主革命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是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进程可划分为:十九世纪末是史学革命的准备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末是以资产阶级史家为主进行史学革命的时期;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是以马克思主义史家为主进行史学革命的时期。
    作者把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新史学”、实验主义史学和各种流派多元发展三个阶段。而与此相对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经过对社会史论战的反思后,认识逐渐统一,步调渐趋一致,同心协力地初步完成了中国近代史学革命的任务。
    本书正文分十章,章目依次为:“新史学”的形成及发展,“实验主义史学”的兴起,“古史辨”学说及其影响,“史料建设派”的思想与方法(上)(下),“历史研究法派”的史学思想,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史观述评(上)(下),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史学发展的动向。
    本书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学流派的介绍,从理论和方法诸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史学与中国民主革命相适应的发展历程。引用的资料比较丰富,全书脉络清楚,结构谨严,读后能使人对中国资产阶级史学革命的进程有一个轮廓的认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全书未完成“绪言”中所提出的中国近代史学革命全过程的论述。第十章所论述的时限,已是马克思主义史家为主进行史学革命的时期,可是书中却很少有这方面的内容。是否作者对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的第三个时期将另写专文或专书论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