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试论宋代史学的政治功利主义(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中州学刊》 王天顺 参加讨论

宋初一些人作古文追求意新语工,宗尚韩愈奇险的作风,欧阳修是不赞成的。他认为“道盛者文不难而自至”[24]。他把自己的古文主张施于史传的写作,提出了“事信言文”的质量标准。事信就是记载准确。欧阳修认为自己笔下称述的人物都是出处大节有过人者,事信就是他的史文贯彻“道”的一个方面;言文就是要剪裁,要凝炼、含蓄,足以传世。他用记录历史的严肃态度,为人写墓志。曾作《范文正公神道碑》、《尹师鲁墓志》、《杜祁公墓志》。范、尹、杜生前都是欧的挚友,其子孙皆不满意欧的文章略去了先人的一些事迹。欧阳修不惜反复申述自己的用意以求得理解。他有《与杜欣书》二通,其一云:“修文字简短,止记大节,其于久远,恐难满孝子意,但自报知己,尽心于记录耳。……然能有意于传久,则须记大而略小,此可与通识之士语,足下必深晓此。”[25]《论尹师鲁墓志》一文还讲到互见之例,在别人文中讲到的就不必重复等等。按史笔的规范要求,欧阳修的做法是对的。出自欧阳修之门的古文家兼史学家曾巩就理解欧阳修的做法。他有《寄欧阳舍人书》对欧阳修为其祖父作墓碑铭深表谢意。信中说“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在《南齐书·目录序》中发挥欧阳修“事信言文”的主张说:“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则必得其所言,而后能传于久,此史之所以作也。”对史传作品来说,什么样的“言”,才算“文”呢?我们由欧、曾等人的文论和他们的历史著作,约略可知:第一,作者内心必须充实着“道”,因为“道盛者文不难而自至”;第二,要剪裁,就是“书大节”,“存大体”,删去不必要的材料,所谓“大节”、“大体”也就是关乎“道”的行为和大事;第三,文字要朴素畅达。关于第二、三点,最好用欧、曾等人史著为例进行分析。但限于篇幅,不能过细。今取欧阳修《新五代史》为例概言之:观本纪,知其简约;观《唐六臣传》及论,知其剪裁匠心与论断义深辞畅;观《伶官传序》,知其文章腾挪跌宕之妙。上举数例未足以尽欧阳修史笔之美。总之,史文的改革和古文运动同时获得成功,与欧阳修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里再谈谈司马光。司马光是当世公认的纯儒,他的文论重道,自不必说。他的《资治通鉴》史笔优美,也是不待言的。作为政治家司马光,他论文更强调“用”。《答孔文仲司户书》说:“光昔也闻诸师友曰,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贵于有用,而不贵于无用。……孔子曰‘辞达而矣’,明其足以达意,斯止矣,无事于华藻宏辨也。”[26]《通鉴》叙事之文质朴流畅;史论读来更觉委婉亲切。张熙侯先生盛赞“《通鉴》合史学文学而成一家。”认为《通鉴》融录众史,浑然天成,又具剪裁之工,穿插之妙,故“读其文醇厚茂美,上下洽通,若机杼自成,而非自删节搭凑而来者,非惟可观,而又可颂。”[27]又说:“《通鉴》剪裁穿插,经营位置,诚不能出《左氏》规模之外,然而大段落墨,片片平直,既不肯掂斤播两,尤不为弄姿逞奇之文。故纪事而至《通鉴》,有江出西陵始得平地之观”[28]。司马光史文的基本特征是平实,这和司马光为人的谨重朴素是一致的。
    史文改革和古文运动一样,到宋代才获得最后的成功。史文简净平实,非常接近于当时的口语。这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的一大进步。
    缀语
    宋代史学的辉煌成就,是伴随着古文运动的成功而取得的。宋代的古文运动高标“文以载道”[29]的宗旨,史学家以斯文斯道自任,因而他们的史学带有鲜明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史学与经学(道)的合一,是宋代史家高度发达的主要因素,也是封建史学成熟的主要标志。因为“道”的权威地位的重新树立,是一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反复实践和选择的结果。到了宋代,封建的思想家才有能力用思辨的方法把儒家所设计的礼乐政刑(封建统治的模式)抽象为一种精致的哲学,这就是兴起于北宋中叶,发达于南宋的理学--后世称为道学。史学在北宋中叶以后,日益和“道学”结合,又是它渐渐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
    道统之说以理学家宣扬最力。理学思想浓厚的史学家论史尤重纲常名分,而无形中削弱了“通变”之旨。如著名史家范祖禹所作《唐鉴》就是这样:开卷即说李世民胁父起兵于太原(反隋)是“陷父于罪”;论李世民杀兄夺位,武后、肃宗称帝为“无君父之篡”![30]这种论调只是名分说教,并无历史认识价值,而理学家却大加赞赏。程颐认为《唐鉴》“自三代以后无此议论”[31]。从尹洙、欧阳修开创的师法《春秋》,励行惩劝的史学风气,到《唐鉴》往前跨了一步,以经论史,以史阐经,史学的理学化已显端倪。理学家以义理观史,以“穷理尽性”,论君臣之道,以天理性命论国祚兴衰。他们以擅发义理为职志而忽略史实,以至发展到轻视史学。其中以朱熹的言论最具权威性。他认为《左传》、《史记》这些典范性作品只是二、三等著作。说“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论《史记》、《汉书》等说:“迁、固之史,大概只是计较利害,范晔更低,只主张做贼底”。司马迁“说经世事业,只是第二、三著”[32]。朱熹本来把司马光当作道学传人之一,还认为他义理见识浅。如门人黄义刚问朱熹:“温公力行处甚笃,只是见识浅”时,答曰:“是”[33]。在南宋兴起的永嘉学派,讲求事功,重视史学,而被朱熹看不起,朱批评其代表人物陈亮说:“看史只如看人相打,相打有甚好看处?陈同父一生被史坏了”[34]。总之,在朱熹看来,绝大多数史书义理上都差。
    宋代史学的高度成就足以彪炳千秋,但自南宋中叶开始,道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渗入史学,史学界便缺少了北宋中叶史家的那种驰骋古今,深察世变肌理,勇于革新的恢宏气势。史学家停止了向新领域的探索和更高境界的追求,连史学固有的鉴戒作用也削弱了。
    注释:
    [1]见《孟子:离娄上》。
    [2]《史通·论赞》。
    [3]其说肇端于孟子,详参《尽心篇》。
    [4]《孙明复小集》二《集道堂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