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现代史 >

中共高干答:延安时期为何公认毛泽东为领袖?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人民网 汪建新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美国人谢伟思在1971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延安时,我常常向中国共产党的朋友们询问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公认的领袖。得到的回答是“他目光远大”。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汪建新,原题: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智慧
    毛泽东诗词意境高远、思想丰富,充满雄心、意志和勇气,既是应对奋斗人生的心路历程,又是化解现实危机的韬略智库。作为诗词艺术的瑰宝,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他对于前人诗词歌赋的深刻理解,更蕴含着丰富而又深邃的中国智慧。
    哲思入境
    智慧是一种由知识与智力、方法与技能、思维与观念、选择与评价等构成的综合能力。毛泽东诗词不仅沉淀了古代诗人遣词造句的语言技巧,更凝结了历代先贤广博深邃的思想智慧。比如,反映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诗词作品不计其数,很多作品洋洋洒洒,但《七律·长征》只有区区五十六个字,字字珠玑,高度浓缩,堪称典范。它不仅生动表达了毛泽东的浪漫情怀与磅礴气势,而且充分体现了长征的波澜壮阔与精神价值。《七律·长征》显示了中国文字表情达意的神奇曼妙,表现了毛泽东写诗填词的深厚功力,更体现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攻坚克难、绝处逢生的中国智慧。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毛泽东是“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毛泽东真正做到了质朴与机智的完美结合,这似乎与中国哲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特点相吻合。在诗歌创作方面,毛泽东除了依托古典诗词的深厚底蕴外,还掺入了许多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并能将其与现实经验相结合,从而确立了自己的社会理想、道德信念、人生哲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性格特质。
    美国人谢伟思在1971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延安时,我常常向中国共产党的朋友们询问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公认的领袖。得到的回答是“他目光远大”。毛泽东目光如炬,善于从时间和空间的宏观全局上审时度势,具有谋划大局、创造大局、驾驭大局的过人胆略。最能反映毛泽东大时空观的当属《沁园春·雪》了。毛泽东大笔写意,他眼中的空间场景是无垠的宇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这是多么寥廓的世界。而他眼里的时间流转则是由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英雄人物贯穿起来的,这是何等雄奇的历史。
    庄子入魂
    毛泽东诗词给人的印象总是纵横捭阖、气势恢宏。不管是写自然景观、写动物姿态、还是写社会实践,都充分表现出毛泽东的宏大气魄和阳刚之气,深刻揭示出事物和人物的内在本质,折射出美学和哲理的绚丽光芒。究其原因,不能不说到庄子对他的深刻影响。1906年,少年毛泽东写了一首《井赞》:“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首诗的语言很稚嫩,但毛泽东试图借此表达对私塾教育封闭刻板的不满,其用意与庄子讲的井底之蛙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秋水》指出:“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毛泽东自幼就不愿意变成那种视野狭窄、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
    要弄清庄子对毛泽东诗词的影响,分析毛泽东如何灵活运用庄子所创造的鲲鹏形象,就很能说明问题。《庄子·逍遥游》描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说他读过一本名叫《齐谐》的志怪书籍,说鲲鹏从北往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塑造鲲鹏的本意是,即使是这种横空出世、绝云气、负青天的神鸟,也要凭借空气的浮力才能高翔远举。
    毛泽东诗词当中,多次出现鲲鹏意象:《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鲲鹏击浪从兹始”;《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