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images供图 (署名除外) 本版撰文/刘黎平(署名除外) 若说《聊斋志异》里讲得最多的动物,那肯定是狐狸,而且是狐狸精,不过,表面上讲的是狐狸,实际上讲的是人。狐狸只是一层猎奇的皮,里面充满的是人的本质,算不得是真正的动物。 蒲老师的兴趣主要还在人类社会,不过,偶或也会用短小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动物世界。这些大小动物,讲义气、重友谊、有策略、不苟且,在动物本能行为的背后,也有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蒲松龄笔下的“动物世界”。 重情重义 大雁含金向猎人赎妻 老鼠与蛇抢同伴尸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种说法用在蒲松龄笔下某些动物身上,是不妥当的。蒲老师一位名叫杨天一的朋友说,曾看见两只老鼠外出,其中一只被蛇吞掉了,另一只愤怒地盯着吞掉其伙伴的蛇,但又慑于蛇威,不敢上前。蛇吃得饱饱的,“蜿蜒入穴”,才进去一半,老鼠就上来咬蛇尾巴。蛇转身出来,老鼠又跑掉,等蛇再入穴,勇敢的小老鼠再次跑上前去咬蛇尾。此时的蛇,因为腹中有食,行动不够敏捷,所以怎么也追不到老鼠。如此三番五次,实在不堪其扰,没奈何,只好“吐死鼠于地上”。活着的老鼠上前,嗅着同伴的遗体,似在哀悼,然后衔着它走了。 敢于从蛇口抢同伴遗体,算是一只义鼠了,当时就有一个叫张历友的人为此点赞,写了一篇《义鼠行》,蒲松龄把它记入《聊斋志异》第十三卷,名曰“义鼠”。 以上是关于同伴的故事,还有一篇动物夫妻的故事。《聊斋志异》第十六卷有故事曰“鸿”。天津有位猎人捕获了一只雌鸿,雄鸿不离不弃,一路跟到猎人家里,“哀鸣翱翔”,到黄昏时才离开。第二天大早,猎人一出门,就看见那只雄鸿又来了,并跑到他脚下,伸长脖子,一俯一仰。没一会,雄鸿居然从嘴巴里吐出半锭黄金。 猎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哥们是来赎老婆的。”于是,他将雌鸿放出来。夫妻团聚,高兴得徘徊一阵后,比翼高飞而去。猎人拿了黄金去金铺称了一下,居然有二两六钱多,比一只鸿还要值钱。 蒲松龄大为感慨地说:“禽鸟何知,而钟情如此!”也难为了这位鸟丈夫,赎妻心切,不知从哪儿筹集了这么一锭黄金,也是蛮拼的。 复仇故事 虱子鹳鸟复仇 三年未晚 在《聊斋志异》的“补遗”中,有这么一则奇特的虱子复仇故事。有一位乡民,偶然坐在树下,发现一只虱子,就用手捏住它,又用纸裹住,然后塞到一个树洞里,“片纸裹之,塞树孔中而去”。 过了两三年,此人经过当年塞虱子的那棵树,亏他记性好,居然还记得两三年前他在树洞里塞过一只虱子,就顺道往树洞里一瞧,那张纸竟然还在。他很惊讶,就从树洞里掏出那张纸,打开,发现虱子还在里面,已经薄得像麦粒上的皮屑,“虱薄如麸”。乡民将虱子放在掌心,仔细观察,结果没过多久,就觉得手心奇痒,而虱子的腹部却渐渐隆起。乡民将虱子扔了,回到家中,手掌居然肿胀得如果核,过了几天,人就死了。 虱子复仇的故事有点诡异,可信度有多大呢?至少从卫生角度而言,这个故事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虱子是一种能通过吸血传播疾病和病毒的动物,那位乡民这样接触虱子,是很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当时医学不够发达,事后不经消毒处理,丧命也有可能。 同样是在《禽侠》的故事后面,还附着一篇鹳鸟复仇的故事。话说在济南,某日有一只鹳鸟飞过,这可能是只鹳鸟妈妈,口里衔着鱼去喂小鹳鸟。有一名士卒见了,便搭弓射箭,将其射落。路边人都劝士卒:这是只哺育幼子的鸟妈妈,拔出箭来放它一条生路吧。士卒没有答应。这只鹳鸟妈妈为了孩子,坚强地带着身上的箭飞走了。 后来,济南的城头上多了一道奇特的景观,一支身上带箭的鹳鸟妈妈在这里往返飞翔,持续有两年多。 有一天,这位士卒坐在辕门下,忽然看到天空中落下一支箭,抬头一看,正是从那只鹳鸟妈妈身上落下来的,估计是伤口已经愈合,箭就自动脱离了,“鹳过,矢堕地”。士卒很好奇,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箭,还惊叹了一句:“这支箭居然还和原来一样。”这时,他忽觉耳朵痒,就拿起箭,将箭头放进耳朵挠痒。正在这时,外面刮起大风,风将辕门关上了,辕门因此撞在箭上,倒霉的士卒被箭贯耳穿过脑袋,一下就死了,“触矢贯脑,寻死”。 这本来是小概率事件,可信度不知如何。然而,关键的不是鹳鸟寻仇,而是这位清朝的大兵实在缺乏安全意识,箭本是军用武器,怎么能当耳挖子用呢?自己把命玩没了,怪不得鹳妈妈。 求助人类 大象求神箭手保护 赠以象牙作为报酬 大象虽然不是兽中之王,但兽中之王从来不敢欺负它。然而,在蒲松龄的笔下,大象也有天敌。广中地区有一猎人,是神箭手,有一天在山上小憩,睡梦中被一只大象用鼻子卷走了。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进入了大象部落,心里正想着自己能否活命的时候,却见大象们集体向他跪拜,似有所求。猎人正纳闷间,又见大象瞧瞧树顶,再瞧瞧他。懂兽语的猎人,爬上树巅。 不一会,树丛中出现一只神兽,名曰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狻猊便是龙妈妈的第五位公子,能吃虎豹,似乎大象也在它的食谱上。大象见了神兽,居然“皆伏”,没有一只敢动弹。狻猊选择了一只肥象,正要吃,猎人从隐蔽处射出一箭,好像还是一支重量级的弩箭,果然好身手,将神兽一箭毙命。大象们感恩戴德,除了对着神箭手“拜舞”,还牵着猎人的衣服,让他坐在象背上。到了一个地方,大象用脚刨开一个洞,里面有啥?“得脱牙无算”,得到很多大象脱落的牙齿。 原来,大象感恩,要送神箭手牙齿。猎人拿了牙齿,大象又背负着他,一直送出森林。 这是一个动物感恩的故事,猎人救了象群,象群以宝物相赠,人与自然互利互动的关系,通过这个故事形象地显示出来,值得学习。 行侠仗义 猛禽为鹳报仇 上演猎蛇传奇 飞禽界似乎并非都是以强凌弱,它们也和人类一样,有一些武侠式的鸟类来为弱者打抱不平。蒲松龄说,天津某处寺庙的屋檐上,有鹳做的窝。某年,窝里的小鹳鸟刚刚长毛,就被庙里的一条巨蛇给吞了。鹳爸爸和鹳妈妈为此哀鸣数日。 过了三年,鹳鸟以为大蛇应该走了,又来屋檐下搭巢生子,没想到,那条可恶的蛇又来了,鹳爸爸和鹳妈妈吓得飞走了。一会儿后,天空中忽然飞来了一只大鸟,展开翅膀,把太阳都遮住了。这位禽类大侠果然武功非凡,轻功和出击速度都很了得,“乃一大鸟,翼蔽天日,从空疾下,以爪击蛇,蛇首立堕”。鸟大侠出手迅捷,一下子把蛇脑袋给打断了。 原来,鹳爸和鹳妈是搬救兵去了。惩罚了恶蛇之后,鸟大侠也不求报酬,拍拍翅膀,不带走一片云彩,高飞而去,鹳鸟爸妈感激地送了好远。此时的鸟巢,已经坠地,巢中两只小鸟,一死一生。好心的僧人将鸟巢重新放到屋檐下,鹳鸟父母将存活的鸟宝宝抚养长大后才搬走。 蒲松龄一向有侠客情结,他点赞这只路见不平的猛禽,称其为“禽侠”。 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有多高呢?记者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发现有一种叫蛇鹫的鸟类,长得不是很威猛,但一爪拍下去,几乎将一条蝮蛇打成肉酱,令人惊讶。可见,鸟大侠还是有依据的。 责编:王敏 打印收藏纠错 参与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点此查看新闻表情排行榜»(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