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唐纵就将宴请林彪的情况向蒋介石作了汇报。蒋介石听了,对唐纵说:“你们这样做好,叫雨农(戴笠)也请请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也易发生变化。张国焘在中共干了那么多年,地位那么高,最后也变了,说不定林彪也会变的。我的学生中,林彪的军事才干是非常突出的,你们对他在重庆的活动,应多加注意。有重要情况,要及时告诉我。” 据伍云甫日记记载,林彪到重庆后,活动比较多,除国民党一些要人不断来看他外,他也常出去看望国民党要人、同学、熟人,有时,也去游览朝天门、歌乐山等风景名胜。 与蒋介石的第一次会谈不欢而散 1942年10月12日,曾家岩50号周公馆接到国民党方面的通知:蒋介石于13日会见林彪,请中共方面做好准备。 10月13日,林彪、周恩来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进入曾家岩德安里101号蒋介石的办公室。林彪看见蒋介石,走向前叫道:“校长,你好’” 蒋介石握住林彪的手说:“林彪,你是我的学生,我欢迎你到重庆来。” 双方坐下后,林彪对蒋介石说:“毛泽东先生本拟亲自来见校长,因身体有病,行动不便,无法前来,待恢复了健康后,再来重庆与你会晤。” 林彪话音一落,蒋介石连忙问;“你这次来渝,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我?” 林彪说:“我们接到校长的电报后,毛先生即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专门讨论,还约我商谈数次。毛先生托我转给委员长的意见主要有三点:抗战建国、国内统一团结及对校长的期望。”接着,林彪将上述三点意见一一转告了蒋介石。 谈到国共团结问题,林彪记起毛泽东的嘱咐,想多谈几句,便说:“毛先生要我转告校长,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应彼此接近,彼此相容,彼此打成一片。这三个彼此,已成为我党的普遍共识,也写进了公开发表的宣言,并已成为全党所一致遵从的、不可动摇的行动准则。这一原则,不但现在不能动摇、违背,将来也是如此。我们对校长个人也是如此,不但现在拥护,将来也必拥护。” 蒋介石对这段话很感兴趣。他问林彪:“是真拥护,还是假拥护?” “当然是真拥护。” 周恩来接过话说:“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战,我们是坚决拥护的。对此点,我们今天当面对委员长这样讲,在我党的会议及广大人民群众中,也是这样讲的。” “那好!”蒋介石面带笑容点头称是。 林彪又说:“国共两党的分歧问题,外传主要有两点:一是主义,二是党的问题。实际上,这两点皆可趋于一致,因为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均具有一个共同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我认为,只要国共两党不采取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而能认识救国之需要,趋于救国之目的,自然能达到一致。” 对林彪谈的这一点,蒋介石不赞同。他马上拦住说:“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与三民主义完全是两码事,怎么能趋于一致呢?” 林彪说:“我们共产党人是这样认为的。” 蒋介石皱着眉头说:“你们看法不对。” 林彪接着讲:“我们党的名称虽为共产党,实际上是个救国救民的政党。过去我们党制定的十大纲领,其核心就是外求民族独立,内求民权平等和自由民主。这一步实现了,我们党在现阶段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将来的社会条件如何,是否需要社会革命,那是将来的问题,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