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毛泽东1942年为何催促林彪回延安:怕夜长梦多(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史博览 佚名 参加讨论

    林彪与蒋介石的第三次会谈
     林彪、周恩来将第二次与蒋会谈的情况电告毛泽东后,毛泽东马上以中央书记处的名义给他们回电,告知下次与蒋介石会谈,可提出如下四条要求:
     一、在蒋承认中共合法条件下,可同意国民党到边区及敌后办党;二、军队编为4个军12个师,包括新四军在内;三、边区改行政区,人员、地境不动;四、黄河以南部队北移,目前只做准备,不能实行移动。此乃完全为事实所限制,绝对无法移动。
     林彪、周恩来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立即作了研究,并于12月24日在张公馆与张治中举行了约1个小时的会谈。“四条要求”遭到国民党方面拒绝,会谈仍未取得任何结果。
     由于与蒋介石的谈判毫无进展,周恩来考虑甚多。林彪从苏联回国后,对改善两党关系虽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却一直无什么进展,这对国共合作及抗战是不利的。林彪到重庆的时间已不短了,应该利用他“抗日名将”的身份,争取与蒋介石谈出一点成果来。
     甚于上述考虑,1943年1月21日,周恩来以个人名义致电毛泽东,说将向国民党方面提出两条意见,以结束这次旷日持久的谈判:其一,说明我方“四条”与国民党方面精神相合,只军队数目和移动时间有距离,如不同意,要他们提方案,由林彪带回延安;其二,向他们要方案。2月8日,周恩来收到毛泽东复电,同意他提的第一条意见。过了几天,毛泽东考虑林彪到重庆谈判颇不易,如果双方一点也不让步,此次谈判将毫无结果。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的诚意,中共中央决定以退为进,再作进一步的让步。
     3月28日,林彪、周恩来与国民党的参谋总长何应钦会面。双方一坐下,何应钦就讲国共摩擦问题,并将摩擦的责任都推到共产党一方,对国共谈判的问题基本未提。
     林彪看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现时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便向何应钦提出要回延安去,并希望在离开重庆前与蒋介石再见一次面。谈完之后,林彪还向何应钦提出,希望国民党方面发给他返回延安的“护照”。
     何应钦当即表态说:“此事将由张治中将军答复你们。”
     林彪在重庆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毛泽东颇感失望。3月30日,他致电林彪和周恩来,提出周恩来回,林彪留下,或周、林均回,但仍需向蒋介石提出见一面。蒋如不见,则林彪独回延安,留在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愈少愈好。
     时间一晃到了6月份。6月4日,张治中约林彪、周恩来会面。见面后,张治中说:“何应钦总长讲,前方摩擦正在继续,谈判须搁一搁。谈判期间出乱子不好。”
     周恩来知道,这是蒋介石的意思,绝不是何应钦的意见。他郑重地向张治中指出:“谈判暂搁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但谈判中蒋介石委员长所提的原则,我们都已接受,而我方所提四点,仅在时间、数目上与你们有点距离,现蒋委员长要搁一搁,我们决定林彪回延安,如要谈可再来。”
     当天,张治中将林彪要回延安的情况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觉得,林彪来重庆的时间不短了,虽然两党此次未谈出什么结果,还是应该见见他。
     6月7日,蒋介石在曾家岩德安里103号宋美龄住所会见了林彪、周恩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