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安亭事件”:张春桥的一场政治赌博(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张春桥也曾担心“坐班房”
     上海市委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发了专门文件,要各单位对回厂工人“表示欢迎”,不要对他们指责,乱扣帽子。但是更大的风波又出现了。
     11月13日早晨,张春桥的心腹、原市委写作班子支部书记徐景贤找到张春桥,说黄金海等带领的那批造反队员不肯回厂,集中在文化广场,要求和张春桥谈判。张春桥同意。
     市委得知张春桥要谈判的消息后,立即召开了常委会,张春桥也参加了。会上,市委对“工总司”可能提出的要求做了预想,一致的意见是不能承认这种跨行业的全市性的所谓的革命群众组织;也不能承认在北站强行登车、在安亭卧轨拦车是革命行动。会上,张春桥也没有表示任何不同意见。
     尽管如此,市长曹荻秋对张春桥以往的阴阳怪气仍有所警惕。所以在会议进行当中,他给北京当时主持中央书记处常委工作的陶铸打电话,汇报了市委处理“工总司”问题的意见,并请中央指示。在获得了陶铸的肯定后,曹荻秋一边听电话,一边作记录,又特地叫张春桥直接听了一遍陶铸的指示,免得他日后又不认账。
     张春桥接过电话,向陶铸表示要按市委的意见办。
     下午2点,张春桥来到文化广场,与潘国平、王洪文、首都红卫兵和交大代表十余人谈判。张说自己是中央文革派来的,执行的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话头一转,说陈伯达给安亭车站的电报是在听了上海市委的片面汇报后发的,是受骗上当。他说自己这次到上海,到安亭车站,接触了大量造反工人,亲自听了他们的“控诉”,看了安亭车站现场,才了解了全面的情况。他表示,回北京后,一定向陈伯达说明他所看到的情况,相信他们对此会有一致看法。
     王洪文向张春桥提出五点要求:一、承认“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是革命的合法的组织。二、承认“11·9大会”以及被迫上北京是革命行动(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应派少数代表——此句是张春桥加上的,笔者注)。三、这次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华东局、上海市委负完全责任。四、曹荻秋必须向群众作公开检查。五、对“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今后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方便。
     张春桥在上面签了字。来到广场上,宣布说:“大家在这里等了很久,刚才在这里跟你们总部的同志商量了一些问题,现在说明一下头一个问题:一、就是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是否是一个革命的合法组织?我认为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是一个革命的合法的组织。二、11月4日的大会后,有人到北京去控诉,这是一个什么性质?我说这是一个革命的行动。在这个问题上,我要讲一点意见,以后在这种问题上,碰到这个问题,无论是工人和农民要派代表上北京去,因为集体去会影响生产。三、现在这个事情造成的后果,你们代表提出这个责任应由上海市委和华东局负责,我也同意这个意见,我声明市委昨天已发了通知,你们回去后受到指责和刁难,工资照发,如果刁难你们是错误的。你们可以知道市委有这个通知,你们回去但不能保证不受围攻,我觉得凡是要搞革命的人就不怕,采取这个态度,问题就好解决了。四、要求曹荻秋同志公开向群众作检查,这个要求我同意。有的同志关心我的安全问题,我到这里来没有怀疑,我不是把你们当坏人,如果你们都是坏人,我就不会一个人到安亭去了。曹荻秋同志的安全问题,我希望有理讲理。曹荻秋同志一次检查不行,还可以来第二次。五、对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提供方便,这一条我同意,我想提一点意见,就是咱们工人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要像那些组织,汽车、录音机、照相机,我们尽可能少用一些,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这“五项要求”的传单,飞快地传遍了上海。
     张春桥为何这么快就改变了去安亭劝阻的初衷,并“先斩后奏”地做出了与中央不一致的决定呢?他不动声色的外表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波澜呢?
     近几年有人采访当年上海“工总司”副司令潘国平时,从中多少可窥见一斑:
     潘国平对采访者说:“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徐景贤到巨鹿路工总司来找我,他那时是市委写作班子的人,给我的印象有一些书生气。他说张春桥让他来了解我们有什么要求。我对他说了一串话,他边听边记,最后说归纳起来无非是五条,回去向春桥同志汇报,还说下午张春桥在文化广场会见我们。那天王洪文没有去,有些书上说他也去了,不符合事实。下午在文化广场会议室,张春桥说今天来就是谈书面协议问题。徐景贤就把他写的东西拿出来,我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还誊写了一遍,张春桥在上面签了字。我说你是不是要见见群众,张说好,就又到前台与工人见面。我把五条宣读了一遍,其中包括承认工总司是革命的合法组织,工人被迫北上是革命行动,其后果全部由华东局、上海市委负责,曹荻秋必须公开检查,对工总司今后工作要提供方便。”
     记者问:“是不是张春桥当时还在五条上加了一些内容?”
     “是的。张春桥在第二条上亲笔加了一句: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应派少数代表。安亭事件到此告一段落。应该说,张春桥在这一事件中是一次政治赌博。事后张告诉我,来上海之前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找过他,方针是不能妥协。他的任务就是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否则回去无法交账。他还说我在安亭要挟他,一步步逼他。因为当时中央常委的决定是不支持我们的,而张春桥却是支持了我们。这对张的整个政治生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张对我说,他是冒了杀头的风险来支持我们的。在他签字的时候,他的依据也只是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这一条。他签字以后把这个五条汇报给中央。当时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毛泽东的书房里开,陶铸说,怎么可以先斩后奏?在陶铸向毛泽东汇报之后,毛在文件上写的是:‘春桥同志的处理是正确的,总是先有事实,后有概念,可以先斩后奏。’张春桥这一着棋,深得毛的赞同。这是粉碎“四人帮”后讽刺张春桥的漫画在陶铸被打倒之后,张春桥对我们说的。”
     张春桥深知“安亭事件”的复杂性,稍有闪失,就有可能殃及全盘,押错了宝就可能摔下政治舞台。事后他曾对王洪文说:“对‘安亭事件’的处理,中央是有争论的,我参加了。陶铸是反对的。陶铸叫我来,就是想把工人由安亭撤回去。中央对此没有决定,我是提着‘颗郎头”(上海话,脑袋的意思)签字的。我想过,可能弄不好坐班房,真想不到以后主席肯定了。……处理这件事,要么立一大功,要么犯一大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