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刘少奇潜伏白区:危难之际成功恢复满洲党组织(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是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1929年7月10日爆发了“中东路事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刘少奇前往哈尔滨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刘少奇经过深入调查,耐心听取各方面情况汇报后,肯定了三十六棚(即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的代称)工人斗争的方向。在他的主持下,市委统一思想,赞同共产党员郭隆真和三十六棚工人的提议,先发动和组织中东路工人的怠工斗争,逐步发展政治斗争。工人们的正义斗争,迫使铁路当局答应失业工人的要求,工人斗争取得了新的胜利。正当刘少奇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迅速发展时,党内在支持工厂委员会和反对工业维持会问题上产生了干扰。刘少奇又及时领导了反对干扰的斗争。他指导工人成立了三十六棚总工厂委员会,并对在反动路局扶持和操纵下,干扰、破坏失业团掀起复工运动的工业维持会的丑恶面目,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最终,工人取得了复工的胜利。
     刘少奇在中共满洲省委前后工作了八个多月,以“拓荒者”的姿态打开了满洲党组织工作的局面,出色地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他的使命。
     ■在“黄色工会”问题上坚持正确主张,不迷信权威,不畏惧压力,敢于与“赤色职工国际”争论
     1930年6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担任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去苏联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在会上作了《中国职工运动》的发言,并当选为第五届“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局委员,会后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
     关于对待“黄色工会”的策略问题,刘少奇与“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发生了争论。由于“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不顾各国实际情况,根据当时德国职工运动的经验,要求其他国家一律在“黄色工会”里面搞赤色反对派,变“黄色工会”为“赤色工会”。而刘少奇认为:中国情况与德国不同,“黄色工会”力量强大且合法存在,“赤色工会”力量弱小且不能合法存在,在“黄色工会”里面搞赤色反对派不现实,也不可能。他主张“赤色工会”的会员可以加入“黄色工会”,利用“黄色工会”的合法存在来进行我们的工作,广交朋友,争取“黄色工会”中的下层工人群众。但是,刘少奇的正确主张却被“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指责为“反决议”,并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少奇仍坚持自己的主张。1931年夏,他在给“赤色职工国际”的报告《最近中国职工运动、国民党工厂法、工会法与赤色工会目前的任务》中,再次表述了他对中国职工运动策略问题的看法。
     当年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杨尚昆在回忆中指出:“少奇同志对扣给他的‘帽子’,一直胸怀坦然,从不放在心上。这显示了少奇同志具有不迷信权威,不畏惧压力,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德。”
     ■在任中央职工部部长期间,坚持正确的工运策略,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坚决斗争
     1931年秋,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后被任命为中共临时中央职工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这时正值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也是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盛行时期。在工作中,刘少奇同以“左”倾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临时中央产生严重的意见分歧。
     1932年1月底,为反抗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支援蔡廷锴、蒋光鼐率领的第十九路军抗战,上海市总工会组织全市工人实行总罢工。在关于工人罢工斗争的方针问题上,临时中央认为当时工人斗争形势是进攻的,提出将这次沪西工人罢工斗争发展成“大规模的总同盟武装暴动”。刘少奇在组织罢工的实际工作中看到,工人既没有武装,力量也没有成熟到可以举行总同盟武装暴动的程度,因而提出工人斗争形势应该是防御的反攻的。对此,临时中央认为刘少奇提出的方针是“取消派的罢工斗争方针”,从而遭到临时中央的坚决反对。但是刘少奇仍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沪西工人的大罢工斗争,并亲自予以指导。 在这期间,刘少奇还撰写了《罢工策略》、《批评“退出黄色工会”的策略》等多篇文章,阐述他对国民党统治区工人运动的策略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