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刘少奇根据实际斗争情况提出的正确策略方针,却遭到临时中央的严厉指责和批判,并于1932年3月14日被撤销了中央职工部部长职务。 对于刘少奇在白区工作的正确主张,1941年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在国民党区域工作中“正确的领袖人物”,“刘少奇同志的见解之所以是真理,不但有当时的直接事实为之证明,整个‘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执行时期的全部结果也为之证明了。” ■薄一波曾说:刘少奇在北方局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但他“创造了党在白区工作中前所未有的成绩” 1936年初,刘少奇抵达天津,开始以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身份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工作。由此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为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实现政治策略转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阐明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的正确策略思想。刘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后,他对华北党组织的状况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强调要转变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不适应抗战需要的工作路线,首先要肃清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明确提出华北党组织的任务和工作方针是准备自己,准备群众,为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而战。为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撰写30多篇文章、报告及党内通信,阐明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的策略思想。 二是在实际斗争中,刘少奇领导北方局积极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做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给以正确的指导。例如,1936年3月31日,北平学联党团为悼念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并折磨致死的爱国学生,举行“抬棺游行”活动,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刘少奇得知此事后,于4月5日写了《论北平学生纪念郭清烈士的行动——给北平同志的一封信》,严肃地批评这种冒险主义的行动,要求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充分利用公开的合法方式,团结更多的群众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来。这封信对纠正学生运动中“左”的偏向起了很大作用。 三是积极进行国民党统治区党组织的恢复、整顿和重建工作。刘少奇首先对北方局进行组织调整,把支持正确路线、熟悉北方党组织情况的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林枫及彭真等调到北方局工作。同时,根据中央指示改组北方局,刘少奇任书记。他着手对河北省委所属的党的地方组织进行恢复和整顿。 四是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春,在中共中央统一部署下,刘少奇通过华北联络局系统,派代表赴南京同国民党代表进行初步谈判,争取国民党最高当局联合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他领导北方局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华北地区局势,支持西安事变向着有利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方向发展。 对于刘少奇在北方局的工作,长期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和战斗的薄一波曾指出:刘少奇在北方局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但他“创造了党在白区工作中前所未有的成绩”。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