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近代史 >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国民党盲目乐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土八路”转为正规兵团
    通过组建和整编,中共军队野战军共有24个纵队和相当于纵队的师、11个旅和相当于旅的师,共61万余人。地方军划分了34个三级军区、113个军分区(其中11个由独立旅或警备旅兼),51个独立旅(师)或警备旅、5个骑兵师(旅),连同后方机关共66万余人。合计127万余人。
    相比起来,中共军队的装备比较落后,基本是在抗日战争中缴获的日伪军步兵武器和少量火炮。在部队组成上,步兵为主要作战力量;炮兵方面,纵队属以上炮兵(不含旅、团队属)有14个团、17个营和38个连;工兵有少量连、排分队;装甲兵只在东北有一个战车大队,各型坦克20辆,装甲车、汽车、牵引车共40辆,战斗力弱小;海军、空军则是全无。在兵力部署上,中共军队以华东地区兵力最为雄厚,西北地区较为薄弱,发展最快的则是东北地区。
    在兵力分布上,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7大战略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总兵力2.8万人;晋绥军区总兵力5万余人;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27万余人,野战军有第2、第3、第4、第6、第7五个纵队;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总兵力42万余人,其中山东野战军有三个纵队,华中野战军有三个纵队又两个师作为机动部队;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34万余人,其中野战部队有三个纵队和两个师;晋察冀军区总兵力22万余人,野战纵队四个;中原军区总兵力5万余人,野战纵队两个。
    抗战前,国民党军队常将几个师临时组成纵队进行作战。在红军方面,短时间内也曾以纵队作为军下面一级单位使用。抗战时期,八路军曾短期编组过第1至第5纵队,均为军级,但并不适应分散的游击作战,遂撤销。抗战结束后,遵照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扩兵与编组野战军的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各部纷纷组成师、旅或纵队一级的正规部队。
    一言释之,纵队的地位要高于旅(师),在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部队的不断增加,以及为适应军事战略和作战形式的变化,即由“土八路”的游击战转为正规兵团的运动战,就需要编组更大编制和级别的野战兵团,能够在本战略区甚至能调至其他区域实施机动作战,再加上要避免与“八路军”“新四军”这样熟悉的“军”的番号混淆,就使用了“纵队”一词作为基本战役军团的编制单位以示区别,而不是直接使用“军”的番号和编制。
    在纵队的番号上,各大战略区因各自为战,自行命名,所以并没有在全军范围内统一。按照数字序列,都是从小的数字开始,所以,如几个战略区都有第1纵队、第2纵队等。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都没有“第5纵队”,看来那时对这个颇有内涵的番号还是相当忌讳的。在后来的发展中,有的军区的野战纵队都排到了第15纵队,也要把第5纵队空着。直到1948年3月,东北部队才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组建了第5纵队。纵队的编制也很不正规。有的纵队拥有3个旅、9个团,有的则仅2个旅,4个团或6个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规模运动战的作战能力。像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原新四军第3师,后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进军东北时,拥有4个旅15个团(含师直3个特务团)3.5万余人,如此“巨无霸”部队是唯一特例。
    纵队的组建上,一般以一个三级军区为基础,抽调所属各军分区主力(基干)团组成,例如1945年10月组建晋冀鲁豫军区1纵(今北方战区陆军第16集团军)时,纵队领导机关及其直属分队由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级军区)之9分区一部和8分区新基干6团组成;由8分区领导机关、直属分队大部及其4团、6团、7团组成第1旅;由11分区领导机关、直属分队一部及其10团、12团和1分区3团组成第2旅;由10分区领导机关、直属分队一部及其20团和8分区2团、9分区16团组成第3旅,全纵队共15000余人。1946年3月,1纵因在向东北进军4个月中的连续行军作战,比较疲劳,减员较多,奉命在晋察冀进行整编,全纵队由原来的3个旅10个团缩编为3个旅6个团,每旅只2个团。
    还有的纵队是以抗战期间就成立的主力部队或抗战胜利时组建的主力师为基础扩编而成,如粟裕的嫡系部队——新四军1师第3旅,在1945年初,改为苏浙军区第3纵队,是新四军军部确定的11个甲等作战旅之一。抗战胜利后,先改为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1946年5月,以其为基础扩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师(军级建制),下辖第1、3旅,共6个团1.6万余人(空缺的第2旅于1946年10月才组建)。该师特别擅长运动战,后来改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是华野6大主力纵队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