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文化价值论略
一、官修编年国史之滥觞 "春秋"原是西周末期至东周前期各诸侯国编年国史的通称。《国语·楚语》有"教之以《春秋》"、《国语·晋语》有"习于《春秋》"等语,可见楚史、晋史皆名《春秋》。《墨子·明鬼》更征引"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说明春秋年间各诸侯国所编国史皆名《春秋》,墨子曾称"吾见百国《春秋》"①,极言其时作为列国国史的《春秋》数量之众。然而,在众多的诸侯国国史中,传世者仅为《鲁春秋》,于是,后来《春秋》成为鲁史专名。《孟子·离娄》说:"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这里《春秋》已特指鲁史,而与晋史《乘》,楚史《梼杌》相并列。 《春秋》的得名,盖因各国国史均为编年体,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交错互举,取"春"、"秋"二字以示编年。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说: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这段话将《春秋》的编年史性质阐述得十分清楚,这部史书的得名之由也就随之昭然。而其他三说,则未免牵强附会,一如《春秋》命名含赏刑之义,所谓"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二如《春秋》命名含褒贬之义,所谓"一褒一贬,若春若秋";三如"以其书春作秋成,故云《春秋》"。② 作为编年史的鲁史《春秋》,以鲁国纪元,起于鲁德公元年③(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或十六年(前479年),计凡十二公,二百四十多年,未曾间断,开我国官修编年国史之先河,也是世界最早的编年史之一。《春秋》记史的方法,上承卜辞,与殷周彝铭接近,以年、月、日系事,文字简约。该书所记史事,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主要记述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如列国间的聘访、盟会、征伐、域筑,也载有若干自然现象,如水、旱、雪、霜、地震、日食,经济、文化事项则略有记述。 关于《春秋》的作者,自孟轲说"孔子成《春秋》"④,司马迁说孔子"作《春秋》"⑤以降,历来确认为孔子。或谓孔子创作,或谓孔子据鲁史《春秋》笔削而成。但在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中,绝未提及孔子作《春秋》一事,这是孔子作《春秋》说"的一大疑问。近人钱玄同直称"孔子作《春秋》说"是孟子的伪造。⑥据今人徐中舒、罗世烈等考证,《春秋》基本是鲁史旧文,为鲁国太史所记。⑦据《左传·昭公二年》载,公元前540年(孔丘生前十年), 晋国大夫韩起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可见孔丘之前,早有《鲁春秋》。另外,《春秋》前后笔调不一,体例多异,足见非出自一人手笔,而是前后经多个史官编纂而成。而且《春秋》中有"孔子生"、"孔子卒"的记载,也证明孔丘不可能是《春秋》撰写者。孔门弟子以此书作历史课本教授门徒则在情理之中。 二、"笔削大义微言"的"书法" 《春秋》被列入"五经",甚至被认作"五经"中意旨最高深的一部,主要并非由于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而是因为《春秋》记事侧重评断,这种评断是通过一种被称之"书法"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故章学诚(1738-1801)说:"《尚书》无定法,《春秋》有成例。"⑧所谓"有成例",即指有一定之法。《春秋》的"书法",简言之,是以谨慎的用字来显示作者的价值取向,在极洗练的文句中透露其"惩恶扬善"的意图,达到"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⑨的效应。这种褒贬的基本准绳是周代的礼制,一切违背周礼等级名分的僭越行为,必受其谴责;一切遵守礼制的人和事,必获其表彰,而这种谴责或表彰是通"书"与"不书",以及"如何书"显示出来的。晋文公召见周天子,这当然是僭越之举,《春秋》不直记这一违礼事件,却曲笔写作"天王狩于河阳",明明是周天子屈尊应晋文公之召,却说成是天子出"狩",这是"为尊者讳"的典型事例。另外,同样是鲁君亡故,《春秋》或书以"薨"(诸侯亡故的正式说法),或书以"卒"(大夫亡故的正式说法),这也是一种有寓意的"书法",所谓"内君逝以'薨',未成君曰'卒',天王皆曰'崩'。"⑩对于战争,因其性质之异,《春秋》分别选用伐、侵、袭、入、克、灭、取、战、围、歼、追等不同字汇,以显示某种价值评判。 总之,《春秋》通过史记中的价值评判,达到"正名分"的目的。对于《春秋》的这一意旨,孟轲深有体悟,而且大加阐述。他说: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11)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12) 这里且不论《春秋》是否为孔丘听作,仅就《春秋》使得僭越礼制的"乱臣贼子"惧怕这一点而论,确乎揭示了《春秋》所特有的维护等级名分的社会功能,而这种社会功能又恰恰是通过"载之以史籍"、"垂之以竹帛"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在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三不朽"的中国人看来,其威力就更加强大了。 《庄子·天下》在论列六经之用时指出:"《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春秋》的功能是"道名分",也即讲述尊卑上下关系的道理: 司马迁也指出《春秋》的特色是"文约而指博",包藏着褒贬之义,故"《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13)。司马迁又引壶遂的话说: 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重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14) 这里强调的也是《春秋》论断礼义的作用,即所谓"《春秋》道义"--寓褒贬、正名分、辨是非,以礼制作标准评判历史,进而儆诫后人。秦汉以降,"《春秋》大义"成为纲常名教的同义语。《春秋》作为经书也被推尊到至高至贵的地位,汉代董仲舒甚至以《春秋》决狱,"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15)当然,鄙视《春秋》,以为其是无条理的流水帐者也不乏人,如王安石讥《春秋》为不足道的"断爛朝报",便是著名的一例。 三、《春秋》三传 作为记事之史的《春秋》(16),文字极简约,二百多年的鲁国及列国史事,仅以一万六千五百七十二字记之,每条多则四十余字,少则一字,缺乏历史细节的具体描述,同时也未能对史料作统筹规划,发掘出其联系性。这样,便陆续出现一些解释《春秋》的书。因《春秋》被尊为"经",解释这部经的书便称之"传",其传世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7)。《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今文,以解释《春秋》经义为务,属"经传"正体;《左传》是古文,详细记述《春秋》所简单涉及到的历史事实,属于"史传",不是经传正体。故有"《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于史","《公》《谷》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之说。 《春秋左氏传》省称《左传》。西汉以前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春秋〉古文》,《汉书·艺文志》始称《春秋左氏传》,以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旧说《左传》作者为与孔子同时的鲁国盲史左丘明。(18)现代学者考证,《左传》可能由左丘明口授,但成书约于战国初期,执笔者可能与孔子门人相关。其记载史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 《左传》虽大都以《春秋》为依托,但已不再是简短的年代大事记、朝报式的载录,而是历史事件完整的记述,社会生活生动的写照,它广泛而详尽地记载了春秋间的大事件和上层政治生活、军事斗争。如《春秋》对晋、楚间的邺之战,仅记有"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邺,晋师败绩"二十一个字,而《左传》却铺陈为二千五百三十五个字,详细记述了这场战争的始末,成为我国写战争的史传文学的典范。《春秋》全书仅一万多字,而《左传》共十八万二百七十三字,是《史记》以前我国规模最宏大的历史著作。《左传》还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经济史、思想史、科技史方面的材料,并广为征引古文献,如《商书》、《周书》、《易》、《诗》,其中不少是今本《书》、《易》、《诗》中所不载的佚文,尤显珍贵。 《春秋公羊传》,有称《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旧题战国齐人公羊高撰。(19)原为口说流传,汉初才成书。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远比《左传》简略,而且不确切。 《公羊传》特别受到汉武帝推崇,因为《公羊传》适应了汉帝国"大一统"的需要。《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释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董仲舒在向汉武帝提出推明"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建策时,开宗明义宣传的也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20)这种"大一统"思想成为汉代以降的官方哲学。此外,《公羊传》所宣扬的"君亲无将,将而诛焉"(21),认为臣子对君父不能有弑杀的念头,若有此念头,就可以将其诛之。这类思想也为专制帝王所赏识。而《公羊传》的阐发的"张三世"、"通三统"、"绌周王鲁"、"受命改制"等观念,则为后世改制者所沿用。总之,如果说《左传》是我国史学的早期楷模,那么《公羊传》则是我国政治学的初始范本。 《春秋谷梁传》,省称《谷梁传》,亦称《谷梁春秋》,旧题鲁人谷梁赤撰。(22)以往认为谷梁赤与公羊高之学,均受子夏所传。但《谷梁传》与《公羊传》彼此矛盾处颇多,学脉显然不一,故说其同为子夏所传,恐不确,《谷梁传》原来也是口说流传,汉初才成书。体裁略近《公羊传》,是阐释《春秋》经义的作品。 为比较"三传"差异,下以《春秋》经文"隐公元年春,王正月"的三传阐释作例说明之。 《左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敦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为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谷梁传》:"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讓恒也。讓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对于《春秋》中同一条经文,《左传》从史事上铺陈,以写实的笔法 记述了鲁隐公继位过程,无意从中"激发"出什么"画外音"。而且,为说明隐公继位的始末,还写了"先经以始事"的一段话,即"惠公元妃孟子……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这本为《春秋》经文"春王正月"以前的史实,显然是《左传》作者直接取材于其他史料补写上去的,以详明史实。《左传》中的这类情况颇多,也正因为如此,《左传》才成为一部记载翔实,有头有尾的史书。而《公羊传》与《谷梁传》则对史事叙述的周详不感兴趣,它们从经文的记事性文字中,恣意发挥出"大义"来,如《公羊传》发挥的"大一统",《谷梁传》发挥的"受位以正"的礼教观,其实,这些"大义"与《春秋》经文的"本义"并不相及。总之,《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对《春秋》的阐释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左传》拓展了《春秋》作为编年国史的侧面,成为史学巨著:《公羊传》、《谷梁传》则发挥《春秋》"书法",阐扬"微言大义",成为政治学的一种特别文本。正如朱熹评论的: 《左氏》是史学,《公》、《谷》是经学。史学者,记得事却详,于道理上便差;经学者,于义理上有功,然记事多误。 这是允当之论。 注释: ①《隋书》李德林答魏收书引《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今传本《墨子》书中未见此语。 ②一、二两说见王应麟《玉海》引郑樵说:三说见徐彦《公羊传疏》。 ③鲁隐公父亲鲁惠公以上的鲁史原始记载亡佚。 ④《孟子·滕文公下》。 ⑤《史记·太史公自序》。 ⑥见《左史辨》第一册第67-82页。 ⑦参见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罗世烈《孔子与春秋》,《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杨伯峻:《经书浅谈》,《文史知识》1982年第5期。 ⑧《文史通义·书教》。 ⑨晋人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⑩陈槃:《左氏春秋义例辨》。 (11)(12)《孟子·滕文公下》。 (13)《史记·孔子世家》。 (14)《史记·太史公自序》。 (15)见《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春秋》家著录《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王光谦补注。 (16)《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17)《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春秋》传有五种,"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十一卷","谷梁传十一卷","邹氏传十一卷","史氏传十一卷"。但"邹氏无师",即无传授之人;"史氏未有书",即仅口说相传,未著竹帛。 (18)此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19)《汉书·艺文志》:"《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颜师古《汉书注》称公羊子名高。 (20)《汉书·董仲舒传》。 (21)《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 (22)《汉书·艺文志》:"《谷梁传》十一卷。谷梁子,鲁人"◆谭《新政》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谷梁子为"谷梁赤"。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