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美国的“头号中国通”费正清(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国学网 陈友冰 参加讨论

    

该书并没有像一般历史著作那样追求细节的翔实,而是提纲挈领地简略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这样的介绍正符合对中国和中美关系了解不多的美国公众的需要。本书第一版于1948年问世,立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获得较高评价,被称为经典著作。
    此后,他又不断补充修订,在1958、1971、1979、1989年分别出了第二、三、四、五版,发行了数十万册,成为西方有关中国问题著作中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后来尼克松在准备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时,《美国与中国》也是他了解中国与中美关系的二三种参考书之一。
    费正清随着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思考研究中国社会,其表现之一就是不断修正、丰富《美国与中国》一书的内容。在此后的几次再版过程中,费正清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30年的历史,完成了对中国历史从传统到现代的完整考察。《美国与中国》研究的是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并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分析中美关系。作者的目的在于通过介绍、分析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状,使美国人了解中国,从而消除中美两国的隔阂和误解,进而改善中美关系。
    2、《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版。
    本书《剑桥中国史》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0卷和第11卷,起自清代的道光时代,止于辛亥革命。内容为:第一章导言:旧秩序(历史和中国的革命、旧社会、行政、对外关系);第二章:1800年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清帝国在亚洲腹地、满洲、蒙古、新疆、西藏);第三章: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人口的压力及其后果、教育、庇护制与社会晋升之路、嘉庆的改革、危机的征兆:漕运、货币制度与税收制度的混乱、叛乱的根源、中央的软弱与学术界的新趋势、魏源--经世致用论与今文经学研究的范例、保卫边疆是关心的新焦点);第四章:广州贸易和雅片战争(广州贸易的特点、贪污腐化和公所基金、英-中垄断商人、垄断制的告终、鸦片贸易、律劳卑事件、关于鸦片问题的争论、广州查封鸦片、走向战争、战争的第一阶段、赎回广州、战争的最后阶段、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第五章:条约制度的形成(条约制度的透视、1842-1844年条约的缔结、条约口岸的开放);第六章太平军叛乱;第七章中俄关系1800--1862年;第八章清朝统治在蒙古、新疆和西藏的全盛时期;第九章清代的中兴;第十章自强运动:寻找西方的技术;第十一章: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
    费正清不仅是《剑桥中国晚清史》撰稿人,也是这套15卷本的《剑桥中国史》策划人和主编之一。(另一位是与英国历史学家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中文名字“杜希德”)。《剑桥中国史》从1966年开始策划到1991年最后一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付印,为时共25年,参加撰稿的为来自世界各地12个国家的100多位中国研究专家。每卷都由学科专家执笔,最后由资深编辑总成,向世界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基本上反映了当代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准。从1985年起,这套“超级专题论文集”(费正清语)的中文译本的各卷在中国陆续出版,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尤其是晚清、民国以来各卷的某些观点,已经在中国学术界发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3、《中国:传统与变革》(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赖肖尔(Edwin O.Reischauer)著,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版。
    内容包括:作者前言;第一章:中国概况;第二章:古代中国文明的诞生;第三章:古典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第四章:秦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第五章:帝国的再生;第六章:晚唐与宋-中国文化的全盛期;第七章:汉人与胡人-蒙古帝国;第八章:明代的国家和社会;第九章:清-传统中国发展的高峰;第十章:中国在19世纪时遭遇的入侵与叛乱;第十一章:中国对西方的回应;第十二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第十三章:从君主专制到军阀混战;第十四章:中华民国兴衰;第十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译后记。
    全书从上古秦汉一直叙述到20世纪70年代末。从比较史学角度探索了中国文化的源流,特别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演变,近代西方势力渗入后传统社会的变革等。
    4、《观察中国》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出版。
    《观察中国》是一本论文集,包括作者中国研究的二十六篇论文。其中大部分是书评,多数刊登在《纽约书评》上面。但是,费正清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这些书评合集成册,而是重新编辑、删减、修改,将零散的片断加以重新组织,于是,这些书评就被分成不同的关于中国近现代以来五大历史主题:1、新帝国主义观;2、毛的中国之内幕;3、正常化之路;4、文化大革命;5、余波:美国乐观主义的破灭。内容涉及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中国的革命领袖与其人民的关系,二十年的敌对之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文化大革命,近来一些美国人对中国问题做出判断的尝试,其价值远非单纯的论文集可比。
    三、学术思想与学术活动1、学术思想
    费正清学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讲求实证,不愿意构筑庞大的理论体系。人们无法理解,像他这样富有开创性的学者,却难以从他的著作中发现系统的学术思想。在1968年任第八十三届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演说中,费正清毫不讳言自己是主张经世治国的,他相信研究应当具有实际的效用,学者的责任不仅在于增加知识,而且在于教育公众,在于影响政策。他在自己毕生的学术研究中始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在费正清的一生中,他花了很多时间来证明,欲了解今日的中国必须要了解中国的过去。费正清认为,那种以为中国的原始资料不可靠、甚至中国人的视野也不必要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西方人那种仅仅依靠英国、法国和美国档案史料来写中国学著作的做法,已经风光不再,对西方原始资料的依赖,反映了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他竭力推动新的研究,主张深入发掘中国的史料,开展对人口问题、社会流动问题、知识分子倾向、文化史、经济制度、税制、考试制度等问题的系列调查研究。
    使用中国的档案、中国的原始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是费正清所提倡的,费正清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但他的博士论文主要却是在中国完成的,他把发掘中国档案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部分。1932年他来中国时,故宫大内的档案刚刚开放,费正清成为最早使用这些档案的学者之一,很可能是第一个使用这些档案的外国学者。1933年他利用清廷大内档案用中英两文写成了第一篇学术论文《1858年条约以前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在《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第17卷第2期上发表,这是费正清登上学术舞台的第一步。费正清根据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专著《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更是依据了大量中国档案而写成的。这部专著也许因为太专,不像《美国与中国》那样广为人知,但这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牢固地树立了费正清作为晚清外交和制度史方面的杰出历史学家的地位。此后,使用中国档案研究中国历史成为费正清的一个学术规范。在他后来的一些学术论文中,如《天津教案背后的模式》等无不如此。费正清不仅把中国档案作为一种资料来源,而且作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特征的重要依据。费正清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还引导、帮助和要求学生也这样做。
    在费正清看来,中国与西方是不可割裂的,必须像学世界史一样研究这段历史,而把中国假想成与美国一样是错误的。正是由于坚持了中国的不同性,费正清才有效抵制了长期以来美国人在中国只寻找他们想寻找的这一倾向。费正清相信:越是更好地了解中国,就越能与中国和睦相处。
    但在研究立场上,费正清是一个以西方人价值观来认识和研究东方的。它假设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近代社会,而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在费正清看来,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在长期以来成功地占据了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地位,从而使中国社会保持极大的稳定。当近代大量西方人来到中国沿海寻求贸易机会时,这个古老的中华帝国对外部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惰性,它闭关自守,排斥一切外来势力,缺乏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经过西方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才有可能摆脱困境,获得发展。为此,费正清强调,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进步的机遇。他的近现代中国研究确实始终贯穿了这一观念。在他的学术专著中,无论是《美国与中国》,还是与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都始终持此观点。在《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一开始就提出,中国文化“既有传统的遗产,又受西方的影响,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认定中国历史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观点在美国和西方学者中相当流行,这实际上是“欧洲文明至上”观的反映相当流行,把持这种历史观的并非费正清一人,但费正清的影响最大。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年代后期,中国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批判思潮,才有人公开对这一观念提出质疑。费正清部分地纠正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观点,承认自己的中国史观并非无懈可击,并在《中国新史》和再版的《美国与中国》中对自己以前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承认中国的近代化主要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内在生命和动力,西方的影响是有限的。
    2、学术活动
    

费正清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活动就是创建在哈佛大学创建了东亚研究中心。作为美国现代中国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费正清不仅博学,而且也长于学术组织(有人戏称费正清是“学术企业家”)。费正清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哈佛东亚研究中心为其坚实后盾,费正清所有的规划和设想,都通过这一中心操作、实施,影响了美国乃至西方现代中国学研究队伍的建设。费正清在美国高等院校中以哈佛大学为基地,筹建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经费来自福特基金会。东亚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国,同时研究日本、朝鲜和其他东南亚各国与地区,中心搜集了大量资料,特别是注重搜集中国近代、现代史方面的资料。搜集的资料中包括重大史实、人物传记和思想制度。这些资料都被整理成英文信息档案,供研究者共同利用。研究中心还出版了大批著述。自中心建立,最初20年共出版了图书140种。1970和1971两年就出版了43种,差不多每月出版两种,数量很可观,主要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费正清本人的著作,大部分也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除以上外,研究中心还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问题专家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是中国访问学者的摇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