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降,封建史学有了新的发展。就史书体裁而言,史评、典志等崛起,突破了纪传、编年陈陈相因的僵滞局面,其代表作为《史通》和《通典》。宋代不但保持了这一势头,而且出现了新变化,即各种体裁相互渗透,彼此汲取长处。司马光修《通鉴》,参用纪传体,叙事集中详赡,多具首尾,使编年体"断烂朝报"的弊病有所改变。范祖禹以编年、史评二体著《唐鉴》,别开生面。宋人认为,提供致治之道,编年体优于纪传,因其详于一国的治乱①。但这是通过史实诤谏,难以痛快淋漓。《唐鉴》则以大量评论继于史实之后,具有随时议事的优点,弥补了编年体的不足,颇受时人青睐,对后世亦有较大的影响。 一、范祖禹与《唐鉴》 范祖禹(1041-1098),字淳夫(又作醇夫、醇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人。他幼丧双亲,由叔祖、北宋著名学者范镇抚育。22岁成进士,其后历职国史院修撰、礼部侍郎等。曾"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②"还曾为皇帝讲经史号称讲官第一。他勤于著作,尤精史学,关心封建政治而又不以宦途得失约束自己言行,在学术上取得了多方面成果,著作除《唐鉴》外,还有《诗解》、《古文孝经说》、《仁皇训典》、《祭仪》、《帝学》等,后人编有《范太史集》。 范祖禹生当仁、哲之间,适值熙宁、元祐政局大动荡之际,在范镇及其密友司马光等人影响下,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当时,一些比较务实的大臣"欲于新旧法中有所创立",他却提出"但当复祖宗之旧,若出于新旧之间,两用而兼存之,纪纲坏矣。③"他这种对新法不分皂白一概否定的态度终身未变。他的政观必然影响史观,并因依凭国书,庛诋先烈,变乱事实,轻徇爱憎"之罪④,被一贬再贬,于贬窜中去世。他于史著中阐述政治观点,在《唐鉴》中亦历历可寻。 《唐鉴》进于元祐元年(1086),现在通行本有两种。一为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南宋孝宗时浙江刻本,12卷;一为《国学基本丛书》本,系据明本排印(无具体年份),经吕祖谦加注并析为24卷,书前附清人胡凤丹《唐鉴音注考异》。瞿凤起先生于60年代曾在上海图书馆见一南宋孝宗的浙江刻本、并与吕祖谦加注本(明弘治本从此出)对勘,发现后者有两段佚文,并经删节⑤。以瞿氏勘出之佚文核定《国学基本丛书》本,两者完全相同,故《国学》本所据之明本似即弘治本;又据上海古籍影印本《出版说明》,知该书即瞿氏所见宋本。胡凤丹说:"成公(吕祖谦--引者注)不好议论,不立门户……其间是非褒贬,无不以学士(范祖禹--引者注)为准。⑥"只字未提删改。胡氏如此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未做过如瞿氏的对勘工作,不知有删脱之处;二是吕氏加注的已是删节本,确实只注不删。否则,"不立门户"之说不能成立,因为删改原文也是表示观点的一种形式。宋、明两本各有优劣。明本之劣,除了佚文,还有很多脱讹之处,以会昌四年八月条为例:"初,李德裕以贞元以来,将帅出征屡败,其弊有三:一者,号(诏)令下军前者,日有三四,宰相多不预闻……德裕乃与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议约,(敕)监军不得预军政……"(括号内为宋本文字)。第一处"号令"与"诏令"之异,当以后者为是。唐制,皇帝诏令出中书、门下省,由尚书省执行,则宰相必预闻;号令出自臣下,宰相不可能亦不必预知。第二处的"敕"字不可无。中唐以后,大权虽归宦官、权臣,但出兵命将等大事仍须假天子之名。以上述引文核之《通鉴》,果见脱讹。但亦有宋本脱讹,而明本则已经清人改正例。如记"甘露之变";"自是…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⑦,脱括号内"盛"字,致语义不通。又如记仇士良教宦官固宠术,末云:"其赏拜谢而去"⑧,"赏"显系"党"之讹。 《唐鉴》系范祖禹修《通鉴》时"于紬次之余"即业余时间写成,其宗旨是"稽成败之迹,折以义理。⑨"范祖禹负责修撰《通鉴》的唐五代部分。既然如此,为何又要另著《唐鉴》?主要原因是他与司马光观点分歧。刘羲仲曾说,其父刘恕与修《通鉴》,"止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司马光--引者)笔削。⑩"这样,与修者根本无法抒己见。范祖禹作为重义理的史学家,认为《通鉴》意有未尽,遂另著述,欲通过大量评论阐发己见亦情理中事。最显著者,为不用武周年号,而系之中宗,自称是循《春秋》"公在乾侯"之例,一反司马迁以来重史实的传统,并说:"虽获罪于君子而不辞也"(11)。《通鉴》以武周年号纪年,此处"君子"显然指司马光。吕思勉先生说:"正统之论,至赵宋以降而始喧嚣"(12),范氏即一例,甚至不惜轻史重义。但是,这并非说《唐鉴》与《通鉴》完全抵牾,相反,前者史实部分不出后者;主要不同在于其评论文字远超《通鉴》。范祖禹想通过大量史评为北宋王朝提供统治经验和教训,这已见其著书宗旨,但为何要以唐为鉴?除谙熟唐史外,更主要的是"唐于本朝,如夏之于商,商之于周也,厥监不远,著而易见。(13)" 《唐鉴》采取的是重点分析法。太宗、玄宗、德宗、宪宗是重点,占篇幅最多,而重点的选择乃出于在位时间较长(前三帝居唐代前三位)和地位重要的考虑。贞观是唐代奠基和大治时期;开元、天宝是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德宗种亡国祸根;宪宗在位时间虽列第七,但励精图治,使唐朝呈中兴气象。《唐鉴》的评论范围很广,难以一一评价,仅择要括为数条,以窥概貌。 1.封建道德准则必须为现实政治服务,并极力弥合二者之间的裂痕。如评李世民杀兄弟、夺皇位事:"建成虽无功,太子也;太宗虽有功,藩王也,……而杀之,是无君父也。立子以长不以功……故周公不有天下。(14)"他既以儒家封建伦理道德为准绳,指责太宗的不孝不悌,又因立有大功为之减轻罪过。又如卷一论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中的行为:"岂有胁父臣虏以得天下而可为欤……惜乎太宗有济世之志,拨乱之才,而不知义也。"其实,当隋失其政,群雄竞起逐鹿之时,李渊能先固根本,静待时机,用心深沉,殊非世民能及,王夫之论之甚是;《大唐创业起居注》等还记载了建成兄弟屡立战功的事迹,可知唐有天下,绝非世民一人之力。作为唐史专家,范祖禹不会不了解这些史实,而坚执归功世民,贬损其父兄的观点,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由于世民继位违反嫡长制,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必须批评;但这种批评又不能越过一定限度,即不能危及封建统治。尤其是北宋亦有非嫡长继位者,与唐有异曲同工之妙,则更不能不找出使之成立的理由。因此,在道德准则与现实政治冲突时,前者必须服从后者,在此原则下,开国之功悉归世民,其继位亦顺理成章了。《唐鉴》之所以深受宋、清皇帝推崇,恐与两朝均有非嫡长继承皇位不无关系。这种为政治服务的笔法走向极端,就是同属一类事,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如范祖禹评贞观十五年陈大德出使高丽,于途偷记战守要地时,严厉斥责了陈氏企图开衅的行为;而在评贞观十八年太宗欲伐高丽时,却认为师出为义。这种君行必是,维护君主绝对尊严的笔法是《唐鉴》史论的特点,也是与范氏行动一致的。宋代曾为分祭还是合祭天地事发生过激烈争论,而素以守经持论的范祖禹为迎合皇帝旨意,不惜违背《周礼》经训,力主合祭。 2.重人事,轻鬼神。《唐鉴》与《通鉴》一样,不语神怪,不信谶纬,常常讥刺唐朝诸帝的迷信。如指出高祖言其祖先出于老子,乃听信方士诡诞之说。又指责玄宗炼药祈福是"假于神怪,以罔天下。(15)"认为这造成了臣欺君,天下共欺君的恶果。在批评肃宗时进一步阐述了世本无妖,妖由人造的观点。范祖禹反对鬼神与现实政治发生关系,客观上起着反迷信的进步作用,但他主观上并非想揭露封建帝王以鬼神作统治工具,仅是所主张的统治方法不同。儒家轻鬼神重人事的观点,更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因为鬼神可以被任何人所利用,远不如以儒家道德规范约束人们思想和行动来得稳妥。这点,他作过明确的注脚:"六经之书不可不尊,孔氏之道不可不明,至于诸子百家、神仙释道……本非有益于治道也。(16)" 3.重人治,主张上下通达。身为名讲官,范祖禹对如何使封建统治机器正常运转研究有素。他特别重视人治,认为选相得当与否决定国家治乱兴衰。他强调必须处理好君相关系,主张各司其职,不可僭越。他还认为,上下通达是为政首务,力主广开言路,并将纳谏还是拒谏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他还费了不少笔墨为帝王提供用人、控臣等统治术,以期封建国家机器发挥最大效用(17)。 4.史官要秉笔直书,以督促君臣做到君德臣轨,各守本份。封建时代史书,目的不是为后世留下记载,而在于为当今提供有用的东西。著史是为鉴戒,论史也往往是为论政,史书起着劝谏、匡正作用,这就要求作者秉笔直书。范祖禹继承了这一优良的传统,不为圣讳、不为贤讳。太宗虽备受赞扬,但批评也不少。如评贞观十六年太宗欲观起居注被褚遂良拒绝事:"何畏乎史官之记,而必自观之耶!"寥寥数语,足见箴戒。事实上,唐代诸帝随意观史,至武宗竟不知有人君不得观史之禁,皆因太宗作俑,坏风气在先。对名臣魏征也不放过,就他不愿傅太子之事评道:"受君子之托,而无补救。处父子兄弟疑危之际,依违而已。"抨击其明哲保身(18)。又如他斥责太宗欲纳弟媳、玄宗纳子妇等秽事,淋漓尽致,不一而足。为了有俾于资治,督促人君自爱,范祖禹极力反对官修史书制度:"后世人君得以观史,而宰相监修,欲其直笔,不亦难乎!(19)"官修史书虽有保存文献之功,但确有曲笔之弊。在唐代,这个弊病有不断扩大趋势,以至权臣、宦官均能刊改成史。 《唐鉴》的某些评论颇中肯綮。如论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唐初定均田,有给田之制,盖犹有在官之田也。其后租庸调法坏而为两税,给田之制因不复见,盖官田益少矣。(20)"尽管其结论颠倒了因果关系,但他正确指出了实行均田法的前提是政府拥有官田,然后方可授受;并将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联系起来考察。他对均田制败坏的评论,是与现实有关的--宋初采取不抑兼并政策,作为与功臣交权的交换,这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造成国家财源渐趋枯竭,至仁、神之时,国家已经贫弱交加了。再如他论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自古盗贼之起,国家之败,未有不由暴赋重敛,而民之失职者众也……唐之季世,政出阉尹,不惟赋敛割剥,复贩鬻百物,尽夺民利。故有私盐之盗,商贾之事,皆官为之也。(21)"指出了官逼民反的事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