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世纪中阿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中阿之间的历史交往由来已久,2000多年前所开拓的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见证。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 阿拉伯第三任正统哈里发,正式遣使长安,标志着中阿直接交往的开始。从此,阿拉伯使节、商人纷纷从海陆两路来到中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进入中国的阿拉伯人,分居各地,与当地居民通婚,逐渐形成了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民族。中国史书中所记载的“大食法”、“大食法度”、“天方教”、“清真教”等,指的都是伊斯兰教。截至目前,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乌兹别克等10多个民族,共约1700余万人。古代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影响,早已为学者们所认同,《简史》中对古代的中阿关系也有较详细的论述,但对近代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历史交往谈之甚少。总体而言,中阿交往最辉煌的时期是隋唐宋元时代。明清之后,由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再加上西方殖民扩张垄断了海上贸易,中阿交往被人为切断。直到20世纪才逐渐恢复。在此,本文想对20世纪的中阿关系作一简单回顾,一方面求教于彭树智先生,另一方面也作为对《简史》内容的一点补充。 自从西方殖民主义兴起之后,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人民面临着同样的政治命运,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位。20世纪前半叶,双方虽然都经历了自身的民族觉醒时期,但都处在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非稳定时期,外交目标的重点也多集中在与西方列强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上。这一时期,中阿之间的交往仅局限于文化领域,一些中国穆斯林学者曾到中东朝觐或学习。例如,1905-1907年王宽等人曾前往麦加等地考察,回国后创办了北平回教师范学校。30年代,中国伊斯兰宗教界曾派遣了四批留学生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阿拉伯语言和文化,并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传播中国文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再加上国际形势的紧张与复杂,中阿关系未被列入双方的议事日程中来。1955年4 月的万隆会议标志着中阿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会上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和出席会议的埃及、也门、叙利亚、沙特等国代表正式接触,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一年之后即1956年5月, 在阿拉伯世界居于大国地位的埃及首先与中国建交。这一事件在阿拉伯世界影响很大,此后,叙利亚(1956年8 月)、也门(1956年8月)、伊拉克(1958年1月)分别与中国建交。 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埃及,提出了中国发展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五条原则:第一,中国政府一贯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政治独立到经济独立,直到取得完全的民族独立;第二,中国支持阿拉伯各国政府采取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第三,中国政府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团结和统一的愿望;第四,中国支持阿拉伯各国政府采取和平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而不诉诸武力;第五,中国主张阿拉伯以外的国家尊重阿拉伯各国的主权,不得进行任何干涉,不管这种干涉是来自西方或其他国家,都要反对。 60年代后半期,因受“左”倾路线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趋于冷淡,但70年代初,再度回升。仅在1971年,就有科威特、黎巴嫩两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建交。此后,约旦(1977年4月)、阿曼(1978年5月)、阿联酋(1984年11月)、卡塔尔(1988年7月)、巴林(1989年4月)、沙特阿拉伯(1990年7 月)等阿拉伯国家相继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发展政治关系的同时,双方的经贸往来也迅速发展。特别是八九十年代,双方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1988年,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亿美元的阿拉伯国家有 6个,即约旦、叙利亚、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和埃及。6国同中国的贸易总额为22.85亿美元。199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亿元的阿拉伯国家增至9国,贸易总额达32.07亿美元。1997年前10个月,中国同西亚北非地区的进出口总额达72.1亿美元,其中沙特占13.1亿美元、阿联酋占11亿美元、阿曼占10.8亿美元、也门占5.96亿美元、埃及占4.14亿美元。1998年前8个月,中国同沙特的贸易额达 10.69亿美元,同阿联酋的贸易额为10.08亿美元,同阿曼的贸易额为6.26亿美元。 中阿关系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平等互利、灵活务实的策略,才能开辟对外关系的新局面。半个世纪的中阿交往史从其主流来看,是基于理解与互融的交往,是带来发展与进步的交往,但也出现过不少波折,尤其是60年代中后期,双方关系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表现在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与中国明显疏远。究其原因或者是在外交事务中过高地估价了意识形态因素而忽视了永恒的利益原则;或者是看重政治因素而轻视了经济因素;或者是片面导向大国势力而失去了外交主动性。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可以预见在21世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这一预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双方国际地位的提高。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已得到广泛承认。与此同时,由22个阿拉伯国家所组成的阿拉伯世界(总面积约142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750 万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也迅速提高。有人预言,阿拉伯语将会取代法语成为国际互联网上的第五大世界语言。 第二,经济条件及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同属第三世界,实现经济现代化早已成为各自的首要目标。阿拉伯市场所具备的外汇比较充裕、关税较低、限制较少等特点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合作潜力。 不仅如此, 阿拉伯国家还有一张经济王牌, 即石油资源。 中国自1993年开始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石油贸易的伙伴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也出现了资源衰竭的势头。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只能把进口石油的主要目标转向阿拉伯产油国。目前,中国已向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国签订了直接进口石油的协议。另一方面,中国市场也对阿拉伯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国急需出口的轻纺产品、食品、五金矿产、土畜产品及机械设备等正是阿拉伯国家所缺乏的。近年来,一些阿拉伯国家很注意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如埃及邀请中国公司参与苏伊士经济特区的建设与管理,阿尔及利亚政府也广泛学习中国在开办特区及保税区方面的一些做法。 第三,双方都已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伙伴关系”战略。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要加大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力度,并已确立了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阿拉伯国家也已采取了相应的对策。1998年9月17日, 在开罗举行的第110 届阿拉伯国家联盟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加强对华关系的决议。“这是阿盟历史上首次就加强同一国关系作出单独决议。” 总之,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阿关系必将会进入一个层次更高、成效更大的新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