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是要求史家必须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资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否则,才具再强,也难为无米之炊。 所谓"识",究是何含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学者们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按照比较流行的观点,刘知几所谓"史识"是指史家对史料和史事所持的态度和观点,以及鉴别、判断其是非曲直的能力。在刘知几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史学人才,必须具备忠于史料和史实,敢于直书实录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精神。这对史家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要求。为此,刘知几强调,史家必须做到"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不掩恶,不虚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 刘知几的"史才三长"之论,至今仍不失其参考借鉴意义,只要赋予它新的时代的内容,就完全可以作为档案史料编纂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的努力方向和标准。 论史料的博采与善择 史料的搜集与选用,是史料编纂和史书撰著的关键环节,刘知几对此极为重视。《采撰》一篇,集中阐述了这个问题。此外《杂述》、《疑古》、《惑经》、《探◆》、《暗惑》等篇,也都论及史料搜集的范围,史料鉴别的原则与方法等问题。 刘知几认为,凡是不朽的传世之作,都有殷实的材料基础,因此他首先强调了史料的博采,即广泛搜集、充分占有资料。他指出:"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为此,不仅要搜集经书、正史,还要尽量网罗其他各种杂史、野史史料。只有兼收并蓄,选材时才能左右逢源,充分发挥各类史料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在《杂述》篇中,刘知几还把应予搜集的正史以外的史料分为十类,即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并分析了各类史料的特点,优劣和价值。全篇最后指出,尽管这些史料"得失纷糅,善恶相兼","然则刍荛之言,明王必择;葑菲之体,诗人不弃。故学者有博闻旧事,多识其物。若不窥别录,不讨异书,专治周、孔之章句,直守迁、固之纪传,亦何能自致于此乎?" 但是搜集得来的史料,情况往往很复杂,难免真伪混杂,精粗不分,泥沙俱下。刘知几对此深有体会,所以他在主张博采的同时,又格外强调在史料的鉴别挑选上下功夫,做到所谓"善择"。他认为,如果不加别择;徒以多为胜,甚至真伪混淆,是非参错,那么这样编成的史料和史书,就好比"镂冰为壁,不可得而用也,画地为饼,不可得而食也。是以行之于世,则上下相蒙,传之于后,则示人不信"。⑩他嘲笑那些真伪不分、邪正靡别的史家说:"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氏牾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箧,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安用为?其斯之谓也。"(11) 刘知几所说的"善择",主要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鉴别史料和史事的真伪,保证史书内容的真实可靠,做到"事无邪僻",以"取信一时,擅名千载"。刘知几为此曾不厌其详地剖析了史料致伪的种种情状和原因,例如:"夫郡国之记,谱谍之书,务欲矜其州里,夸其氏族","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而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又讹言难信,传闻多失";"引书之误";等等,提醒人们注意"道听途说之违理,街谈巷议之损实","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12)在此基础上,刘知几又总结概括了鉴别史料的许多方法,写进《史通》各篇,还在《疑古》、《惑经》等篇中大胆"非圣",对《尚书》等古史提出质疑并论辨其是非。刘知几所总结的辨伪方法,都是他长期治史、穷究史料本源的经验之谈,颇为精当,为许多后来学者所不及。 其二则是我们今天所常说的区分史料价值高下,去粗取精。刘知几历来反对不加选择地一味罗列史料,多多益善的做法,认为如果务多为美,博聚为功,虽能取悦小人,但却终会见嗤于君子。指出即使是那些经过鉴别确属真实的史料,或者是那些有一定可取之处的史料,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因此务须精选。至于精选史料的标准,从《史通》有关议论来看,除了真实性要求之外,主要有二:一是注意史料的新颖性,不能拾人牙彗。另一点是"选事而书",注意史料的典型性。 论史料编纂的具体方法 把浩繁的史料编辑成系统的书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不仅要有明确的义理,即明确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而且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刘知几深谙此道,因此在《史通》中对史料编纂和史书撰著的具体方法问题,也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议论。仅择其要,略述于兹。 (1)论凡例。编书先订体例,书成列"凡例"于书首,这是我国史书编纂史上的传统做法。刘知几十分赞赏这种做法。他首先指出:"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之无法,则上下靡定。史之无例,则是非莫准。昔夫子修经,始发凡例。左氏立传,显其区域。科条一辨,彪炳可观。"随后又枚举旧史纪传破例违法的实例,强调"盖凡例既立,当与纪传相符。"以国法喻史例,强调作史必先立例,尤贵有法,例不可破,法不可违,这可以说是《史通》全书精义之一,刘知几的许多议论,都是紧紧围绕史例问题展开的。 (2)论断限。所谓断限,是指收录史料、记述史事的起讫年代即时间范围。 刘知几认为,作史必须"明彼断限,定其折衷"。如果断限不明,"校年则前后不接,论地则参、商有殊",那是深为史家所忌讳的。然而由于史事往往前后相衔,难以"抽刀断流",所以断限应允许必要的交互,例如孔子定《虞书》以舜为始,而记事溯至尧;左丘明传鲁史以鲁隐公为先,却从"(鲁)惠公元妃孟子"写起。因此必须勇于裁断,甚至忍痛割弃,爱而必捐。 (3)论题目。所谓题目,包括全书之题目即书名和书中各篇之题目。刘知几认为,史传题目本来"随事立号,谅无恒规",但也并非全无体例,而最基本的要求有二:一是题目与内容要一致,即名实相符,以收"考名责实"之功效。二是题目要简洁,省文见义,反对丛细冗长。 (4)论编次。编辑史料与撰著史书,都必须解决好编排体例和编排次第的问题。刘知此为此对古代史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尚书》、《春秋》等按时序编次,"以日月为远近,年世为前后",体例虽简单,但"用使阅之者雁行鱼贯,皎然可寻",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而《史记》、《汉书》以来,史书内容渐趋繁富,因之出现了按类编次的方法,即"错综成篇,区分类聚"。由于事物分类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这种编次方法比较复杂,使用起来难度较大,搞不好就会出现分类不当、次序错乱的现象。以往的许多史书就有这种毛病,因此刘知几批评说:"于其间则有统体不一,名目相违,朱紫以之混淆,冠履于焉颠倒。"这种批评意见,应该引起今天档案史料编纂工作者的注意。 (5)论补注。补注即注释,最初称传,降及中古,始名传曰注。传与注名虽不同,但都起疏通流传史料和史事的作用,所谓"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惟此二名,其归一揆。"刘知几把注释分为注他人之书与史家自注两种,把注释的任务归结为释文、补阙、考异三项。他还认为,为史作注应讲究注例,但以往史注却少有成规,凡"撰史加注者,或因人成事,或自我作故,记录无限,规检不存",因此"难以成一家之格言,千载之楷则"。其中最突出的毛病是博而不精,太过烦冗。 (6)论论赞。刘知几所说的论赞,是指史书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形式,所谓"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如《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的班固"赞曰"等等。比诸今日,则略同于按语和评论性注释。刘知几首先考察了论赞形式的出来,罗列了论赞的各种名目,指出"其名虽殊,其义一揆"。随后又针对旧史之得失,提出了写好论赞的几条要求:论赞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必要性,不能理有非要而强生其文。此其一。论赞应紧密结合史料和史实,"寻其得失,考其异同",而不能滥发议论。此其二。论赞应力求客观公允,而不能"与夺乘宜,是非失中","或言伤其实,或拟非其论"。此其三。论赞应做到事无重出,省文可知。所谓事无重出,即"别加他语,以补书中",所谓省文可知,即"片言如约,而诸义俱备"。此其四。 需要指出,刘知几的史料编纂思想深深寄寓于他的整个史学理论之中,隐约闪烁在他的一般史学议论的背后,我们从档案文献编纂学的角度来加以探讨,需要细心去钩稽,深入去挖掘,并且只宜曲为借鉴,而不能径直"拿来",如果只是寻章摘句,则势必字字牵强。这也应成为我们研究其他古代学者的史料编纂理论的一个出发点。 注释: ①《史通·古今正史》、《唐会要》卷63"修国史"。 ②《唐会要》卷63"修国史"。《玉海》卷48。 ③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页。 ④白寿彝:《刘知几的史学》,载《中国史学史论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5页。 ⑤杨翼骧:《刘知几与〈史通〉》,同上书。 ⑥《史通·六家》 ⑦《史通·载言》。 ⑧张舜徽:《史学三书平议》,中华书局1983年2月版,第22页。 ⑨《文史通义》卷6,"方志立三书议"。 ⑩《史通·载文》。 (11)《史通·杂说下》。 (12)《史通·采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