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吴地史学家吕思勉自述史学渊源与成就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海学刊》 卞孝萱 参加讨论

香港严耕望教授推崇吕思勉、钱穆、陈寅恪、陈垣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吕,常州人。钱,无锡人。吕是钱的中学老师。吕对钱“深为奖掖”,钱受吕的“影响最大”〔1〕。 我见过吕晚年所写的自述手稿,今摘录其中重要内容,略加注释说明,供研究吕氏史学者参考。
    吕思勉自述治学经过云:
    “初能读书时,先父即授以《四库书目提要》。此为旧时讲究读书者常用之法,俾于问津之初,作一鸟瞰,略知全体学科之概况及其分类也。此书经、史、子三部,予皆读完,惟集部仅读其半耳。”
    “予年九岁时,先母即为讲《纲鉴正史约编》,日数叶。先母无暇时,先姊即代为讲解。故于史部之书,少时颇亲。至此,先父又授以《日知录》、《廿二史札记》及《经世文编》,使之随意泛滥。虽仅泛滥而已,亦觉甚有兴味。”
    “至十六岁,始能认真读书。每读一书,皆自首讫尾。此时,自读正、续《通鉴》及《明纪》。先父授以汤蛰仙之《三通考辑要》,予以之与元本对读,觉所辑实不完具,乃舍之而读元本。此为予能自读书之始。”
    “甲午战时,予始知读报,其后则甚好《时务报》。……予论政治利弊,好从发展上推求其所以然,亦且性好考证,故遂逐渐走入史学一路。自二十三岁以后,即专意治史矣。”
    以上四段,描写了他二十三岁前的学习情况:(一)他出生于史学气氛浓厚的家庭,幼承父、母、姊之教诲。(二)他从目录学入手。(三)他养成读书必读“元本”以及“自首讫尾”读完的习惯。(四)晚清内忧外患的局势,使他从注意“时务”,“推求”因果,而专意治史。1982年“吕思勉史学论著编辑组”撰写的《吕思勉史学论著前言》只提到“吕先生从二十三岁起,就决心献身于祖国的学术事业”,而未谈他二十三岁前的治学经过〔2〕,吕氏自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吕思勉自述中曾对他的15种著作逐一进行反思,要点如下:
    “(一)《中国文字变迁考》。论篆、隶、真、行、草之变迁,其中论汉代所谓古文一段,自谓颇有价值。”卞注: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二)《字例略说》。此书论六书之学,为汉代研究文字之说者所创,字例实当别立。六书中惟象形为文,指事亦字。及整理旧说,辅以新得材料,以论文字之增、减、变迁。自问亦足观览。”卞注: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三)《说文解字文考》。文为单体,其一部分成为中国之字母。既非《说文》之部首,亦非普通所谓偏旁。当从现存之字中句求得之,然后用为识未识文字之基础。予就《说文》一书试为之。”卞注:待刊。
    “(四)《章句论》。论章句二字之本义,即今之标点符号。中国古亦有标点符号,而后钞写、印刷时,逐渐失之。今钩求得若干种,于读古书时补上,可使意义较明显,此事前人虽略引端倪,从未畅论。拙作出版后,亦未见有续论者,至少值得一览也。”卞注: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五)《白话本国史》。此书系将予在中学时之讲义及所参考之材料,加以增补而成,印行于一九二一或一九二二年,今已不省记矣。此书在当时,有一部分有参考之价值,今则予说亦多改变矣。此书曾为龚德柏君所讼,谓予诋毁岳飞,乃系危害民国。其实书中仅引《文献通考》耳。龚君之意,亦以与商务印书馆不快,借此与商务为难耳。然至今尚有以此事诋余者,欲言民族主义,欲言反抗侵略,不当重在崇拜战将,即欲表扬战将,亦当详考史实,求其真相,不当禁遏考证也。”卞注: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六)《中国通史》。予在大学所讲,历年增损,最后大致如是。此书下册仅资联结。上册农工商、衣食住两章,自部材料尚嫌贫薄,官制一章,措词太简,学生不易明了。馀尚足供参考。”卞注:上册1940年开明书店出版,下册1945年开明书店出版。
    “(七)《先秦史》。此书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民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卞注:1941年开明书店出版。
    “(八)《秦汉史》。此书自问叙西汉人主张改革,直至新莽;及汉武帝之尊崇儒术,为不改革社会制度而转入观念论之开端;儒术之兴之真相;秦汉时物价,及其时富人及工赀之数;选举、刑法、宗教各章节,均有特色。”卞注:1947年开明书店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