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使得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发展成为一个广泛的思想运动,成为新文化的主流。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本文拟从这一方面,探讨李大钊的贡献与作用。构画了李大钊在史学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三个方面,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构画了基本框架。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框架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关于史学的研究对象方面在李大钊之前的中国,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历史过程和历史记录这两个概念。在《史学要论》中,李大钊一再强调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他认为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他不是些陈编,……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他认为"把人类社会纵着看就说历史,横着去看就是社"。也就是说,历史指的是"亘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生活"、"是社会的变革",并认为这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寻"。而历史记录,或者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卷帙、册案、图表、典籍等虽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但都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 在区分历史过程和历史记录这二个概念的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以经济为中心,纵着考察社会变革"就是历史学。 李大钊揭示了历史学认识对象的特点。他指出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历史过程和历史记载这二个概念间既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决定了历史学在认识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活的历史,而历史是一趟过去,不可复还的。我们研究历史依据的是仅反映了"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缩影的"历史记载,这就自然地形成了比较难以认识的特性。第二,历史的起初是变动的。因为写的记的历史,"可以任意始终于一定的范围"。而历史事实的本身,则永远生动无已。实在的事实,虽是一趟过去,不可复返的,但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是"生动无已的,随时变迁的","只有充分的解喻,才算历史的真实。"而人的知识是天天增长扩大的,对于历史的解喻必随时变动。第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在性质上与自然科学等大异其趣。因"人事现象,极其复杂,每一现象的发生,大抵由种种原因凑合而动,种种事情,皆有交感互应的关系。于一一时会,人类心理有甚不定的要素存在,其理法不易寻测,其真实的因果关系,不易爬梳。" 历史学的任务李大钊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一一寻究历史事实的真相,是历史研究的特色。故认为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以进化的眼光,探究个个事实的真相,进而寻求历史发展因果关系及规律。他指出,当时,学者"类多致其全力于记述历史的整理,而于一般史实理论的研究,似尚置之度外"②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本着这种认识,李大钊很重视对历史理论的探讨。他明确指出人类历史无终无始"前途渺渺,后顾茫茫",不明察历史的趋向,则人生"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据",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③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历史观呢?李大钊分析了以往衍类多端的各种历史观如什么神权历史观、道德历史观、英雄历史观、生物历史观、地理历史观等等,认为这些历史观都是"寻社会情状的原因于社会本身以外④,都无法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指导。只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是唯一正确的历史观。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函:第一,历史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时,"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认为"人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社会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更认为"经济现象的进路是不可抗拒的",它的变动由其内部的最高动因……生产力所决定。当然,"生产力,非到他所活动的社会组织里,发展到无可再容的程度,"才会冲破约束它的旧社会制度,这和孵卵一样,人为的助长是无用的。第二,历史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括为经济之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为经济上利益,必导致争政治上的权力。"直至那建在阶级对立上的经济构造自己进化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为止"⑤。也就是说,虽然人类的生产方法,人类的生产关系,人类的精神文化以及人类的社会组织等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但是社会组织的改进还是"必须假手于其社会内的多数人"。这是指"在现在的社会组织下立于不利地位的阶级。"而那些在社会组织里居于有利地位的,除少数觉悟者外,都是反对改造的。一阶级运动改造社会,一阶级反对改造,"遂以造成阶级竞争。"⑥阶级斗争是改造社会,消灭阶级的手段。 李大钊很重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认为这个理论把历史的基本规律和人的政治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指出人们如只注意马克思理论的第一说,则"经济的变动是必然的",而对于"他的第二说,就是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去用这个学说作工具,为工人联合的实际运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就能实现也不知迟了多少时期。"⑦李大钊很注重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说,但他同时又确信阶级斗争并不通用于人类历史的全体,他认为阶级竞争"是改造社会组织的手段",互相"是改造人类精神的信条。"二者相辅相成"应该辟一个真历史的新纪元"⑧。第三,唯物论者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因为社会上所有的物质资料都是由从事生产的人们所创造的。"一个智识的发见,技术的发明,乃至把是等发明发见发明致之于实用,都是象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这种生活技术的进步,变动了社会的全生活,改进了历史的阶段。"⑨因而不但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靠我们本身具有的人力创造出来的,不是那个伟人圣人给我们造的,亦不是上帝赐予我们。将来的历史,亦还是如此。"⑩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