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梁启超的近代国民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 梁景和 余华林 参加讨论

3.自尊、自信、自治
    梁启超曾引用外国人说的一句话,谓“士生今日,欲为蒲柳,斯蒲柳矣;欲为松柏,斯松柏矣”。在梁启超看来,“欲为松柏者果能为松柏与否,吾不敢言;若夫欲为蒲柳者而能进于松柏,吾未之闻也”,一个无自信、无自尊的人是达不到他所要求以上的高度的。梁启超还举孟子的话说,“有是四端(指仁、义、礼、智),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以有为也”。认为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贼之人;不可与这种自暴自弃者交谈,这种人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可见自贼自暴自弃者是难以扶立的。梁启超又说:“夫自贼、自暴、自弃之反面,则自尊是也。是以君子贵自尊。”所谓自尊与自贼自暴自弃者恰好相反。自尊与不自尊也是分辨国民与奴隶的圭臬之一。一国之国民,亦闻天下之危急,亦知国民之义务,但“口中有万言之沸腾,肩上无半铢之负荷”,认为天下大矣,贤者多矣,我不如人,他人“德慧术知,无一不优于我,其聪明才干,无一不强于我,我之一人,岂足轻重云耳”,若一个民族人人如是想,人人如是做,最后无一人因自尊而报国,国家大局终难定矣。可见“为国民者而不自尊其一人之资格,则断未有能自尊其一国之资格焉者也。一国不自尊,而国未有能立焉者也”。因此可得出“自尊乃致强之原”,“自贬乃取灭之道”的结论[1](pp.93~101)。
    “自信”与“自尊”在逆于“自贼”、“自暴”、“自弃”上是相通的,可谓“成就大业之原也”。自信还有坚持始终、不为干扰而动摇之义,即所谓“初时持一宗旨,任一事业,及为外界毁誉之所刺激,或半途变更废止,不能达其目的地者,必其自信力不足者也”。能否保国权,能否兴民权,取决于自信力。国人要人人具有自信力,树立“舍我其谁”的雄心与信念,“居今日之中国,上之不可不冲破二千年顽谬之学理,内之不可不鏖战四百兆群氓之习俗,外之不可不对抗五洲万国猛烈侵略、温柔笼络之方策,非有绝大之气魄,绝大之胆量,何能于此四面楚歌中,打开一条血路,以导我国民于新世界者乎?……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抑何其言之大而夸欤,自信则然耳!”[2]
    “自治”的关键在于“治”,“治”与“乱”相对应。“治者何?不乱之谓。乱者何?不治之谓。”在驳杂不齐的人群中间,每个人只有规矩绳墨于一定的法律,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自由,从而达到人群的自治。而自治能力的大小强弱又关系到享有民权、自由、平等之福的程度,以至能否实行立宪、议会、分治之制度。所以既要注重个人与小群之自治,也要注重大群之自治。绝不能把个人自治视为迂腐琐碎之事,“吾民将来能享民权、自由、平等之福与否,能行立宪、议会、分治之制与否,一视其自治力之大小强弱定不定以为差。吾民乎!吾民乎!勿以此为细碎,勿以此为迂腐,勿徒以之责望诸团体,而先以之责望诸个人。吾试先举吾身而自治焉。试合身与身为一小群而自治焉,更合群与群为一大群而自治焉,更合大群与大群为一更大之群而自治焉;则一完全高尚之自由国、平等国、独立国、自主国出焉矣”。强调自治是要反衬出不自治则自乱的恶果,所以前文有“乱者何?不治之谓”的说法。不治则乱,乱又不可久,便出现“己不能治,则必有他力焉起而代治之者。不自治则治于人,势所不可逃也”[1](pp.69~75)。
    4.尚武、进取冒险
    梁启超说:“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立国者苟无尚武之国民、铁血之主义,则虽有文明,虽有智识,虽有众民,虽有广土,必无以自立于竞争剧烈之舞台。”缺乏尚武精神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一大耻辱。中华民族乃“神明华胄,开化最先,然二千年来,出而与他族相遇,无不挫折败北”而蒙受耻辱。尚武既要讲究尚武形式,更要讲究尚武精神。欲养尚武精神,则不可不备具“三力”,即“心力”、“胆力”和“体力”。所谓“心力”是在特殊条件刺激下而产生的一种身体强力,即“虎逐于后,则懦夫可蓦绝涧;水发于室,则弱女可越重檐”是也。心力散涣,勇者亦怯,心力专凝,弱者亦强。所谓“胆力”是无所畏惧的行为力量。“胆力”由自信力所产生。大凡人间的一切境界,无非人心所自造,“我自以为难,以为畏,则其心先馁,其气先慑,斯外境得乘其虚怯而窘之。若悍然不顾,其气足以相胜,则置之死地而能生,置之亡地而能存”。自古立奇功、成伟业之英雄豪杰都是凭自己的“胆力”而有所作为的。所谓“体力”指健康的体魄。体魄与人的精神有密切的关系,“有健康强固之体魄,然后有坚忍不屈之精神”。为有健康体魄,国人要“靡不汲汲从事于体育。体操而外,凡击剑、驰马、鞠蹴、角牴、习射、击枪、游泳、竞渡诸戏,无不加意奖励,务使举国之人皆具军国民之资格”。为此,我同胞要“练其筋骨,习于勇力,无奄然颓惫以坐废也!”[1](pp.147~161)
    是否具有进取冒险精神也是民族强弱的重要因素。所谓进取冒险乃是一种“浩然之气”,“其精神有江河湖海不到不止之形,其气魄有破釜沉舟、一瞑不视之概,其徇其主义也,有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之观,其向其前途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这种“浩然之气”,“人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国有之则存,无之则亡”。那么如何才能生成进取冒险之精神呢?梁启超认为“推其所原,有四端焉”:第一生于希望。大凡人生处于两个世界之中,一为实际界,一为理想界,实际界属于行为,理想界属于希望。“现在所行之实际,即为前此所怀理想之发表,而现在所怀之理想,又为将来所行实际之券符……故人类所以胜于禽兽,文明人所以胜于野蛮人,惟其有希望故,有理想故,有未来故。希望越大,则其进取冒险之心愈雄。”实际上,进取冒险精神是实现未来希望的一种行为冲动。没有希望与理想,保守今日,则进取观念必消;偷安今日,则冒险观念必亡。第二生于热诚。“人生之能力,无一定界限,无一定程度,而惟以其热诚之界限程度为比例差。”热诚由爱之极、哀之极、怒之极、危之极使然,它可以驱迫人们步于进取冒险之途。第三生于智慧。大凡人不明事理,行为必有所畏缩,而“进取冒险之精神,又常以其见地之浅深为比例差”。越有智慧,越明事理,也就越勇于去做被常人视为“冒险之途”的事情。第四生于胆力。无畏困难,胆力过人,这也是敢于进取冒险的四端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