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汉匈战争与北边郡守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 宋超 参加讨论


    郡守、尉的职守,《汉书·百官公卿表》谓:“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具体而言,“太守专郡,信理庶绩,劝农赈贫,决讼断辟,兴利除害,检察郡奸,举善黜恶,诛讨暴残”,及“都尉将兵,副佐太守”的说法(注:《汉官解诂》。《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所引文字与此略异。),但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北边郡由于其特殊的外部环境,朝廷对其守、尉职守的要求与内郡实际是有差别的。
    作为抗御匈奴第一道防线的北边郡,“专郡”的郡守与“副佐太守”的都尉,常常面对的是胡茄互动、烽烟屡起的复杂局面,在与匈奴的冲突中,被杀者不在少数。《汉书·文帝纪》载:“十四年(前166年)冬,匈奴寇边,杀北地都尉(孙)昂。”《景帝纪》载:“(后元二年,前142年)春,匈奴入雁门,太守冯敬与战死。”《武帝纪》载:“(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元朔三年)夏,匈奴入代,杀太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元鼎五年(前112年)秋,匈奴入五原,杀太守。”“(太初三年,前102年)秋,匈奴……又入张掖、酒泉,杀都尉。”正由于汉匈这种激烈的对抗局面,朝廷对于北边郡守、尉的选拔任用是特别认真的。武帝元光年间,曾朝议是否出兵击匈奴时,御史大夫韩安国以“勿击为便”,理由即是一旦与匈奴开启战端,将“使边郡久废耕织,以支胡之常事”[4](《韩安目传》)。韩安国所虑并非没有道理,但就是时与匈奴相峙的态势而论,即便不出兵匈奴,北边郡也难免是以“支胡为常事”,“久废耕织”。因此,出任北边郡守、尉者,多是一些通晓军事战阵、治绩剧烈者;而以“仁爱教化”、“躬劝耕农”见称者却鲜有居治北边郡者。绎之史籍,亦是如此。名列《汉书·酷吏传》之首,号称“苍鹰”的郅都,以“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之侧目著称。景帝时,郅都出任雁门太守,“匈奴素闻郅都节,举边为引兵去,竟都死不近雁门”。据有的学者统计,在西汉王朝,军功是朝廷选拔边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具有超众的军事指挥才能而出任边吏者,史书记载甚多”[5](P114)。
    与“酷吏”对照的,则是所谓的“循吏”。《汉书·循吏传》所载的6位循吏中,均有任职于郡的经历。蜀郡守文翁以“仁爱好教化”见称;胶东相王成以“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增秩;颍川太守黄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赐爵见征;北海太守朱邑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渤海太守龚遂以“缓治”“盗贼”,“劝民务农桑”而征任“官职位亲近”的水衡都尉;南阳太守召信臣以“躬劝耕农”、“均水约束”而“数增秩赐金”。上举6位西汉著名的循吏,除蜀郡“地辟陋有蛮夷风”、属西南边郡外,其余所治均是内郡地区,西汉一代未见有治北边郡而名列“循吏”者,可见绝非偶然(注:东汉一代,由于匈奴与汉之关系早已缓和,北边郡太守治郡形势与西汉时期迥然有别,故《后汉书·循吏列传》所收卫飒等12位“循吏”中,录有北边郡武威太守任延、张掖太守第五访之事迹,是与西汉时期不同之外。)。
    对于北边郡守尉的某些过失,朝廷也常常持以宽容的态度。例如文帝初年,云中太守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因孟舒旧友田叔赞其为“长者”,文帝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而田叔以“匈奴冒顿新服北夷,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为之辩解。于是文帝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4](《田叔传》)。再如文帝十四年,因匈奴大举入扰关中,文帝感叹时无廉颇、李牧为之守边也,冯唐却指责文帝“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李牧,不能用也”。于是文帝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守[4](《冯唐传》)。
    景帝、武帝年间的名将李广,首任上谷太守,其后次第任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右北平太守,前后历任北边七郡太守,凭借着“天下无双”的“才气”及与匈奴大小数十战的威名,为右北平太守时,“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武帝时,因罪赎为庶人的李广复为右北平太守,因霸陵尉曾无意得罪,李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由于是时右北平形势紧张,武帝急于李广至郡,故赦其擅杀之罪,令李广“率师东辕,弥节白檀,以临右北平盛秋”(注:《汉书·李广传》。“白檀”,县名也,属右北平。“盛秋”,颜注:“盛秋马肥,恐虏为寇,故令折冲难也。”与李广齐名的名将程不识,亦有以“边太守将屯”的经历,由于史书失载,不知程不识曾任何边郡太守。)。
    孟舒守郡失职,“无故”折损士卒;魏尚上功多报“首虏”,有冒功之嫌;但二人免官罚作,固然是“法太明”、“罚太重”,但于法并非完全无据,文帝从谏而复二人官职,反映出由于北边郡的特殊形势,对待守、尉的态度则更为宽容。至于李广趁莅郡时报复杀人,武帝虽然由于右北平的严峻形势而赦罪,但似于武帝心中也投下了阴影。元狩年间李广从大将军卫青出征,武帝密令卫青,“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其中自有防范李广恃功骄纵的意图于内。
    虽然朝廷择选北边郡守、尉多名将、“酷吏”,又常常宽宥其过,但在西汉初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祖刘邦平城之败对朝野影响甚大,懦弱避战,一时蔚成风气。最为典型的一例则在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亲率大军入塞侵掠,京城长安为之震动。文帝调动10万车骑戒备长安,又大发车骑往击匈奴。匈奴在塞内杀掠月余后自行退出,而汉军始终未敢与之交战,“驱出塞即止,不能有所杀伤”。文帝为此忧心忡忡,拊髀长叹,深恨没有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为他戍守边塞,分担忧患。《汉书·晁错传》载晁错语:“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自高后以来,陇西三困于匈奴矣,民气破伤,亡有胜意。”陇西属西北六郡之一,因“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百姓风俗质朴,素以悍勇善战而著称。汉兴以来,“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为官,名将多出焉”[4](《地理志下》),但在连败于匈奴之后民气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地区。
    为激励与匈奴抗衡之民气,针对北境的自然条件恶劣、地旷人稀的特点,晁错建议文帝以赐爵、复家、免罪等方式招募百姓充实边塞,使百姓“幼则同游,长则共事。夜战声相知,则足以相救;昼战目相见,则足以相识;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也”[4](《晁错传》)。《汉书·匈奴传》称:“文帝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讲习战陈,聚天下精兵,军于广武,顾问冯唐,与论将帅,喟然叹息,思古名臣,此则和亲无益已然之明效也!”对这一社会心态变化的描绘是相当的准确。与“文帝中年,赫然发愤”的时尚变化相对应,朝廷对北边郡守、尉也采取了激励之策。文帝十四年三月,孙单因“父昂以北地都尉,匈奴入,力战死事”而封为瓶侯(注:9)。孙单是西汉年间首位因匈奴事而封侯者,其父又是见诸典籍与匈奴作战而死的首位郡级官吏,这似乎并不能以巧合而解释,其中必然反映出朝廷以此激励北边郡守、尉勤劳王事、护郡守边的意图在内。至于与匈奴作战畏懦者,则给予严厉的处罚,《汉书·武帝纪》载:“(天汉三年,前98年)秋,匈奴入雁门,太守坐畏懦弃市。”设赏于前,置罚于后,对于北边郡守、尉的激励警戒目的可谓十分明确。武帝年间,汉匈战争全面爆发,许多曾任或现任职北边郡者参与其中,因功封侯者有平陵侯苏建(代郡太守)、丕离侯路博德(右北平太守)、义阳侯卫山(北地都尉)等。
    随着汉匈战争的不断推进,汉代北边郡的建设也逐渐展开,武帝年间展开的河南、河西两大战役尤为重要。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夺取河南地后,于秦九原郡故地置朔方、五原二郡,使京畿地区的安全得到了可靠的保障。随后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展开的河西战役后,汉夺取河西走廊,于其地陆续设置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至此,汉代北边郡基本建置完毕,加之边塞烽燧亭障等防御工事的修筑,形成更为完备的北边郡整体防御体系。劳干先生依据出土的汉简,勾勒出北边郡兵制体系:太守→都尉→候官→鄣尉→候长→燧长[6]。北边郡构成这样严密的防御工事与兵制体系,对于防御匈奴的侵扰起了重要的作用。至昭帝年间,《汉书·匈奴传上》称:“是时,汉边郡隧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汉匈关系再次开始向缓和的态势发展,其中自然包含着众多北边郡守、尉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原文参考文献:
    [1]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李大龙。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劳干。释汉代之亭障与烽隧[J].中研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10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