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1936年秋--1942年)在此之前,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高潮中,在华北的东北人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36年春,正是在李延禄、于毅夫等组织“东北人民抗日会”前后开始的。东北抗日十三个团体于同年秋组成了“东北人民抗日救国联合会”(东联)。当西安事变之际,在北平宣传“张学良、杨虎城八项主张”,并通过签名活动宣传“停止内战,对日抗战”。再有,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召开时,则有1,700人签名请愿,5月,于南京要求“国民党出兵抗日,释放张学良”。同年春,按周恩来的指示,刘澜波、栗又文等与高崇民、阎宝航等会谈,结果将东联改组为“东北救亡总会”(东总),使其成为更广泛的东北人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6月初,在北平正式成立总部。“七·七”以后,总部相继迁往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然而在此期间,即直至1942年5月,复兴社和CC派将其强行解散时止,继续发挥了作为关内东北人的抗日复土运动的中心的作用。尽管被解散,还有以重庆高崇民等的《反攻半月刊》杂志为中心的活动,维持到1945年9月18日。关内东北人的“抗日复土”和收复失地运动,其所蓄积的政治力量,首先表现为对东北义勇军的领导,继而集中体现于“西安事变”,进而延伸至战后东北地区的政治变革,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