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晚清商品博览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文杂志》2005年05期 乔兆红 参加讨论

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因素在内的整体的社会变革系统工程。这里面当然包含有商品流通、商品市场及其意识观念的内容在内。本文将商品博览会置入晚清早期现代化的范围之内进行考察。
    关于商品博览会,相对来说,史学界的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章开沅对南洋劝业会有所评述(注: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中华书局,1981年。),马敏和王笛亦分别探讨了南洋劝业会的影响及意义(注:马敏:《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述评》《近代史研究》第1期,1988年,收入《马敏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笛:《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里程碑--1910年南洋劝业会述论》,《江淮学刊》1989年第3期。近年来马敏教授对晚清商品赛会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对科技、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和意义,详见:《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90年代,朱英在其论著中,专节论述了晚清劝业会举办的原因和作用(注: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传瑞则撰文叙述了南洋劝业会的盛况(注:《清末南洋劝业会的产生及影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第18卷第1期。)。日本学者小岛淑男对华侨参加南洋劝业会的情况曾进行初步探讨(注:[日]小岛淑男:《清朝末期南洋华侨在祖国的企业经营--以爪哇巴城侨商梁炳农为中心》,章开沅、朱英:《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日本学者野泽丰对清末南洋劝业会也有较深研究(注:[日]野泽丰:《辛亥革命与产业问题--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日、美两国的实业访华》,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154号。)。他们都认为,晚清商品赛会对促使工商业者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笔者通过发掘新材料,从不同角度对1909年的武汉劝业奖进会、1929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和华侨参与的1910年南洋劝业会,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注:见乔兆红:《华侨与南洋劝业会》,《文史哲》2003年第2期;《1929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论1909年的武汉劝业奖进会》,《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如何将商品博览会纳入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范围之中进行考察,分析商品博览会与早期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似缺乏专题探讨与系统研究,有须深入之处。因此,本文将商品博览会作为现代化内容之一,将这一新型工商业活动嵌入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运行轨道中,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探讨政府与商品赛会、工商业者与商品赛会、商品赛会与中国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等,从中可以看出,清末的商品赛会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行为的演进之间基本上处于良性互动的关系。
    一、中国创办商品博览会的社会必然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期。据统计,1894年以前,中国近代工矿企业总数约200家,资本总额3519.1万元(注: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而在1894-1913年间,新开办的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594家,资本额120288万元,分别是前者的2.7倍和3.4倍(注: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657页。)。近代工业的发展为商品赛会的举办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新式工业品;这一时期兴起的修筑铁路热潮为商品赛会的展开进行了及时铺垫。1896-1911年间,全国共筑成铁路9002.1公里,平均每年562.3公里。国内重要干线,如京汉、津铺、沪宁、京张等相继通车,铁路运输网络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这为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流通、汇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此时商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以外贸为例,1890-1894年5年间,中国进出口总值仅为25940万海关两,而1905-1909年5年间就达到73860万海关两,增长了两倍多(注:刘克祥:《清代全史》第10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3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了近代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为进一步提高本国工业水平,增强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力,要求打破地域界限,加强各地间商品流通,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内市场,而这些又为近代商品赛会的举办提供了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商品赛会之所以在湖北首创,与其所在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优势紧密相关。湖北的自然环境与资源,虽然具备现代经济开发的潜在条件,但只是在张之洞督鄂之后,这一潜在的条件才比较充分地外现。1889年底张之洞由两广调督湖广,即开始推行大规模地早期现代化建设。张之洞在工业、交通、农业、金融、军事、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其在商业领域的业绩亦颇为突出。前者为商业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其中交通的现代化为商品运销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工具,工业、农业的发展为商品赛会准备了丰富的展品,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营销对象与市场。这些是促成湖北地区商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武汉居长江沿岸的枢要之地,汉口、汉阳、武昌三者鼎足,“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海禁未开以前,汉口即为国内四大名镇之一,1861年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商业更加繁盛。“汉口为九省通衢,九省之物产,咸集于汉口,来自外洋之货物,亦由汉口而散诸各地”(注:《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0页。)。“光绪20年(1894年)以前,每年贸易不过三千万两左右,自光绪20年以至光绪31年,十年之间,每年贸易额竟达一万万两以上”(注:皮明庥、冯天瑜等编:《武汉近代(辛亥革命前)经济史料》,武汉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印行,第246页。)。其贸易之年额总数,“除上海外,长江沿岸之诸港,无有出汉口之上者”(注:《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286页。)。汉口一跃而成为全国性的原料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和转运站之一。民族资本商业得以发展,许多专业性市场和商业行业已经形成。汉口地理位置和交通上的优势,以及传统的商业优势,无疑是汉口商业地位得以确立的两大因素。正是这两种优势与清末社会不可遏止的商业需要相结合,为张之洞在湖北推行商品赛会提供了舞台,而商品赛会的举办反过来又促进了这种结合。正因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轨时,湖北地区在使用现代机器以代替手工劳动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方面比其他地区行动快,领域广,规模大,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一跃而成为中国腹地的最大城市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导。
    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武汉地区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在逐步壮大。为启发商智,联络商情,1898年,张之洞率先在汉口设立商务局,以“鼓舞联络上游川、陕、河南、云贵、湘、粤等处工商为要义”(注:苑书义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26-1327页。),成为官方与商人之间的中介桥梁。张之洞通过商务局传达政令,推行政策,也从商务局局董们那里听取商情,议办商事。1899年创办《湖北商务报》,1902年创设商务学堂和商会公所。1907年,汉口成立商务总会。“在商会成立以后,资产阶级方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社团,有了为本阶级利益说话办事的地方”(注: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1页。)。在20世纪初席卷全国各地的立宪运动中,湖北资产阶级走在前列。1909年总督陈夔龙奏称:鄂省上年八月设立谘议局筹备处,并制定了湖北谘议局议事细则。1910年11月12日,武汉同志会、武昌商会等武汉各团体的四千余人上院请愿宣统三年速开国会(注:《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第360、380页。)。
    中国的资产阶级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实力之后,自然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以改变中国当时工商业落后的局面。其中,西方的商品博览会就是他们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对于1909年武汉劝业奖进会的举办,从当时人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其举办的客观必然性。时人认为,我国自通商互市以来,已为世界商战竞争之中心点,“汉口襟铁路而带长江,又为全国交通之中心点。以言乎时势,既如彼其迫切,以言乎地势,又如此其便利。使于此而无准备竞争之策,是自弃也。夫自弃乌可以图存也?此武汉劝业奖进会之所由发生也”(注:《对于武汉劝业奖进会之感言》,《武汉劝业奖进会笔记》(《湖北教育官报》临时增刊之三)宣统二年出版,第151页。)。湖北现代工商实业的发展,振兴商务救亡竞胜的超经济需要与目的,催生出湖北商品赛会的举办。
    二、晚清商品博览会的举办
    
张之洞主持湖北政务不久,就指示江汉关道仿照西欧各国做法,设立劝工劝商公所,陈列湖北土特产品和工业制品供各客商参观选购,对产品质量和工艺进行评价,以推动商品流通和工业生产,研究改进工商管理办法。
    1898年,张之洞饬令江汉关道开办汉口商务公所,预备宽敞明洁之屋,将湖北可以观瞻的各类土特产品和人工制品,如大冶之铁,兴国之锰,利川建始之铜,施南之铅,应城巴东之盐,兴国大冶之煤,应城之石膏,通山鹤峰之茶,安陆荆州之棉,武昌各府之麻,襄郧之黄白黑木耳,施南之虎豹狼狐猴牛等皮,以及人工所成的武汉之锦缎绉绸,荆州之锦布,天门江陵河溶之绢,郧阳之蚕缎,当阳之茧绸、汉口之剪绒,沔阳河溶黄州之丝,通城之葛,德安之布,汉口之白铜器皿、兴山之瓷器、沙市之木器、江夏蕲州之竹器,兴国之纸等分别陈列,标明产地和价值运本,劝谕“华洋商民,均得到局纵观”。并专派坐办委员,常川驻局,经理此事。又令各帮大商公举董事数名,禀派入局,协同经理,随时会议。同时广征博引,召集有一定经验阅历的商人,比较物产精粗,评判工艺优劣,考求采制新法,合理配备,切实进行劝勉(注:张继煦编:《张文襄公治鄂记》,第34页,湖北图书馆藏。)。其组织形式,皆仿照外洋劝工场创办,实乃湖北商品陈列所,是中国近代自办赛会之肇始。
    为了进行“商战”,进一步兴商业,勉工艺,张之洞计划分设武昌通商场、两湖劝业场和汉口商场等三处西式商场。但由于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管理机构臃肿等诸种原因,只有两湖劝业场得以顺利开办。
    1902年9月,张之洞札委高松如等一同承办劝业场工程。张之洞说:“照得各国都会地方,多设有劝工场及商品陈列所,聚百货于其中,分行罗列,以类相从,物标定价,听人观览购取。工者价昂而售速,劣者价贬而滞销,彼此相形,自生激励。此外又设立博览赛珍等会所,以劝工商实业者,洵属法良意美。湖北武汉地方,东西据长江上下之冲,南北为铁路交会之所,商货日见辐辏,工业必渐繁兴。凡各国所以劝工劝商者,亟应酌量仿办,以开风气”(注:《张之洞全集》第六册,第4234页。)。于是,张之洞在武昌兰陵街购民房150余栋,兴建两湖劝业场。此劝业场规模宏大,南北长33丈,东西宽约5丈。内分三所,一所陈列湖北各种手工制造品;一所陈列外省、外国各种货物机器;一所陈列两湖地区土产,如五金矿质、煤炭、谷果茶麻竹木药材皮革等,供外省、外国人观览采制。此外,还设南北两场,每场设房79间,场前后摆摊42处,允许商人完租进场营业,“专售国货”,“以广招徕”(注:《张之洞全集》第五册,第3665页。)。后因抵制美货,也不再陈列外货,专门展陈两湖土产及制品,以广销路。两湖劝业场的组织形式、结构布局均仿照外洋商场创办,其目的是招商承租,永久营业。劝业场的展陈物品有限,只将人们日常所需聚于一处,业主各事其事,没有交流和奖赏,在当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它的设立为武汉劝业奖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