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长夏”辨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国学网 贺锡翔 参加讨论
在检阅阴阳五行归类表中诸多繁杂事物时,我发现独有一物与众不同。请先看下表:
    五行 五方 五季 五气 五化 五色 五味 五臭 五脏 五官 五志 五音 五时 五运
    木 东 春 风 生 青 酸 臊 肝 目 怒 角 平旦 丁壬
    火 南 夏 暑 长 赤 苦 焦 心 舌 喜 徵 日中 戊癸
    土 中 长夏 湿 化 黄 甘 香 脾 口 思 宫 日眣 甲己
    金 西 秋 燥 收 白 辛 腥 肺 鼻 悲 商 下晡 乙庚
    水 北 冬 寒 藏 黑 咸 腐 肾 耳 恐 羽 夜半 丙辛
    细究可见:除了“五季”中的“长夏”,此十四类归纳于“五行”概念(也含“五行”本身)的对应事物,各自具有特征,完全不含同性,例如“火”与“土”,“南”与“中”,“苦”与“甘”,以及“喜”与“思”等等;唯“长夏”之于五季之“夏”,概念相似,因均含“夏”意;但又不同,因“长夏”多一“长”字。不过,“长夏”与“夏”之别,绝不如“火”“土”等性质之泾渭分明,“水火不容”,却似是而非,貌离神合,耐人寻味也。
    古人为何独创“长夏”一词而形成“五季”,以区别古往今来通行已久之春夏秋冬“四季”?又为何不取“春夏冬”,却独择“夏”季一分为二而得“长夏”这一时间概念?对此之好奇疑问,令我遍览典籍,试图寻得答案。又发现对“长夏”之专题研讨,撰述似乎不多。故不揣浅陋,试作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长夏”之出典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一般公认是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其包括《素问》及《灵枢》各九卷。书名冠以“黄帝”,系后人伪托。东汉班固等撰《汉书·艺文志》最早著录,曰:“《黄帝内经》十八卷。”此书以医理阐述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规律、病机病症,兼及针灸、方药、养生等,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学家称为“医家之宗”。
    按序读来,《素问》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首先提及古时一年之季候,出现了“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的“四时”说法,又概而论之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至此,《素问》明确提出“春夏秋冬”这“四时”,并无它说。接着,在《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里,出现论述如下: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歧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据我所见,这是《黄帝内经》首次提及“长夏”这一新词之记载。但书中并未对此新词之时间概念及医学含义做出任何界定或解释,就提出明确论断:“春胜长夏,长夏胜冬。”那么,对照前述“四时”说法,既然“夏三月”属四时“一时”,何故此地又冒出“长夏”一时,难道“四时”又突然变作“五时”?若有“五时”,为何独独选取“长夏”,而非“长春”,“长秋”,“长冬”呢?还有,为何“春胜长夏”,“长夏胜冬”?书中亦未解释,紧接着就衍生出“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等结论。我读至此,疑窦丛生。
    “长夏”究竟何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又有两处提到“长夏”,即“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对此,一般解释是:“……夏天多发生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洞泄等里寒症…、、”,“……(若冬天不进行按蹻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请注意,此篇突然又首次提出“仲夏”一词,也未对其时间界定做过任何解释,就将其作为“夏”之同义词。我又有疑:“仲夏”与“夏”显然意异,为何混为一谈?若以“仲夏”为新的季候概念,连同“长夏”,那岂不就有了“六季”?
    “仲夏”,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辞海》的解释是夏季之中(阴历五月)。旧时兄弟排行常以伯、仲、叔、季为序,仲,是老二。若按《黄帝内经》所提及的“仲夏”恰恰就在“长夏”之前,那么从逻辑顺序看来,阴历五月(仲夏)之后的“长夏”应是阴历六月左右。不过这里又有问题:按照阴阳五行里的“五季”顺序,“春”之后为“夏”,那么此“夏”究竟是否“仲夏”?顾名思义,“仲夏”为夏之中间,其后当为夏末;既是夏末,何来“长夏”?难道夏季时间跨度比其他三季要漫长?果如此,一年不管被分成四季或五季,其时间总长度应是固定的。倘若有了“长夏”,岂不意味必有“短秋”或“短春”或“短冬”?
    《黄帝内经》对“长夏”之诠释《黄帝内经》全书所论述的内容,早已不限于人体生理学及医学,也糅合了自战国至秦汉时期“五行”学说所涵盖的自然、天文、人文及政治等领域。此书所依托的“五行”学说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二:一是万事万物依类的相配与对应;二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循环的相生相克关系。
    我以为,当远古祖先筚路蓝缕、艰难农耕于中华大地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空间位置及时间顺序,便是首先遭遇也最早急需留心研究的知识。所以,在认定“五行”即五种物质之运行(相生相克关系)构成宇宙万物之理论基础上,相对应的方位观念(空间)及时间概念(季节)就首先形成。因此,在一般所知的阴阳五行归类表里,紧随“五行”的是“五方”(东南中西北)及“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便不足为奇。
    既将世间万事万物一概分为五类而一一配对,似乎难免挂一漏万、牵强附会。即以“五季”为例,季节明明是四季,为何偏要一分为五?何况《金匮真言篇第四》里的“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以受乎?”也明确提出“四时”概念,所谓“四时”自然即“四季”之代词,那么《黄帝内经》又提到“五季”(因有“长夏”一说)概念,岂不自相矛盾?
    然而,当我们发现书中“五季”之“长夏”,是紧随对应“五方”之“中”、从而又与诸多其它五种事物之第三种相配,就会觉得此书极力试图自圆其说,自成一家。《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如此,“长夏”与“中”,“湿”,“土”,“甘”,“脾”,“肉”,“肺”,“口”,“黄”,“宫”,“歌”,“哕”,“思”等至少13种事物即现象(“哕”)蛛网似地相配相对。不过,对《黄帝内经》对“长夏”之如此繁杂的配对解释,我又有疑惑:
    其一,“五脏”里的“脾”与“肺”分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脏器,怎么在书中变成“脾生肉,肉生肺”,岂不等于是在说“脾生肺”吗?
    其二,“甘生脾,脾生肉”之“肉”应是固体的,而之前书中提到:“‘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之“血”, 想来应是液体的;那么,液体(血)如何生成固体的脾?
    其三,既然“甘生脾,脾生肉”,又为何“甘伤肉”?难道由“甘”生出的“脾”及“肉”反而会与“肉”自相伤害?
    另外,从各季节的时间长度来说,《黄帝内经》对“长夏”之时令界定,似乎语焉不详,或付之阙如。这也对读者理解“五季”造成一定困难。
    十干五季与“长夏”由来对物换星移及四季变迁,我们祖先认识极早,《尚书·尧典》对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有详细论述。尧在历史上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可见我国古人认识四季递嬗之早。降至战国秦汉之间,遂有二十四节气之名目。对此记载完全而又较早者,当以西汉淮南王刘安等著《淮南子·天文》篇为最。由于二十四节气之分定,从立春到立夏为春季,自立夏到立秋为夏季,从立秋到立冬为秋季,自立冬到立春为冬季。每季共有六节气,每月则有二节气;这样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在立法上应是最好的。所以,气象学泰斗英国人肖伯纳(Napier Shaw)曾经提倡过欧美采用中国这种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历法。
    

问题是,既然每季六节气,四季(一年)二十四节气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界定,为何在《黄帝内经》里又出现“五季”之说?而且,《素问·宝命全形论》讲得很清楚:“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里的“四时”即春夏秋冬四时变化的规律,以及掌握好适应四时变化的法则。总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乃保持人体健康的根本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