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长夏”辨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国学网 贺锡翔 参加讨论

    

要追寻《黄帝内经》“五季”之说的来龙去脉,还得探索中国古代计时制度之渊源。据考,早在公元前1562-前1066年殷商时期,就已经有干支纪日之制。干支即十天干,十二地支,又简称“十干、十二支”。《史记》称十干为母,十二支为十二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十干在殷商,就是用以纪天日的,所以又称`“天干”。从甲日起到癸日至,刚好为十日,也称一旬,所以十干恰好是十数。《汉书·食货志》颜师古注云:“干,犹个也。”也就是十个数目字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这十干能代表天日演进的次第呢?《史记·律书》说:“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丙者,言阳道著明,故曰丙。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庚者,言阴气庚万物,故曰庚。辛者,言万物之辛生,故曰辛。壬之为言妊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癸之言为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
    请注意,《史记》此说缺载“戊己”二干。据考,实因其只言“四正四隅”,未及“中央”,故未说到“戊己土”。但据本著《史记》精神来解释的《汉书·律历志》里却有记载:“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楙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妊于壬,陈揆欲癸。”总起来说,这十干的次第,无非是象征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顺序。而用十干来计算天日演进的次序,是古人对万物生命发展过程进行仔细观察而发现的,是人类在早期生活现实中的真切体验。
    不过,十干之数为十,而五行之数仅有五,若将十干分属五行,每一行势必两干并居,才能如数备属。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不断发展,分析十干不仅具有阴阳两种性质,同时亦以之分别纳入“五方、五行、五季、五脏”了。于是,我们在《素问·藏气法时论》里看到了这样的说法,其中的“长夏”特立独行,自成一季,多方联系,内涵深广--“肝养春,其日甲乙(王冰注:甲乙为木,东方干也)。心主夏,其日丙丁(王冰注:丙丁为火,南方干也。)脾主长夏,其日戊己(王冰注:戊己为土,中央干也)。肺主秋,其日庚辛(王冰注:庚辛为金,西方干也)。肾主冬,其日壬癸(王冰注:壬癸为水,北方干也)。”
    至于脾所主之长夏,其时间跨度是多少呢?《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以十八日寄治。”这就是说:在三月(辰)、六月(未)、九月(戊)、十二月(丑)这四个月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前的十八天都是中央土寄王的时候。古人原将一年三百六十日以四季分之,各得九十日,今于每个九十日中各减除十八日,则每季各为七十二日。一年五季,由此而来。长夏因属土,在中央,故也应是七十二日,即大致相当于大暑到秋分这段时间。
    古人的“长夏”期间脾脏保养论述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说明一年五个季节的基本性质即“风热湿燥寒”,即古人“五运”学说的基本意义所在。“长夏”既在五个季节的中央,便可以说是一年之中的转变时期。
    因为脾主长夏之气,脾土以运化水谷,克制水湿为事,假使湿气过盛,势必反伤脾土,所以当用苦味的药物来湿燥它。脾胃(长夏)为戊己土,秋为庚辛金,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金既为土生之子,所以脾病到了秋金气旺时,便借着金气之能克木,木受克而不能制土,脾土之气便可以逐渐好转。相反,病脾土遇着甲乙春木旺时,便会加甚。幸而未至于死。若遇着夏令丙丁火气旺时,火能生土,为土之母,便能得母气的维持而逐渐好转。如果脾病适逢长夏土本气,那就会更有起色。饱食伤脾,胃欲清饮。故凡脾胃有病,必须禁忌温食饱食。
    至于一日之中的五行生克关系,也与一年中长夏脾土习性相仿。例如:日昳未时(下午一二点时),土气正旺,脾病者遇之,便会感到清爽。日出之时,正当寅卯木气旺,木能克土,脾病在此时便会加剧。时至下晡(下午五时),正当申酉,金气旺盛,金为土之子,脾土得着子气便比较安静一些。脾土居中,和缓为宜,故应服用甘缓的药物,假使湿邪太盛,仍当用苦温之品来燥湿。脾土既得甘缓,而湿邪又被苦燥之品所泻,这便是对脾土最大的补益。
    以上便是《黄帝内经》对长夏期间脾土运气与人体健康之关系的一般论述。后代医家学者等,又将依据《内经》治疗病患及应时养生等丰富经验广为辑录,流传甚广。比如明朝高濂所撰《尊生八笺》之《四时调摄笺》,此书根据五行学说,对长夏及四季脾脏保健阐述甚富。诸如,对脾的外观描述:“脾脏属中央土,旺于四季,为黄帝神,肖凤形,坤之气,土之精也。脾者,裨助胃气。居心下三寸,重一斤二两,阔三寸,长五寸。”对脾的生理功能论述:“脾为心子,为肺母,外通眉阙,能制谋意辩,皆脾气。”“脾为五脏之枢,开窍于口,在形为颊……谷气入于脾,于液为涎,肾邪入脾则多涎。六腑,胃为脾之腑,合为五谷之腑也。口为脾之官,气通则口知五味,脾病则口不知味。”对脾脏的消化功能及患疾征象等描述尤细:“脾为消谷之腑,如转磨然,化其生而入于熟也。脾不转则食不消也,则为食患。所以脾神好乐,乐能使脾动荡也……人当慎食硬物,老人尤甚,不欲食者,脾中有不化食也。贪食者,脾实也;无宿食而不喜食者,脾虚也;多惑者,脾不安也;色憔悴者,脾受伤也;好食甜者,脾不足也;肌肉鲜白滑腻者,是脾无病征也。”
    写于美国密西根州大激流城“三夫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