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30年探索(1978-200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陈雪薇 参加讨论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转折点,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成功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12-1989.5)
    
1978年12月18-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成功召开。而此前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为这次全会做了充分准备。最重要的就是,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代表党中央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讲话,既是中央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也是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报告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理论的宣言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全党当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全局性问题,果断地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错误方针,明确地作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且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伟大转折,其历史地位可以同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相媲美。
    从1979年起,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针对发展国民经济遇到的迫切问题,同年4月,党中央正式确定“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实际上用了5年时间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党中央决定迈出改革开放的步伐,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把“双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到全国。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进行。到1983年,全国绝大多数的国有工业、商业企业都实行了经济责任制,一些企业还试行厂长负责制。另外,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国情出发,开始调整所有制结构,放宽发展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的政策,允许开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特别是广东等地开始酝酿创办经济特区。从1980年下半年到1981年下半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经济特区建设先后启动。
    经济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1980年8月19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克服权力过分集中、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这篇讲话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亲自领导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份重要文献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地评价毛泽东思想,从而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自从1977年复出以后,邓小平始终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他科学地估量当代世界的主要问题,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制定国际战略方针,找准客观依据。1985年3月4日,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根据这个判断,我国对外政策出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改变了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二是改变了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的战略。
    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初步实践,我们党开始找到、并且最终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据此,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十二大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迅速发展。
    农村改革以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农村还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引农村经济步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农村改革促进乡镇企业的崛起,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的产值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城市改革试点也取得显著成效。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全面进行经济改革的指导性文献。它突破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点,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从此,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十二大以后,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1984年4月,开放了沿海的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的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88年,海南省成立,全省作为经济特区。迈出这三大步,使我国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从1984-1988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工业的发展。这个期间,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长,整个国民经济跃上新的台阶。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适时召开。它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首次系统地阐述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的突出贡献之二,就是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它的突出贡献之三,就是首次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括,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十三大郑重地宣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历经60多年。在这一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二、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成熟(1989.6-2002.9)
    
1989年6月23-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中国面临国内国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特殊时期胜利召开。这次全会选举产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委员会。邓小平特别嘱咐这个“有希望的领导集体”,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眼界”和“胸襟”都要非常宽阔,“要取信于民”,“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之后,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仍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关注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1992年年初,他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毫不动摇;要求我们的思想再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再大一点,建设的步子迈得再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这个历史性文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它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以此为思想理论基础,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发表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对进入新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意义深远的3项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全会先后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发表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报告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些重要文献,集中展示了我国跨世纪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经过前后10来年的实践,它已经取得了4个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第一,确立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推动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大多数国有重点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改革和脱困的3年目标。个体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也迅速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二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商贸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我国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7位。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终于在2001年2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三是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大计划体制改革,有效地提高市场机制在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此外,随着改革继续深化,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也在逐步形成。
    第二,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整个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一是以加速信息化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重组产业结构。二是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重点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技术改造。三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普遍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为此,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教育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541个,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6.7%。四是引导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推动西部建设,促进中部发展,激励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从“十五”计划开始,各省、市、自治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找准位置,全都制定了近期发展战略。
    第三,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我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是在理念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二是在实践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依法治国,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合理、公正、高效的法律运行机制和司法体制;全面实行依法行政,建立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机构、公务员队伍和行政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保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
    第四,确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推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抵制消极、愚昧和落后,倡导积极、文明和先进。
    我国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不断净化社会风气和民众心灵,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从各级党组织到各级政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大大提高,全国各族人民投入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98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了全社会更加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实施我国跨世纪的改革发展蓝图,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也由解决温饱,进一步达到总体上的小康,实现了邓小平指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水平又相当落后的东方大国来说,这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