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现代世界的诞生:全球互动和比较,1780-1914 年》评介(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 何美兰 参加讨论

    

当然,《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也不是无懈可击,我就下面几点作一简析。
    首先,作者强调历史的联系和互动,历史的合力和整合;却没有重点分析强势和弱势,对世界历史的创造力量组合各方给与同样笔墨,忘记了这个组合中的各个力是不均的。没有分出轻重,没有指出谁是领头军。所以,读者有时会感到只是资料的罗列和堆集。作者从“欧洲中心论”中跳出来,但忘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和有重心的,应该有边缘和中心的区别。
    其次,虽然作者自认为他的论述不仅涉及人类群体间的合作,而且涉及他们的从属关系。但是他在着力论述合作和统一的同时却忽视了权力、支配和霸权等重要历史主题。作者仅仅在书的最后部分用很小的篇幅简要叙述了奴隶制、种族灭绝和妇女等依附群体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如何解释人类社会中不同等级、阶级、性别、依附关系呢?而且,作者还认为,阶级对立、种族、性别、亲缘关系、财产关系、男女气质等问题在现代世界的形成中的“作用不大”。[11]
    再次,虽然作者把书定名为《现代世界的诞生》,但是他只在序言中把现代性当作以往史学家的一种对19世纪的提法,仅仅对这个概念做了粗略解释。没有像论述“相互关联”(interconnectedness)和“统一性”( uniformity)那样投入太多的注意力。在整体上忽视了“现代性”或“现代的”发展可以往前追溯几个世纪。而且,作者实际上没有沿着“现代性”这条线作比较深入和详细的解读;甚至没有鲜明地确定“现代性”的涵义和现代世界本身的“诞生”时间;更没有给出一个标志性历史事件来界定现代世界的开端。所以,我觉得从整体上斟酌似乎《1780-1914 年的世界:统一和关联》这个书名比《现代世界的诞生》更合适。
    尽管这些不足之处,《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仍不失为一部用全球视野和方法研究世界现代历史的杰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特别是当我们结合全球史发展的学术和时代背景时,这本书对我们的全球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显得更明确。全球史从上个世纪60 年代在欧美兴起,到90年代在我国世界史领域产生广泛影响之后,迄今为止还没有固定的指导理论与研究模式和写作规范可遵循。也就是说,在总体上讲,全球史研究和编纂与传统的编年史、国别史和区域史相比还是“新”学科,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特别在我国,全球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后,虽然通过翻译和参加国际会议以及交流学者等渠道,汲取了国外全球史教学和研究的一些信息和成果,但它仍处于探索和开拓阶段。虽然中国高校师生对于“全球史”这样的国际前沿问题有了一定了解,但一些原汁原味的国外全球史著作还鲜有人涉猎。为提高我国的全球史教学和研究水平,改善它在整个历史学科内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和服务于我们生活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十分需要博览和汲取国外全球史研究的成果和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创造我们自己的研究特色, 争取写出有中国研究特色的全球史著作。全球化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个任务,也提供给我们一个好的机遇。贝利教授的《现代世界的诞生》这部著作显然是他呈现给我国的全球史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宝贵作品。伦敦《泰晤士报》就这样评论此书,“这是关于全球史研究方法的极为重要的书。他(指贝利教授)的论述冲击了当代人对全球化、宗教信仰和帝国发展进程等问题的理解”。[12]毋庸置疑,研读这部著作对我们的全球史研究会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并有助于繁荣我们全球史研究领域已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
    --------------------------------------------------------------------------------
    [1] “勤劳革命”这一概念是由荷兰的历史学家让?德?弗里耶(Jan de Vries) 提出,主要指18 世纪发生在北欧低地国家的消费革命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2] “大驯化”主要指18 世纪发生在从西伯利亚到东南亚和太平洋区大草原上从游牧业向集约性农业的过渡过程。
    [3] 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 1780-1914:Global Connections and Comparisons ,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1st edition, 2004, p. 79.
    [4] 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p. 199.
    [5]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擅长思想体制史。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政府治理性”(governmentality)主要指政府管理国民的职能和技术实践。
    [6] 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p. 4.
    [7] 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p. 469.
    [8]参见克拉克爵士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 月中文版的前言。
    [9]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转引自于沛主编《全球化和全球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版,第418 页。
    [10] 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p.1.
    [11] C.A. Bayly,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p. 476.
    [12] http://as.wiley.com/WileyCDA/WileyTitle/productCd-0631236163, descCd-reviews.html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