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前委,即总前敌委员会,又称总前线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组织领导重大战役或某一地区武装斗争而设立的临时性派出机关,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一种组织形式。①淮海战役总前委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人民解放军中设立的第一个总前委,后来延伸为渡江战役总前委。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军事史学界对淮海战役进行过多角度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该役的某些问题,仍然存在研究的空间。例如,对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研究,就未能尽如人意。②过去一般认为淮海战役是在总前委的领导之下进行和获胜的。但笔者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却发现总前委并非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本文希望能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恰当评价总前委的作用,还淮海战役指挥机构之历史本来面貌。 一在淮海战役的筹划阶段,无成立总前委之预设 淮海战役作为南线大决战的条件是随着敌情的变化逐渐成熟的,故该役的决策经过多次调整。在筹划阶段,该役由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独立承担,中原野战军(以下简称中野)作战略配合,故未计划设立领导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前委的总前委。 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之时,粟裕于1948年9月24日晨致电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提出华野下一步拟举行淮海战役等设想。③粟裕的建议经过中野指挥员的认真研讨,获得完全赞同。毛泽东经征询意见并反复考虑后,于次日予以批准。这是华野独立作战,未考虑成立总前委的问题。10月11日,毛泽东进一步预见到淮海战役规模将会很大,指示华野应“用一半以上的兵力,牵制及阻击及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成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此电初次提到中野:“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望刘陈邓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④也就是说,华野将独立完成歼灭黄百韬兵团,并阻击黄兵团之西徐州附近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和黄兵团之东李延年部对黄兵团可能的救援;中野则应从西面拖住位于郑州附近的孙元良兵团,不让孙兵团再东援徐州,以减轻华野打援的负担。⑤ 中野当时兵分两路:司令员刘伯承、副政委邓子恢、参谋长李达率约3个纵队兵力在豫西,将华中“剿总”白崇禧部张淦第3兵团、黄维第12兵团向西南拖往鄂中大洪山、鄂豫边桐柏山,使其难以东援徐海地区;副司令员陈毅、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张际春率4个纵队在豫中,准备打郑州,牵制孙元良兵团。均为对华野淮海战役作远距离战略配合。 10月22日凌晨,毛泽东致电中野陈、邓,指示:“为了保障我华野全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胜利,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不但牵制孙元良、刘汝明,并且钳制邱、李两兵团各一部。”⑥同日中午毛致电华野,分析:“目前极好的形势是白部黄张两兵团被我二、六、十纵吸引到桐柏山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回头进到黄泛区,威胁东北面我军之行动”;中野陈邓在攻郑后,以一部或全部向东行动,“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县,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此时正是我华野打得激烈的时候,势必吸引邱、李很大一部分力量回援,对于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⑦这是毛泽东初次提出中野徐蚌作战的设想,目的是割阻孙元良、刘汝明,吸引邱清泉、李弥分兵一部南援,以配合华野的歼黄(伯韬)作战。即视华野的淮海战役和中野的徐蚌作战为两个在战略上相互配合、在战役上分别展开的平行战役,尚非后来的南线大决战,故此时也未考虑设立总前委的问题。 后来郑徐线上战局的发展比预想的顺利。孙元良兵团于10月6日离郑东移。10月22日,中野主力占领郑州。24日,开封守敌也弃城东撤,中野地方武装不战而下开封。随着国民党军向徐州收缩,中野4个纵队尾追逐渐靠拢徐淮战场。中野对华野从原先疏松的战略配合,逐步发展成紧密的战略配合,并向战役协同转化。10月27日,毛泽东致电华野饶粟谭,告以“陈邓率十一个旅,戌(11月)支(4日)进至涡阳、永城、亳州三县中间地区,争取打孙元良,并威胁徐、蚌,对于你们作战当然会起很大的配合作用,可能吸引邱清泉一个军及孙元良全部去对付他们。但你们的计划应放在华野自己直接有效地钳制邱清泉上面,才是可靠的。因为敌处内线,调动灵便,而陈邓对刘峙不能起致命的作用。”⑧可见此时毛泽东虽然命令中野在徐蚌地区作战,切断徐蚌线,但尚未形成南线大决战的意识。中野徐蚌作战也非对徐州守敌“关门打狗”,而是对华野淮海战役的近距离战役配合,希望能对邱、孙有所牵制。故此时仍未提出设立总前委的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成立总前委的问题,在淮海战役的筹划阶段,从未提上过议事日程。如果总前委真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这样的安排就显得不太符合毛泽东指挥作战眼光远大、未雨绸缪的常规。 二11月初的“陈邓统一指挥”并未实施 饶潄石、粟裕、谭震林于10月28日晚向中央军委汇报了几经修改的华野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详细作战计划。30日凌晨,毛泽东回电,除提醒运河东、西的部队应同时发起进攻,以加强作战意图的隐蔽性之外,赞扬华野“计划与部署甚好,请即照此施行”。此电还要求中野“陈邓方面亦请于虞(7)日或齐(8)日同时动作”,以策应华野。⑨ 31日晨,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并转报中野陈邓、华东局、中原局说:“淮海战役,当遵令于齐(8日)晚同时发起战斗”;询问:“但不知道陈军长邓政委所部能否于齐晚发起战斗,请陈邓示复”;最后提出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⑩ 当天夜里,中野陈邓复电中央军委、华野并告中野刘邓李,表示:预定11月6日集结徐州西南永城地区,“齐夜与华野同时开始进入战斗”;关于配合华野作战的方式,提出了三种预案;并拟另派地方部队攻击津浦铁路徐蚌段。(11)虽然陈邓未明说是否收到了粟裕当日晨的电报,但从此电内容看,应是已经收到了。耐人寻味的是,此电对于粟裕请陈邓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建议,却未置一词。 11月1日黄昏,毛泽东复电陈邓、粟裕并告华东局、中原局,同意“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并授权“由陈邓临机决定”中野主力配合华野的具体作战方案。(12) 陈、邓不能不再表态。11月2日中午,陈邓致电军委并告华野粟谭和中野刘邓李,除报告根据敌情变化设想配合华野作战的三个新方案外,关于“统一指挥”问题,表态说:“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13) 这就是说:陈、邓抽象地接受了指挥权,具体又要求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华野,实际推卸了“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责任。观察在此之后中央军委的电报,对华野的指示仍旧如前,既直接又具体,并未通过陈邓来“统一指挥”华野。客观上看,陈邓当时也不具备“统一指挥”两大野战军的条件,他们连电台都没有一部,只能通过4纵陈赓的电台来对外沟通。(14)而且,没有中野司令员刘伯承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的参与,也不可能有对两大野战军真正的军事上的统一指挥。总之,“陈邓统一指挥”仅是一个没有贯彻的过渡性构想。 三总前委成立滞后,其成员构成也不利于战役指挥 淮海战役比原计划提前两天于11月6日打响。7日上午,根据当时淮海战场的态势,又受到东北辽沈战役胜利结束的鼓舞,粟裕和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副参谋长张震联名提出切断徐州守敌退路,将徐州集团之敌逐次歼灭的重要建议。(15)8日上午,粟裕和张震再次联名向中央军委正式提出“在江北大量歼敌”的建议。(16)9日晚,中央军委复电粟张:“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17)这标志着淮海战役发展成南线大决战。 中央军委于11月9日至11日,连电陈、邓,催促他们采取切实措施攻占宿县,切断徐蚌线。此时孙元良兵团从宿县北上,向徐州收缩;从商丘撤退蚌埠的刘汝明兵团未遵刘峙命令加强宿县防务,宿县守备兵力单薄。中野司令员刘伯承率中野前指于11月5日离开豫西,10日抵达柘城、永城之间,与陈、邓会合,立即商议部署徐蚌线作战。中野一部12日晚出动,13日包围宿县,15日深夜攻克,为歼灭徐州集团主力创造了条件。 至11月中旬,淮海战役打响已经10天了,总前委还未诞生。如果说总前委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其成立是否过于滞后?11月16日,毛泽东致电中野、华野及华东局、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华北局等,指示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主要任务是解决该役的后勤统筹问题: 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包括休整时间在内),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近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鲁豫区党委统筹解决。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18) 总前委五位委员中,三位常委,刘伯承为中野兼中原军区司令员,陈毅任中野兼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原局第二书记,同时仍兼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邓小平为中野兼中原军区政委、中原局第一书记;两位非常委,粟裕为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并代理前委书记(19),谭震林为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20)。总前委常委三人全在中野,其成员结构似不合理。因为淮海战役是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合作,而且两大野战军的地位和作用并非“平分秋色”,就像平津战役不能说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地位平等一样。 (1)从指挥兵力看。中野下辖7个纵队,总兵力共13.6万余人,连同军区部队3个旅,合计15万余人。(21)华野下辖16个纵队,总兵力共36.9万余人,连同军区部队4个旅,总兵力共约42万人。(22)华野总兵力是中野的两倍多,武器装备也远优于中野。 (2)从承担任务看。在淮海战役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消灭黄百韬兵团,由华野独立承担,并阻援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中野4个纵队参加堵截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牵制黄维、孙元良兵团。显然华野是第一阶段的主角,中野尚未全军参战。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兵团是中心,以中野为主,但华野北“挟”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并基本消灭了孙元良兵团,南“看”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还先后派出近6个纵队增援中野,(23)最终与中野7个纵队一起“吃”掉了黄维兵团。该阶段华野实际歼敌数多于中野。(24)第三阶段消灭杜聿明集团,华野单独作战,中野全军休整(战略预备队)。总之,华野是自始至终,全军、全程参与淮海战役;中野则是一部“迟到”,全军“早退”,参战兵力由局部到全体,逐步增加。 (3)从战果看。淮海战役,华野第一阶段至少歼敌14.08万余人,第二阶段至少歼敌10.8万余人,第三阶段歼敌17.6万余人,合计华野至少歼敌42.5万余人,(25)占歼敌总数55万的80%以上。中野第一阶段歼敌约2万人,(26)第二阶段歼敌约7.9万人(其中歼黄维兵团约7.8万人,(27)南线歼李延年兵团约0.1万人(28)),第三阶段休整,合计中野歼敌约10万人,占歼敌总数约18%。从歼敌数看,华野是中野的4倍多;从自身损耗看,兵员伤亡数和弹药消耗数,华野都是中野的3倍以上。(29) (4)从战役关系看。成立总前委的时候,华野正在紧张地围歼黄百韬兵团,诱歼邱清泉、李弥兵团一部,无疑是淮海战场上最重要、最关键、最主要的作战方向;而中野此时处于牵制、保障、配合华野作战的地位。按照解放军作战的惯例,“在一次战役中,几支部队联合作战,一般是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上的指挥员,先打响的部队指挥员指挥后打响的部队指挥员,兵员多的指挥员指挥兵员少的指挥员”。(30)11月中旬淮海战役的主要方向、先打响的、兵员多的,无疑都是华野。如果总前委真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常委全在中野的安排就显得不太符合常规,也不利于战役的指挥。这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总前委真是淮海战役的指挥机关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