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下)(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历史系 邓小南 参加讨论

    [9] 《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中华书局标点本,页8940。
    [10] 《宋大诏令集》卷五一《吕端拜相制》,中华书局本,页261-262。
    [11] 《宋史》卷二八二《李沆传》,中华书局标点本,页9539-9541。
    [12] 《宋大诏令集》卷五一《王旦拜集贤相制》,中华书局本,页262-263。
    [13] 《小畜集》卷二《送王旦序》,四部丛刊本。
    [14] 《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七《上真宗应诏论彗星旱灾》,宋史资料萃编本。
    [15] 《宋文鉴》卷四三,四部丛刊本。
    [16] 《小畜集》卷二二,四部丛刊本。
    [17] 《宋大诏令集》卷三《第五表上尊号允批答》,中华书局本页12。
    17 《宋会要辑稿》礼五五之一。
    [19] 《宋史》卷二八二《李沆传》,中华书局本页9539。
    [20] 《武夷新集》卷一○《文靖李公墓誌铭》。
    [21] 《宋史》卷二八二《李沆传》,中华书局本,页9539。
    [22] 《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四部丛刊本。按欧阳修此文作于至和二年,即1055年,时距王旦辞世已有三十八年。王旦生前
    “为相务行故事,慎所改作”特点相当突出,但文中所说“公谓宋兴三世,祖宗之法具在”云云,似不曾直接出自王旦之口,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欧阳修本人的揣度与认识。
    [2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七月丙申条,中华书局本页1839。
    [24]
    《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中华书局本页9549。至南宋宁宗时,宰臣京镗尚引此事为法,阻遏宦者迁节度使;见《宋史》卷三九四《京镗传》,中华书局本页12038。
    [2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天禧元年八月庚午条,中华书局本页2074。
    [26]
    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天圣四年八月戊子条,中华书局本页2420;卷一○四,仁宗天圣四年九月戊申条,页2421;卷一一一,仁宗明道元年八月丁卯条,页2588。
    [2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天圣四年八月戊子条,中华书局本页2420。
    [2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明道元年二月癸卯条,中华书局本页2576。
    [29] 《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君道门·法祖宗》。
    [3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三,明道二年十二月丁巳条,中华书局本页2633-2634。
    [31] 《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君道门·法祖宗》。
    [3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三,庆历三年九月丙戌条,中华书局本页3455。
    [3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六,庆历四年二月丙辰,中华书局本页3544。
    [3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七,庆历四年三月己卯条,中华书局本页3565-3566。
    [35] 《司马光奏议》卷三二,山西人民出版社点校本,页351-352。
    [3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元丰八年十月丁丑条。
    [37] 《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九《法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页955。
    [38]
    《宋史》卷二六五《李宗谔传》,中华书局本页9142-914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六,大中祥符四年十月戊辰,中华书局本页1738。
    [3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八,景祐三年五月丙戌条,中华书局本页2784。
    [40] 《清波杂志校注》卷一《祖宗家法》,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页15。
    [4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一,元祐五年十一月,中华书局本页10824-10827。
    [4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元祐八年正月丁亥条。中华书局本页11416-17。
    [43]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一,淳熙十六年二月二日条,中华书局点校本,页9。
    [44] 《日知录集释》卷一五,嘉定黄氏重刊本。
    [4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元祐八年正月丁亥条,中华书局本页11417。
    [4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元祐八年正月丁亥条。中华书局本页11417。
    [47]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六,四部丛刊本。
    [4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开宝九年十一月乙卯条,中华书局本页382。
    [49] 《杨文公谈苑》,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丛书本,页50。
    [50] 《水心别集》卷一二《法度总论二》,《叶适集》,中华书局标点本页789。
    [5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三,熙宁三年七月壬辰条,中华书局本页5169。
    [52] 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2期。
    [5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戊子条,中华书局本页5370。
    [54] 参见《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君道门·法祖宗》,《朱子语类》 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
    [55] 《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四《周礼义序》,四部丛刊本。
    [56] 《陈亮集(增订本)》卷一一《人法》,中华书局标点本页124-126。
    [57] 《历代名臣奏议》 卷二八《治道》。
    [58] 参见李立:《北宋安抚使研究--以陕西、河北路为例》,北京大学历史系1999年博士论文,未刊稿。
    [59]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应诏条上十事疏》,四部丛刊本。
    [60] 《国朝诸臣奏议》卷八《君道门·政体》。
    [61] 《司马光奏议》卷三《进五规状》,山西人民出版社点校本,页34。
    [62] 《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上哲宗乞专法仁宗》。
    [63]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中华书局标点本,页3063。
    [64] 《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传》,中华书局本页10268。
    [65] 参见漆侠:《范仲淹集团与庆历新政》,《历史研究》1992年3期,页126-140;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6]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四部丛刊本。
    [67] 《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上仁宗乞编类三朝典故》;《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八《三朝圣政录序》。
    [68]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八,庆历四年四月己酉条,中华书局本页3588-89。
    [6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五,庆历三年十一月辛巳条,中华书局本页3499。
    [70]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庆历五年正月乙酉、丙戌条,中华书局本页3740-41。
    [7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庆历四年六月壬子条,中华书局本页3637。
    [7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庆历五年二月戊子条,中华书局本页3744。
    [73] 《王文公文集》卷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本,页366。
    [74] 《王文公文集》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本,页29。
    [75] 《王文公文集》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本,页17。
    [76] 《临川先生文集》卷四一,四部丛刊本。
    [77] 《临川先生文集》卷三九,四部丛刊本。
    [78]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中华书局本,页3070。
    [79]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九《王安石事迹(上)》。
    [80] 《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三《神宗任用安石》。
    [81] 《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中华书局本页10764。
    [82] 《宋史》卷三一三《文彦博传》,中华书局本页10261。
    [8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戊子条,中华书局本页5370。
    [84]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本朝二·法制》,中华书局本页3070。
    [85] 同上。
    [86] 《水心别集》卷一二《法度总论二》,《叶适集》,中华书局本页788。
    [87] 《宋大诏令集》卷二《改大观元年赦》,中华书局本,页9。
    [88] 《水心别集》卷一二《法度总论二》,《叶适集》,中华书局本页789。
    [89] 《水心别集》卷十《始议二》,《叶适集》,中华书局本页759。
    [90]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绪论: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页1,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9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明道二年三月甲午,中华书局本页260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