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朝鲜族农村妇女流动及其社会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满族研究》 姜善、朴今海 参加讨论

    

首先,增加了家庭收入。朝鲜族农村妇女外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去挣钱。调查结果,大红旗河村和泡子沿村的村民家中,几乎家家都有在外务工的朝鲜族妇女,她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这些家庭远比那些没有成员外出的家庭的生活水平高得多。走访时发现,外出务工人员的家里,家电基本上都齐全,生活相对要宽裕很多。
    其次,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外汇储蓄。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延边州境外汇款从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超过延边全口径财政收入。其中,2003年境外汇入汇款为延边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6倍;境外汇入汇款已连续四年超过延边居民年储蓄增加额,其中,2003年境外汇入汇款为延边居民储蓄增加额的1.6倍。④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增加了当地政府的外汇储蓄。
    再次,加快了朝鲜族的城市化进程。在流动人口的大潮中,成千上万的朝鲜族妇女流出原来的农村居住地,涌入城市,使原来居于东北三省的出现在传统聚居地逐渐延伸到京津一带的首都圈和青岛、烟台一带的环渤海湾一带以及上海、广州一带的长江-珠江三角洲一带,大大扩大了朝鲜族经济社会活动范围,加快了从农业民族到城市民族的转型,推动了朝鲜族的城市化进程。
    朝鲜族农村妇女的流动大潮,改变了朝鲜族女性的社会意识及观念,活跃了经济、繁荣了市场,而且还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
    1.朝鲜族农村妇女的外流,破坏了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
    首先,朝鲜族农村妇女的外流,破坏了农村的年龄结构,使农村社会明显趋于老龄化。由于改革开放后朝鲜族农村婚育龄妇女“涉外婚”的增加以及传统的生育观念的变化,不仅使朝鲜族村人口急剧减少,而且人口自然增长也停滞不前,已出现负增长。人口的外流及负增不仅使农村人口结构趋于老化,而且使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也明显趋于下降。因为外流的农村妇女基本都是具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而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的,他们对农业生产和文化建设一缺体力,二缺技能,三更缺少动力。
    其次,农村妇女的外流使朝鲜族农村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朝鲜族农村妇女长期在国外打工,且涉外婚姻逐年增加,过去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传统家庭结构完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单亲、无亲家庭和许多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家庭。
    再次,打破了农村社会的性别结构。由于韩国等国外市场对妇女劳动力的需求,朝鲜族农村妇女的流动明显多于男性。大量妇女的外流,打破流出地的性别平衡,导致男性成婚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朝鲜族农村妇女外流使朝鲜族农村教育面临严重危机。
    朝鲜族农村妇女的大量外流,使朝鲜族农村教育问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到农村几乎很难找到一个小学校,更不用提初中和高中。就因为,学生生源的不足,所剩无几的朝鲜族农村学校(跟汉族学校合并的学校)也面临着倒闭。朝鲜族历来就有“宁肯啃树皮,也要让子女念书”的传统美德,只要子女把书念得好,就可以念到底,直至念大学、研究生,父母是坚决支持的。在这种传统观念下,很多农村父母把家搬到城镇,或者把孩子送到住在城镇的亲戚家。这种现象又引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很容易辍学或走上犯罪之路。据调查,杨泡满族乡有7个村落,而只有一个小学校,原来存在的初中已经不复存在。
    3.朝鲜族农村妇女的外流,对边疆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
    首先,传统的家庭伦理受到冲击,离婚率渐趋上升。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家庭和睦,是朝鲜族传统的伦理,也是朝鲜族家庭生活的基本准则。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必要的沟通,久而久之感情疏远,使得夫妻一方或双方在所在地容易陷入婚外情,即便没有婚外情,由于分居期间的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最终也难免家庭的破裂,使得离婚率上升。
    其次,随朝鲜族农村妇女的外流而出现的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和无亲家庭及空挂户,成为当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过程的不和谐因素。据笔者调查,大红旗河村和泡子沿村72户194名村民中,常住人口为133名,占总数的67.9%,而常住人口大部分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农村社会普遍面临着空洞化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边疆和谐社会的构建。
    再次,朝鲜族农村男性成婚难的问题日显突出。由于朝鲜族农村妇女的大量外流,加之涉外婚的逐年增加,朝鲜族农村面临着男性成婚难的问题及农村人口的地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据调查,大红旗河村35户村民中,35岁以上尚未成家的光棍就有13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对朝鲜族农村妇女流动的政策性建议1.要加快朝鲜族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我们应该要加快朝鲜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每个村的资源状况、经济水平、人力资源状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主攻产业。应鼓励朝鲜族农村妇女主动参与工业化,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带动广大农民进行转产就业的全民创业,形成共同致富的新农村。政府利用朝鲜族与韩国的亲缘关系,招商引资、经办企业。利用当地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来进行加工农产品,直接出口到韩国或其他国家。吉林省珲春市哈达门乡,专门种植绿色大米,这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保障和提高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就整个朝鲜族农村妇女群体而言,由于历史及传统观念的原因,她们的整体状况还处于弱势地位。女性之所以选择离开家乡除了本身确实贫困之外,她在家庭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被忽视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当务之急是将妇女劳动效应从目前隐性状态改变为显性形态,让所有人都看到她们的价值,改变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依附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女性的社会归属感,减少盲目外流的发生。⑤
    3.要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应该创造朝鲜族农村流动妇女回国创业、就业的平台。
    经济问题依然是朝鲜族农村妇女流动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些农村妇女不想回流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国内无所事事,没有固定职业,根本都解决不了温饱的问题。朝鲜族农村妇女从韩国挣钱回国后,她们只能在家乡或者邻近的城镇买不动产,后又去韩国务工。因此,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适当的政策及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并吸取外出务工人员回本地经商、办企业,使她们能够在自己的家乡丰衣足食,以到养老。
    4.根据朝鲜族村所处的人口减少、空挂户增多、不少村屯趋于荒废、农村社会文化活动趋于瘫痪的特殊情况,要下达力气,集中资金,积极规划和建设中心村墟集,将居住偏远生产环境差的杂散户适度向交通便利、靠近乡镇的地方迁移,集中办村,集政治、商贸、文化、教育、卫生于一处,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我们应对朝鲜族农村妇女流动人口正确引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朝鲜族人口负增长问题、传统的农村结构的破坏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从而使朝鲜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既跟上时代的步伐,又保持民族特性,得到发展繁荣。
    注释:
    ①本统计数字来自于笔者对珲春市杨泡满族乡大红旗河村和泡子沿村两个朝鲜族村落的访谈调查。
    ②对泡子沿村金氏家族的访谈调查,2010年10月1日。
    ③中韩建交后,人员流动虽然平凡,但韩国仍是朝鲜族难以出入的国家。如果没有亲属关系,或者公务事宜,就得花费昂贵的资金通过中介办理出国手续。但通过缔结婚姻,不需花费其他费用亦可邀请女方父母(现在放宽为其他支系亲属也可邀请)到韩国打工。
    ④王磊:《劳务输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2期。
    ⑤董皓:《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外流现象的实证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